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 32 卷 第 10 期2019 年 10 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Vol.32 No.10Oct.2019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王 靖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6)

摘 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发展脉络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展开探讨。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发展脉络;启示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10-0132-02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以我国为例,马克思主义传至我国后,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实际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西方世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这其中不乏值得我国借鉴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对中国研究者的理论思想造成了影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内涵角度进行分析,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的理论趋向,任何革命取得较大的成效,都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进行挖掘,并立足于实际情况对其文化特点展开探究。从外延角度进行分析,1955年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由《历史与阶级意识》开始的,并从思想路线的角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论证。总之,学者要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身进行分析,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揭露出来,明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核心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统一,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但其形式却呈现出多样化形态,是一种色彩丰富的理论运动。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不够统一的理论,与“家族相似”存在一定的共同点。有学者对其进行了批判论证,形成了建构型的反本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1]

了寻找本质的方式。其主要方式如下:(1)将成员的同一属性作为本质;(2)将大多数成员的主要属性作为本质;(3)将各种属性中的核心作为本质。其中最核心的属性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起到代表作用。有学者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问题展开了探究,根据“家族相似”的方式探寻本质,虽然不能了解其全部的属性,但仅对

[2]

其典型的属性进行了解,就能进行合理把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流派也逐渐增多,流派与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意见不一。目前,许多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解答。有的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笼统定义,要立足于实际情况,从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有些观点具有明确的对立性,有些观点则属于

[3]

中立的性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家族内部的理论核心,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外延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中,梅洛庞蒂与柯尔施提出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与科学性。两位学者提出的概念主要是从区别性特征与典型特征中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抓住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属性,揭露了其本质特征。但是由于两位学者是从内涵的角度制定概念,对于实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并没有进行外

[4]

延,导致相关的学者不能及时发现马克思主义的边界。

因此,即使我们明确了内涵,对于外延的把控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20世纪后期英国与美国兴起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范围[5]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是否具有明确的外延,这个问题与“家族相似”问题存在一定的联系。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仅仅是封闭结合的方式,那就在概念内涵中存在问题,明确了内涵,就会明确外延及对象。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相关学者不能不结合实际情况直接沿用传统用法,这对于西方马克思思想

[6]

理论的发展会造成一定阻碍。

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项地域性的概念,也是各个地区之间的重要联系。相关学者要站在全新的视角上,对其实际的理论特质进行分析,明确是否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因。若有,我们就要承认其是家族的成员;若没有,我们就不能将其归入家族当中。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基于这种态度建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就会形成规范化的模式。学者需要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运用这种方式,秉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象及其外延问题。2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中国的启示2.1 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方面的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推动了我国构建相应的反思体系,进一步促进了对教科书方面的借鉴发展。西

收稿日期:2019-06-26

作者简介:王靖(1993- ),女,河南洛阳人,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第 10 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33

方马克思主义激发了我国学者的自省自觉,开拓了其视野和眼光,增强了研究者的反思能力,促使其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审视。其中,对于我国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的反思最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我国教科书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另外,有学者注意到,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渗入,被固化的理论出现了不同的理解。这表明传统的教科书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许多问题被完善的教育体系所掩盖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进行了警示。基于此,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敢于挑战传统的勇气应给予鼓励,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国研究者的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我国学者要借鉴其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从根本

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回归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7]

。2.2 对我国学院式研究模式方面的启示

对于我国的学院式研究模式进行反思,在研究中更加注重其实践品格。由于马克思主义是集实践性、科学性、政治性于一体的理论,我国只有从多元化的角度加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视程度,从辩证的角度展开合理分析,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求真精神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与科学性体现出来,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提供有力依据。但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学院化趋势,仅仅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作为学术性活动,并没有立足于现实,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放在核心位置。这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缺乏政治性与科学性。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恰恰与之相反,存在较强的批判精神,相关学者能够基于理论分析的角度,从实践过程中解决难题,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现实,这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实现健康长远发展拓

宽了解决思路[8]

2.3 对我国构建批判论证视角方面的启示

对我国构建的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寻求适合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学者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既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还要注重理论建设。20世纪初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对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例如,许多流派都试图将西方新兴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像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特的理论思想,能及时找到产生现代化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避免社会现代化造成的危机。因此,学者要立足于我国的发展目标,并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机融合,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实践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有效解决措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稳固基础。2.4 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方面的启示

认识到推动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重要

意义,以更好地促进共产主义的事业蓬勃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全球化的趋势产生了直接影响,对我国如何有效应对全球化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与政治意义。最初的全球化是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显现出来,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不管是在对共产主义革命的论述,还是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读,都有明显的全球化理论痕迹。有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梳理时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以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重要基础,进而对东欧及西欧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合理指导。因此,要想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理论相融合,就要认识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及重要意义,将其看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工程。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对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全球化时代的不断建设与进步。3 结束语

西方马克思主义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其消极的意义,我们进行警示;但对于其积极的意义,我们要从多方面的角度去认识。即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深化,或者达到了全新的理论平台,西方马克思主义仍然能够让我们对于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审视,促使我们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完善。总而言之,学者要辩证地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利弊,结合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解其产生的重要启示和作用,避免重蹈覆辙,从而促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创新工程,并为其打下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郝潞霞.论点摘编[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4(2):

188-191.

2] 王雨辰,孙珮云.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解释史及其影

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4):96-102.

3]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

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4):106-118.4] 贾珂.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研究对当代社会的意

义[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7.

5] 于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J].改革与开

放,2017(12):20-21.

6] 董一格.新视角、新材料: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理论视角下

的社会主义中国研究评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7(5):18-23.7] 韩秋红,王馨曼.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进展及可

能空间——东北师范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韩秋红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7(12):3-6.8] 王馨曼,孙海涛,王文晶.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的当

代展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1):11-15.

[责任编辑 韩翠丽]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