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中国绘画艺术在东西融合中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中国绘画艺术在东西融合中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徐联群

来源:《商情》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西方思想和绘画艺术的引入,中国绘画艺术受到猛烈的冲击。今天的中国画家们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不断革新和探索,在改造中国传统绘画和发展油画的领域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回顾了两段融合的高潮时期,以两位艺术大师为例分析了中国绘画艺术在东西融合中的探索和创新,对于如何创新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绘画艺术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绘画;东西融合;创新;发展

中国古代并没有“中国画”这一概念,随着近代西画东渐的展开,新画种的大量出现,中国画作为中国自有的绘画而出现,以示中外绘画的区别。近代文化领域伴随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绘画也受到猛烈的碰撞。尽管东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具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而且两种不同的绘画在创作方式和审美观念上有着根本的差别,但这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促进,并行发展中求融合,对中国艺术来说更是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既创造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又大力推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画坛。今天的中国画家们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和探索,在改造中国传统绘画和发展油画的领域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东西方文化趋同的过程中,人们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 一、五四运动后第一次中西融合的高潮

五四运动后,全面引进了西方思想,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对中国传统进行了冲击,形成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第一次高潮。以追求西方光色感觉和中国水墨韵味的林风眠为例进行分析中西的融合。

林风眠的艺术,把西方的光色感觉主义和中国水墨韵味进行了成功的结合,他在水墨韵味的基础上,总是尽力去表现真实的光色,他在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探索到了一个深度的交接点:感情和以感情为中心重新结构化的感觉,这主要来自于林风眠深厚的东西方艺术功底和非凡的艺术感悟力。林风眠笔下的色彩感觉和水墨韵味的感觉都是内在化了的、情感化了的东西,在一种情绪或情感氛围意境统摄下,或水墨笔意涵摄光色,或光色表现涵摄水墨笔意。 林風眠主要引进马蒂斯的色彩结构主义,在感觉结构和情感的两个层面上,色彩结构主义与中国的水墨韵味表现存在有共同性。他既承认直接来自自然外光感受的基础性作用,又看到光色的艺术表现不能一概依赖视觉纯客观地纯物理性的记录,而要经观察中提炼、从对象中摄取最富有作用的色彩表现自我的内在冲动——也就是服从作者笔墨感受的心理定势,像塞尚、马蒂斯似的对感觉作主观的提炼、组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如林风眠的水墨人体画《裸体》,是从西方艺术传统中借鉴而来的。画中裸体女子全以赭色线(或加入淡墨)勾出,人体肌肤的光洁,躯体的圆润,都表现得很出色。背景似是窗帘,逆光、有透明感,粗笔的跃动和紫绿对比的色调,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光感,也把主体人物衬得愈加娇艳。面部刻画纯属写意式,但还是表现了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安详秀丽的韵度。皮肤染赭色,淡而匀,与背景中的翠绿色相衬,更暗示出画家歌颂青春的意图。整个画幅都以淡而有弹性、有速度的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线的韵律感传达出画家的情感,传达出对象的生命律动。林风眠的运线一反传统绘画崇尚“力透纸背”、“涩重”的审美标准,而以光滑、速度、锐利取胜——画家吸取了传统瓷器绘画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写意画的线描程式法规。线在他手里已不是书法性的,而是造型的、表现体面结构的手段。失去了某些书法性的形式美,却寻求到结构与韵律的形式美,这一点,对后人的启示是巨大的。

二、80年代以来大规模引进西方现代思想与当代艺术的观念,形成了第二次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融合的浪潮。

以主张“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为例进行分析中西的探索和融合。八十年代这一时期他发现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是同一实体的两个侧面,在国画的改造中,他竭力将油画在体面的后重和色彩的明丽等方面的造型表现力溶进墨彩中去,与水墨点线的轻快和空间的虚拟组成融洽的姻亲。他说:“我所追求的是中国的意境同西方的视觉形象这俩方面的结合”“视觉形象是世界语,无须翻译,用世界语传递中国情怀,我深信是中国绘画发展的美好情景”。关于中西如何结合,吴冠中说:“同样这个问题,外国人也在找,然而我想他们找的条件应该不如我们,因为我们懂他们的东西相对地比他们懂我们的东西多。”吴冠中在油画中植入水墨的基因,又在水墨中融入西方现代的造型观念。他同时在两个不同天地中探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东西方艺术的血液混流在一起,从而为他的艺术建立起新的品格、新的趣味。而这种新的品格和趣味,正是随东西交融的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

作为一名现代的画家,吴冠中没有沉迷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而是从他个性化的艺术需求出发,使民族传统成为创作之源,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优秀因素。这点使他成为一位能够积极和大跨度的汲取西方艺术营养,既保持了传统精华又富于创造精神的融合中西的成功的艺术大师。 三、结论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艺术家们,他们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在形式上都对中西绘画的融合和创新进行了探索,要求着重和挖掘自我生命的活力、创造力,着重和发展自我的个性、情感、精神这样的思想,成为新时代艺术追寻现代性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动力,为中国的绘画艺术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例如罗中立的《父亲》,借鉴了西方油画的写实主义,但又不具备写实主义的观念性和冷漠的物感,只汲取了其毫发毕现的精细入微的描绘方法,致力于农民的内在人性的开拓。例如方力钧、岳敏君等的玩世写实主义和新表现主义,用西方的油画来重新解读着处于社会底层的一类中国人的出世思想,等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在这些人的探索和创新下,中国艺术就不再是面对本土的人体去寻求西方人体的风采,面对中国的山林去寻求印象派外光的法兰西风味,面对自己的历史和生活去寻求俄苏式的戏剧性的表现,面对自己的石街小巷去寻求西方的色彩,不再是盲目的模仿和照搬,中国艺术已经有了属于民族特色的风貌。对于中国艺术,这是真实的自己;对于世界艺术,这是真实的东方,而且是真实的现代的中国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庆生.绘画·东方的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冠中.吴冠中谈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

[3]王露霞,张春波.浅析中西艺术融合的起源和发展.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