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案
第三章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与法规
第二节 识别求职陷阱,规避求职风险
大学生在求职时将面临各种招聘单位,并有可能与起媒介和中介作用的人和机构打交道,社会复杂,难免鱼目混珠,众多的机会中有时也会潜入别有用心的不当企图甚至骗局和陷阱,为帮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擦亮慧眼辨别真假,提高警惕避免上当,本章着力解读一系列常见的“求职陷阱”,希望引起毕业生的警惕,不要轻信虚假招聘广告。 一、全面解读招聘广告: (一)招聘广告的法律性质
毕业生一般通过招聘广告了解用人单位的企业性质、招聘岗位、人数及相关的薪酬福利待遇等信息。招聘信息已经成为了求职的首选渠道。招聘广告的性质主要有两种:
1、要约邀请:
对于一般的招聘广告,法律认为它不具有合同效力,而只是希望别人来与自己签订合同的一个邀请,所以一般广告对发出人并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2、要约:
法律同时规定,如果广告内容十分具体、明确,就应该认为是“要约”,只要受要约人承诺了,合同就成立了。 (二)招聘广告的证据作用
现在各种人才类报刊的招聘广告是求职者索取求职信息的重要来源,可许多求职者一旦求职成功,这份招聘广告往往就随手丢弃了。殊不知,一个小小的招聘广告,在发生的一些劳动争议中却是一个有用的证据。
1、可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的雇佣关系 2、可以证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 3、可以确定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谨防招聘广告陷阱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谨防以下一些常见的招聘广告陷阱:
1. 过期或虚构的招聘信息 2. “高薪”招聘 3. 夸大头衔 4. 掩饰危机 5. “不限男女”
6. “长期招聘”、“急聘” 7. 语言歧义 8. 泄露个人信息
二、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中介机构 (一) 职介的法律地位
求职中介是指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居间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设立职介服务组织,应当具备法定的条件。
职介组织应当在法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
职介组织提供中介服务,其收费项目和标准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向价格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核定,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二)常见的职介陷阱
1、无照无证、打游击 2、有照无证、走偏门 3、滥广告、假信息 4、多名目、乱收费 5、职介与用人单位勾结 (三)怎样识别职介陷阱
作为高职高专的应届毕业生,最好通过政府开办的年度人才招聘会或者各大学开办的应
第 1 页 共 3 页
届毕业生双向选择会求职。当不得不选择职介机构时,必须注意识别职介陷阱。以下是辨别虚假职介的方法。
1、 上门就看“四证”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等证照原件。
2、注意职介的设施 3、注意职介的服务 4、注意职介的收费
5、及时向有关部门查询、报告 (四)怎样识别用人单位招聘陷阱
求职者应尽可能事先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应聘时也要多留个“心眼”:注意公司内部的摆设、工作人员的谈话,注意该公司是否正常运作,面试时是否草率等。对以下问题要重点留意:
1、地点偏僻,员工诡异。 2、还没工作,就先收钱。 3、每天在招聘人员。 4、索取身份证件。
5、高薪急聘,轻易被录取。
6、动辄要和应聘者签署各种文件。 7、该公司为不曾听闻过的企业。 (五)谨防合同陷阱
合同是当事人一方与另外一方建立权利义务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
大学生就业已是完全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今天,合同已成为规范就业市场的重要法律依据,是合同当事人双方维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武器。但是,如果求职者与对方签订的是一份不利于自己的不平等合同,那么反过来,合同也许就成为了对自己具有极大杀伤力的陷阱。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合同陷阱:
1、 格式合同 2、 单方合同 3、 口头合同 4、 生死合同 5、 “两张皮”合同
三、网上求职应注意的问题
网上求职是指通过互联网找工作的求职方法。网上求职和网下求职相比,主要是求职者通过网上求职了解企业的职位信息与职位要求,并使企业了解个人的相关情况,从而获得面试的机会。也有些企业将全部招聘过程通过网上进行。 (一)网上求职的技巧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求职者都有通过网上求职的经历,但是许多求职者并不清楚如何进行网上求职以及网上求职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1、网上求职前的准备
网上求职主要是通过电子邮箱进行联系的,求职者一定要选择一个性能稳定的邮箱。此外求职者还要有一个可以随时联系到自己的电话号码。
对于求职者而言,应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招聘网站,或者直接去登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成功企业的网站。
2、 网上求职的技巧
网上求职的主要环节就是通过电邮发送个人的求职资料,求职者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
(1)网上求职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2)求职邮件应该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一般不要以附件方式里发送简历。 (4)一封电子邮件应聘一个职位。
(5)用邮件发简历的时候,应该写一封求职信同时发出。
第 2 页 共 3 页
(6)求职信发出后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向用人单位询问结果。 (7)建立个人主页。
(二)网上求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1、谨防网上求职受骗
网上求职的骗局通常有以下几类: (1) 骗子公司懂不懂就要求付费。 (2) 网上传销的骗局。
(3) 收集个人信息和求职数据骗局 (4) 榨取廉价劳动力骗局。 2、注意个人信息保密
网上求职要注意对一些私人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保护,不要在网站上透露家庭地址等个人安全信息,求职者只需要留下个人的电话、电邮及自己的大概位置就可以了,以防为一些犯罪分子所利用。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