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中曾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也许我们不是“君子”没有“博学”,但“日参省乎己”也是可以做到的。马克思也曾说过,一切真理的精华是人们最终认识自己。由此可见,认识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郝,在开始读中学时,奥托·瓦拉郝希望学习油画,可是他的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文学家。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郝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于是他的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 预想中的天才并没有出现,瓦拉郝在学习油画时既不善于构图,又不是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用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郝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可见,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 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毛遂自荐”。毛遂正是因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在关键时刻勇于向平原君举荐自己,由此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还保卫了国家。 正确的认识自己,既不要自大,更不要自卑。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源于内心的软弱无力;正确的认识自己,明己之长,知己之短,有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认识自己就是给自己正确的定位,明白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有助于自我实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拥有自知者明的人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