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酒店行业作为我国服务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宏观形势的良好环境,我国酒店业迅猛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繁荣兴旺的态势。由于近几年,在国家朝向国际一体化接轨的进程中,我国先后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这更为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酒店行业的迅猛发展直接导致人才需求的看涨。近期,在由洲际酒店集团发起的“酒店业人力资源培养与展望”论坛上,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在谈到酒店业人才现状时表示:“在新形势下,中国酒店业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他认为目前我国酒店业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相对充足的资本投入,这些利好条件都为我国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现在我国酒店行业在人力资源的供给方面存在问题。前程无忧在2013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酒店及旅游行业的职位需求达3万余个,同比上涨11%。由此可以看出,酒店行业人才供给的问题已经开始困扰我国酒店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1.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目前我国酒店行业的人才缺口中,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线员工倍受青睐。酒店营运部门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层普遍表示,很多毕业生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管理知识,但是对于业务知识却涉及较少,由于理论多、实践少,因此无法快速胜任一线的服务工作。如果毕业生在学校能够熟练掌握一线服务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将会为毕业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毕业生所拥有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也为毕业生未来进入管理层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如果学生能够在毕业前既获得学校的学历证书同时获得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则能够在就业中获得更多优势。学历证书代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及文化水平;而职业资格证书证明了学生具有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的能力。实践证明,获得“双证”的学生更受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的欢迎。
2.知识型、复合型人才走俏。酒店的服务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人们旅行出游,入住高星级酒店,期待自身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和情感需求等得到满足。随着酒店越来越重视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员工的知识结构对于服务质量甚至酒店的品牌形象都会产生影响。多数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表示,目前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普遍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尤其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具有较高的服务技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酒店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从调研中发现,如果毕业生能够在毕业之前在职场环境中实习和实训,在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方面得到一定锻炼,能够为学生快速进入“酒店人”的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酒店行业人才需求能力分析
在此次对我国几家四星级以上酒店营运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层的访谈中发现,目前我国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可以从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敬业精神五个层面进行分析。下图1是对目前酒店行业对于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和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敬业精神方面着重加强培养。
图1.酒店行业人选能力分析
四、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给对策
1.进行科学的人才需求调研。中职学校应该针对我国酒店行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科学、
充分的调研,分析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有的放矢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对酒店行业人才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保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前瞻性和扩展性。对本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行业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岗位群进行分析,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针对中职毕业生能够达到的职位要求进行能力结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和设计,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长。
2.注重实践环节、进行轮岗定岗。酒店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因此酒店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对于顾客体验有重要影响,因此酒店对于中职毕业生业务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校外酒店实习期间,通过岗位轮换使学生对于酒店各个营运部门的基本流程有一定了解。在综合实训部门反馈,指导教师意见以及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适合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方向进行定岗。在学生定岗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真正使中职毕业生在校期间能够在明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拥有足够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内外实训经历,充分进行职场体验,使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之后能够更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