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物理 第四章 匀速圆周运动单元测试11

来源:小奈知识网
高一物理 第四章 匀速圆周运动单元测试1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因为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才可能做圆周运动; B.向心力仅仅是从它产生的效果来命名的,它可以使有初速度的物体做圆周运动,它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中的某一种力,也可以是这些力中某几个力的合力; D.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一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 一个物体,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如图7。那么( ) A.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盘中心; B.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 图7 C.因为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所以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 D.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所以木块所受圆盘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 3.有A、B、C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水平转台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2:1,它们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1:2:3。当转台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时,它们均无滑动,它们受到的静摩擦力分别为 A.C.fA、fB、fC,比较这些力可得( ) fAfBfC B.fAfBfC fAfBfC D.FAfCfB 4.如图8所示,三段细线长OAABBC,A、B、C三球质量图8相等, 当它们绕O点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则三段线的拉力TOA:TAB:TBC为( ) A.1:2:3 B.6:5:3 C.3:2:1 D.9:3:1 5.一小球沿半径为2m的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若周期为秒,则( ) s4m/s4 A.小球的线速度是; B.经过,小球的位移是米; s28m/s C.小球的加速度是; D.经过2,小球速度增量为8m/s。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图96.如图9所示,用细线将一小球悬挂在匀速前进的车厢里,当车厢突然制动时( ) A.线的张力不变; B.线的张力突然减小; C.线的张力突然增大; D.线的张力如何变化无法判断。

7.如图10所示,A、B两小球质量相同,用轻线把它们连结,并跨过两个无摩擦的定滑轮。 在B球左右摆动的时候,则A球将( ) A.不动; B.向上运动; C.上下往复运动 D.向下运动。 8.原来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产生离心运动的条件的简略表述,可以是( ) 图10 A.当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时; B.当物体需要的向心力小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时; C.当物体所受合外力小于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 D.当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与向心力平衡时。 (二)填空题: 图119. 一根水平横杆可绕OO'轴在水平面内转动,杆上穿一个空心圆柱形物体,质量为0.4Kg,物体可在杆上无摩擦滑动,物体和转轴间用一根劲度系数k800N/m的弹簧相连,如图11所示。当横杆绕轴匀速转动时,弹簧从原长8cm伸长到10cm,那么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的角速度是______,线速度是______。(物体可视为质点)

10.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每秒转数变为原来的2倍,所需的向心力比原来的向心力大6N,则物体原来的向心力应为______。 11.如图12所示,沿半球形碗的光滑内表面,一质量为m的小球正以角速度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碗的半径为R,则该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水平面离碗底的距离H为______。 12.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内壁下滑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那么物体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

(三)计算题: 13.如图13所示,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形的轨道,滑块A、B分别从轨道上面和下面沿轨道滑动,如果要求它们在最高处不离开轨道,对它们

在最高点的速率有什么限制? 图13 14.在水平转台上,距转轴为r处插立一竖直杆,杆顶系一根长为L的细绳,绳的末端挂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图14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图14),当转台匀速转动后,试证悬绳张开的角度与转台转速n的关

1n2系是:

gtgrLsin

答案与提示

1.ABCD 2.B 3.D 4.B 5.ACD (提示:222(rad/s)T vr224(m/s)

t14,小球转过4圆周,则位移为2r22(m))

s6.C 7.C (提示:若B球摆动时的最大偏角为,则绳子承受的拉力T最小时为mgcos,最大时为 v2mgml,A球的重力mg介于其间,所以做上下往复运动。)

θ8.C 9.16N;20rad/s;0.2m/s。 10.2N 图1511.(提示:如图15 Rg2; ① rRcos② ②代入①得

mgctgmr2mgcosgmR2cosRsin2sin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由图15可知OARsing2,而HABROARg2)

v2u(mgm)R 12.13.解:取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6(a)

(a)(b)图16vvmAgNAmAANAmAgmAAR ∴R 有222vmAgmAA0vRg R滑块A刚好离开轨道时,NA0,则 A依题意,在最高点处不离开轨道的速率应为取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6(b) vARg

vvNBmBBmBgmBgNBmBBRR 由此得有 22v当滑块B刚离开轨道时,NB0,则有BRg vBRg 2n依题意,在最高点处不离开轨道的速率应为14.证明如下: 如图17图17F合mgtgm(rLsin)2① ② ②代入①得m(rLsin)(2n)2mgtg1n2解得 gtgrLsin 证毕。 用心 爱心 专心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