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共5篇)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共5篇)

第一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暑假时我们全家三口都办了“太原旅游一卡通”,有了这张卡,我们先去了趟晋祠。晋祠门票70元/人,我们有卡不用买票。回来的路上妈妈问我:“我们省了多少钱?”我想了想,说:“一张卡50元,一张门票70元,一个人就省了70-50=20元,那三个人一共省了20×3=60元。真的是很划算呢!”

第二周

我不喜欢睡午觉,但是妈妈说睡不着也得躺着,可是有一天她又跟我商量占用我中午20分钟,5分钟口算+5分钟听写汉字+10分钟背英语单词。然后妈妈让我算一下,如果一年中我能坚持300天将是多少时间?简单嘛,20×300=6000分钟,6000÷60=100小时。算出来的结果吓了我一跳,感觉一天20分钟不长,日积月累却有这么长时间呀!

虽然这个计划我没有做到天天坚持,但我还是慢慢学着利用零星时间做事,因为我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第三周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刚学了“千克和克”,所以我专门看了每件商品的重量。

我们先去买吃的,一袋奶粉400克,一袋太谷饼260克,一袋脆枣118克,一盒健达巧克力100克,一袋榨菜60克,最轻的是绿箭薄荷糖23克„„买了不少东西,重量全是多少克,都是比较轻的。我说:“怎么没有重千克的东西呢?”妈妈说:“当然有了。”然后带我到卖粮食的地方,我马上看到一大袋面粉10千克,这个太重了,得爸爸来才能买。

买柠檬的时侯,我发现价签上写着500克和12.80元,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500克就是人们常说的1斤,所以1斤柠檬12元8角。

现在我不但知道1千克=1000克,还知道了500克=1斤,所以1千克=2斤。

第四周

数学课新学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老师教给我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得数再加个位数;第二种是先把两个加数的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然后把两次的得数相加。我给妈妈复述了这两个方法,然后妈妈又让我举个例子,我就说:“比如23+49,用第一种方法就是23+40=63,然后63+9=72;用第二个方法就是20+40=60,3+9=12,然后60+12=72。”妈妈夸我这个例子举得好,又教了我一个方法:23+50=73,然后73-1=72。我觉得这个方法也挺好的,不过需要至少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才好用。

我自己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还是觉得第一个方法好用,所以我先用好这个方法,只要口算速度又快又准确就行了。

第五周

让我来算算这次烫伤花的医药费吧。用了一管生长因子,55元;换了5次药,每次处置费是40元,一共是5×40=200元;挂号费,有4次挂得是急诊号,急诊挂号费是4元5角,4次就是18元,1次是普通挂号费5角,所以挂号费一共用了18元5角。这样算下来,医药费大约就是200+55+18=273元。如果再算上打车费,差不多300元了。

用大人的话总结一下:花钱事小,安全事大。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呀!

第六周

今天我做练习册上一道培优题,刚开始不知怎么算,后来在妈妈的提示下,用两步计算的方法算出了这道题。

这道题是:4个小动物去爬山,准备了88袋食物。已知每个小动物每天吃2袋食物,请你帮算一算,它们的食物够吃几天?我去问妈妈怎么做,可妈妈却说:“不要看到‘培优’两个字就觉得题难,再好好读读题想一想。”可我怎么也没思路,妈妈看我发愁的样子,就问我:“4个小动物1天吃几袋食物?”我回答:“4×2=8袋。”“那么下一步怎么算知道了吗?”是的,算了第心里还默默地

说:“先算4个小动物一天吃几袋食物:4×2=8袋,然后再算88袋食物够4个小动物吃几天:88÷8=11天。”

看来做题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不是把数字乱拼凑。 第七周

今天我们学时间安排这一课,看了书上小华周末一天安排的表格,我觉得小华的周末安排的很充实。我们班写作业需要很长时间的同学,看见小华只用半小时就能写完作业,连连伸出大拇指,表示很佩服。

现在我也来说说周六我是怎样安排的: 7:00——起床 7:20——8:00晨练 8:10——8:30吃早饭 8:40——9:40写作业 9:50——10:50学迪斯尼英语 11:00——12:00户外活动 12:00——12:30看课外书 12:30——12:50吃午饭 13:00——13:20听写,口算 13:30——14:30睡午觉 15:00——17:30跟姐姐玩 17:40——18:00吃晚饭 18:30——20:30学画画 21:00——睡觉

关于周六的时间安排,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我写作业用多长时间? 9时40分-8时40分=1小时 答:我写作业用1小时。 二、我一天玩多长时间? 12时-11时=1小时

17时30分-15时=2时30分 1小时+2小时30分=3小时30分

答:我一天玩3小时30分。 三、我学画画用多长时间? 20时30分-18时30分=2小时 答:我学画画用2小时。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阴

测量物体的周长

我们刚学了测量物体的周长,在上课时,我们测量了叶子的周长,先用一根绳子沿叶子边绕一周,然后再用尺子量封闭叶子一周的绳子长度,就得到了叶子的周长。今天,我拿一卷皮尺去量了一些物体的周长。

我家门前的大树看起来不是很粗,可是我用长150厘米的皮尺竟然绕不了一圈,剩下的一段做记号又量是25厘米,那么这棵树的周长就是150+25=175厘米。

我小时侯的相片装在一个正方形的相框里,我用尺子量了一个边,长25厘米,因为正方形四个边一样长,所以这个相框的周长就是25×4=100厘米。

我家的书桌是长方形的,我量了它的宽是70厘米,长是140厘米,因为长方形相对的两边一样长,所以就是两个宽70×2=140厘米,两个长140×2=280厘米,书桌的周长就是140+280=420厘米。

我量了三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周长,用了三种测量方法,这就是活学活用吧!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阴

三位数乘一位数

这周,我们开始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先学了整百数乘一位数,这个最简单,就是用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得到的积末尾加两个“0”。比如:800×2,先算

8×2=16,末尾加两个“0”是1600,就是这个算式的积。

然后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三位数都不是“0”),就是从个位开始,依次把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比如:196×2,先算6×2=12,向十位进1,个位留2;然后9×2=18,加上进的1得19,十位留9,向百位进1;然后1×2=2,加上进的1得3,所以最后的积是392。

三位数还会出现只有个位是“0”或十位是“0”的数,这样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等我们学了以后再总结。

年12月2日 星期五 晴

两步连乘应用题

我做完数学作业拿给妈妈签字,妈妈看了一下,指着练习八第9题问我:“这个15哪儿来的?”

9题是这样的:图上画着几箱苹果摆成一个长方体,从地面向上摞了3层,从图的正面看每层并排摆了5箱,侧面看有4排。问一共有多少箱苹果?

我列的算式是:15×4=60箱。我指着图说:“一横排有5箱,有3层,所以3×5=15箱。”妈妈笑着说:“好,看来这个15不是你1个1个数出来的,是算出来的。你们刚学了两步连乘,15也不是题上给出的条件,你是不是该改一下算式?”于是,我把算式改成:3×5=15箱,15×4=60箱。妈妈又问:“还能用什么方法?再看看图。”我从侧面看有4排,那么3层就有3×4=12箱苹果,竖排有5排,就是12×5=60箱。我把这个方法也写到本上,妈妈这才给我签了字。可是签完字,妈妈看着书又说:“其实还有一种方法。你想如果一层一层往上摞,这3层每层有几箱?”我一边看图一边想:一层横排5箱,竖排4箱,那1层就是5×4=20箱,3层就有20×3=60箱。

虽然第3种方法我没写到作业本上,不过跟妈妈讨论这道题让我感觉思路扩宽了。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晴

统计与可能性

数学书上第93页第一题是:做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和“3”朝上的次数。

第一次做这道题时,我没看清题的要求,直接拿着上数学课时用的“1”“2”“3”各标了两面的小正方体统计。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1”5次,“2”14次,“3”11次。妈妈看了我的统计结果,开玩笑地说:“机会均等,可得第一还是不容易呀!”可是,又马上说:“不对呀。你看错题了吧!”我拿过书仔细一看,真是我弄错了。于是我把小正方体上标的数字改了,妈妈帮我抛,我重新统计。这次的结果是:“1”23次,“2”2次,“3”6次。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一定会是“1”多,但还是吃惊不小。虽然妈妈抛小正方体时还念念有词地说:“天灵灵,地灵灵。”,逗得我哈哈大笑,但还是没有改变这个意料中的结果。

通过学习统计,我明白了:可能性是有根据的预测,但是跟实际还是有差距的。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晴 生活中的分数

我正在看一本数学漫画书《哆啦A梦学数学》,里面有很多数学故事,非常有意思。其实我们刚学的分数不只是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一天有24小时,上午下午各占一半时间,也就是各占1/2,或者上午、下午各12小时,就是各占一天的12/24。早晨,我吃了一个肉松面包,一袋面包有3个,也就是我吃了这袋面包的1/3。我吃完早饭,去上学。

今天是星期五,一天一共有6节课,上午的体育课没上,改成了语文课,所以今天上了3节语文课,语文课就占全天课程的3/6。另外

数学、美术、信息课各一节,就各占1/6。现在就今天的课我提三个问题:

1、语文课和数学课共占全天课程的几分之几? 3/6+1/6=4/6

答:语文课和数学课共占全天课程的4/6。 2、数学课比语文课少几分之几? 3/6-1/6=2/6

答:数学课比语文课少2/6。

3、美术课和信息课共占全天课程的几分之几? 1/6+1/6=2/6

答:美术课和信息课共占全天课程的2/6。 第二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晴 新学期学习数学的计划

三年级上学期,关于学习数学,我有如下计划: 一、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我一直都很喜欢数学,这学期又开了“思维广场”课,就更有趣了。但是妈妈认为我喜欢数学是因为比较容易考一百分,我觉得也有道理。不过,我想就算以后数学越来越难了,我还是要保持对数学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好习惯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这些我要保持。但是我还没有养成数学课课都预习的习惯,这学期我计划每次新课前先看书自学,然后带着问号去听课。另外是检查的习惯,有时觉得检查真麻烦,做一遍还要检查一遍,感觉等于做了二遍。我和妈妈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这样解决,就是做题时尽量仔细,最好一次做对,然后重点检查平时容易出错的和感觉不确定的题。

三、建立我的错题集

刘老师曾经在QQ群里建议我们做一个错题集,我和妈妈都觉得

这是个好办法,所以决定这学期就做一个,平时多总结,复习时就有重点。不过,我当然希望平时作业和考试最好不要出错,这个错题集越薄越好。

计划好了,开始行动„„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晴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就举两个我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一、省钱

暑假时我们全家三口都办了“太原旅游一卡通”,有了这张卡,我们先去了趟晋祠。晋祠门票70元/人,我们有卡不用买票。回来的路上妈妈问我:“我们省了多少钱?”我想了想,说:“一张卡50元,一张门票70元,一个人就省了70-50=20元,那三个人一共省了20×3=60元。真的是很划算呢!”

二、攒时间

我不喜欢睡午觉,但是妈妈说睡不着也得躺着,可是有一天她又跟我商量占用我中午20分钟,5分钟口算+5分钟听写汉字+10分钟背英语单词。然后妈妈让我算一下,如果一年中我能坚持300天将是多少时间?简单嘛,20×300=6000分钟,6000÷60=100小时。算出来的结果吓了我一跳,感觉一天20分钟不长,日积月累却有这么长时间呀!

虽然这个计划我没有做到天天坚持,但我还是慢慢学着利用零星时间做事,因为我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晴 生活中物体的重量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刚学了“千克和克”,所以我专门看了每件商品的重量。

我们先去买吃的,一袋奶粉400克,一袋太谷饼260克,一袋脆枣118克,一盒健达巧克力100克,一袋榨菜60克,最轻的是绿箭薄荷糖23克„„买了不少东西,重量全是多少克,都是比较轻的。我说:“怎么没有重千克的东西呢?”妈妈说:“当然有了。”然后带我到

卖粮食的地方,我马上看到一大袋面粉10千克,这个太重了,得爸爸来才能买。

买柠檬的时侯,我发现价签上写着500克和12.80元,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500克就是人们常说的1斤,所以1斤柠檬12元8角。

现在我不但知道1千克=1000克,还知道了500克=1斤,所以1千克=2斤。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晴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数学课新学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刘老师教给我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得数再加个位数;第二种是先把两个加数的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然后把两次的得数相加。我给妈妈复述了这两个方法,然后妈妈又让我举个例子,我就说:“比如23+49,用第一种方法就是23+40=63,然后63+9=72;用第二个方法就是20+40=60,3+9=12,然后60+12=72。”妈妈夸我这个例子举得好,又教了我一个方法:23+50=73,然后73-1=72。我觉得这个方法也挺好的,不过需要至少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才好用。

我自己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还是觉得第一个方法好用,所以我先用好这个方法,只要口算速度又快又准确就行了。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阴 算算医药费

今天一早,爸爸把我手臂上裹的纱布拆开,谢天谢地!手臂上的烫伤恢复得挺好,我不用再去医院了。

整整两周,让我来算算这次烫伤花的医药费吧。用了一管生长因子,55元;换了5次药,每次处置费是40元,一共是5×40=200元;挂号费,有4次挂得是急诊号,急诊挂号费是4元5角,4次就是18元,1次是普通挂号费5角,所以挂号费一共用了18元5角。这样算下来,医药费大约就是200+55+18=273元。如果再算上打车费,差不多300元了。

用大人的话总结一下:花钱事小,安全事大。一定要时刻注意安

全呀!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晴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今天我做黄冈练习册上一道培优题,刚开始不知怎么算,后来在妈妈的提示下,用两步计算的方法算出了这道题。

这道题是:4个小动物去爬山,准备了88袋食物。已知每个小动物每天吃2袋食物,请你帮算一算,它们的食物够吃几天?我去问妈妈怎么做,可妈妈却说:“不要看到‘培优’两个字就觉得题难,再好好读读题想一想。”可我怎么也没思路,妈妈看我发愁的样子,就问我:“4个小动物1天吃几袋食物?”我回答:“4×2=8袋。”“那么下一步怎么算知道了吗?”是的,算了第一步我就明白该怎么做这道题了。于是我一边在本上写,心里还默默地说:“先算4个小动物一天吃几袋食物:4×2=8袋,然后再算88袋食物够4个小动物吃几天:88÷8=11天。”

看来做题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不是把数字乱拼凑。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小雨 周末安排

今天我们学时间安排这一课,看了书上小华周末一天安排的表格,我觉得小华的周末安排的很充实。我们班写作业需要很长时间的同学,看见小华只用半小时就能写完作业,连连伸出大拇指,表示很佩服。

现在我也来说说周六我是怎样安排的: 7:00——起床 7:20——8:00晨练 8:10——8:30吃早饭 8:40——9:40写作业 9:50——10:50学迪斯尼英语 11:00——12:00户外活动 12:00——12:30看课外书 12:30——12:50吃午饭 13:00——13:20听写,口算 13:30——14:30睡午觉 15:00——17:30跟姐姐玩 17:40——18:00吃晚饭 18:30——20:30学画画 21:00——睡觉

关于周六的时间安排,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我写作业用多长时间? 9时40分-8时40分=1小时 答:我写作业用1小时。

二、我一天玩多长时间? 12时-11时=1小时 17时30分-15时=2时30分 1小时+2小时30分=3小时30分

答:我一天玩3小时30分。

三、我学画画用多长时间? 20时30分-18时30分=2小时 答:我学画画用2小时。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阴 测量物体的周长

我们刚学了测量物体的周长,在上课时,我们测量了叶子的周长,先用一根绳子沿叶子边绕一周,然后再用尺子量封闭叶子一周的绳子长度,就得到了叶子的周长。今天,我拿一卷皮尺去量了一些物体的周长。

我家门前的大树看起来不是很粗,可是我用长150厘米的皮尺竟然绕不了一圈,剩下的一段做记号又量是25厘米,那么这棵树的周长就是150+25=175厘米。

我小时侯的相片装在一个正方形的相框里,我用尺子量了一个边,长25厘米,因为正方形四个边一样长,所以这个相框的周长就是25×4=100厘米。

我家的书桌是长方形的,我量了它的宽是70厘米,长是140厘米,因为长方形相对的两边一样长,所以就是两个宽70×2=140厘米,两个长140×2=280厘米,书桌的周长就是140+280=420厘米。

我量了三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周长,用了三种测量方法,这就是活学活用吧!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阴 三位数乘一位数

这周,我们开始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先学了整百数乘一位数,这个最简单,就是用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得到的积末尾加两个“0”。比如:800×2,先算8×2=16,末尾加两个“0”是1600,就是这个算式的积。

然后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三位数都不是“0”),就是从个位开始,依次把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

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比如:196×2,先算6×2=12,向十位进1,个位留2;然后9×2=18,加上进的1得19,十位留9,向百位进1;然后1×2=2,加上进的1得3,所以最后的积是392。

三位数还会出现只有个位是“0”或十位是“0”的数,这样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等我们学了以后再总结。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晴 两步连乘应用题

我做完数学作业拿给妈妈签字,妈妈看了一下,指着练习八第9题问我:“这个15哪儿来的?”

9题是这样的:图上画着几箱苹果摆成一个长方体,从地面向上摞了3层,从图的正面看每层并排摆了5箱,侧面看有4排。问一共有多少箱苹果?

我列的算式是:15×4=60箱。我指着图说:“一横排有5箱,有3层,所以3×5=15箱。”妈妈笑着说:“好,看来这个15不是你1个1个数出来的,是算出来的。你们刚学了两步连乘,15也不是题上给出的条件,你是不是该改一下算式?”于是,我把算式改成:3×5=15箱,15×4=60箱。妈妈又问:“还能用什么方法?再看看图。”我从侧面看有4排,那么3层就有3×4=12箱苹果,竖排有5排,就是12×5=60箱。我把这个方法也写到本上,妈妈这才给我签了字。可是签完字,妈妈看着书又说:“其实还有一种方法。你想如果一层一层往上摞,这3层每层有几箱?”我一边看图一边想:一层横排5箱,竖排4箱,那1层就是5×4=20箱,3层就有20×3=60箱。

虽然第3种方法我没写到作业本上,不过跟妈妈讨论这道题让我感觉思路扩宽了。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晴 统计与可能性

数学书上第93页第一题是:做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和“3”朝上的次数。

第一次做这道题时,我没看清题的要求,直接拿着上数学课时用

的“1”“2”“3”各标了两面的小正方体统计。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1”5次,“2”14次,“3”11次。妈妈看了我的统计结果,开玩笑地说:“机会均等,可得第一还是不容易呀!”可是,又马上说:“不对呀。你看错题了吧!”我拿过书仔细一看,真是我弄错了。于是我把小正方体上标的数字改了,妈妈帮我抛,我重新统计。这次的结果是:“1”23次,“2”2次,“3”6次。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一定会是“1”多,但还是吃惊不小。虽然妈妈抛小正方体时还念念有词地说:“天灵灵,地灵灵。”,逗得我哈哈大笑,但还是没有改变这个意料中的结果。

通过学习统计,我明白了:可能性是有根据的预测,但是跟实际还是有差距的。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晴 生活中的分数

我正在看一本数学漫画书《哆啦A梦学数学》,里面有很多数学故事,非常有意思。其实我们刚学的分数不只是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一天有24小时,上午下午各占一半时间,也就是各占1/2,或者上午、下午各12小时,就是各占一天的12/24。早晨,我吃了一个肉松面包,一袋面包有3个,也就是我吃了这袋面包的1/3。我吃完早饭,去上学。

今天是星期五,一天一共有6节课,上午的体育课没上,改成了语文课,所以今天上了3节语文课,语文课就占全天课程的3/6。另外数学、美术、信息课各一节,就各占1/6。现在就今天的课我提三个问题:

1、语文课和数学课共占全天课程的几分之几? 3/6+1/6=4/6 答:语文课和数学课共占全天课程的4/6。

2、数学课比语文课少几分之几? 3/6-1/6=2/6 答:数学课比语文课少2/6。

3、美术课和信息课共占全天课程的几分之几? 1/6+1/6=2/6 答:美术课和信息课共占全天课程的2/6。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周记

三年级数学周记 12月15日 星期二 晴天

学了《年 月 日》这节以后,老师为了锻炼我们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们每人做一道大餐——编写2018年日历,作为迎虎年的礼物。

当内容定下以后,我的心里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真是老虎吃天,不知从哪里下爪。于是我们索性拿出看家本领——小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嚷嚷了半天,总算有了点名堂。一致认为:要编,首先定好2018年第一天是星期几,要定第一天,还得看2009年最后一天是星期几。迈开了第一步,我们就开始找2009年即将告别的日历。过了星期天,我们四人都从家中拿来了挂历,看清了2009年最后一天是星期四。照这样,2018年1月1日当然就是星期五了。

开始编写了。首先,我们仿照2009年日历的样子,先定好横行,横行上写上“日、一、二、三、四、五、六”字样,然后我们在“五”字(星期五)下面慎重地写下个“1”字,然后按顺序往下写,一口气写到30日,此时我连忙说:“不对,不对,老师说过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一月是大月,应该是31天,写到31日才算完。”于是,又补了一天。再下面是二月份的,一月的31日是星期日,那么2月1日就是星期一了。这很容易,又继续往下写,这时同桌突然拍了一下桌子道:“老师还说过二月份是特殊月份,还得考虑是平年还是闰年,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那么201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我们一算,结果2018年不是4的倍数,是平年,2月是28天。我们又一口气编到2月28日。下面三月、四月……,边编边考虑是大月还是小月,生怕出了差错,我们一直编到12月31日。

当我们小组把编写的日历让老师看时,老师直夸我们不简单。 通过编写日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数学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小包比大包便宜

牛杜小学 三年级 岳昱佳 指导教师:曹彩琴 9月12日 星期六 雨 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东西。

到了超市后,我一眼就看见我最喜欢吃的“妙脆角”。妈妈看也没看就拿了两大包,放进篮子里。我看见还有小包的,就拿起来看了看。简装小包1元1包有16克,精装大包3.6元一包40克,我想:3元就可以买3小包,3×16=48(克)可以吃到48克妙脆角,大包一包就3.6元才40克,还是买小包的比较合算。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并把大包换成了小包,妈妈夸我真聪明,我心里好高兴啊!

原来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用到数学,数学知识真丰富呀! 买 书

牛杜小学 四年级 张苗 辅导教师:曹彩琴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日 阴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书店买书。我发现有一本叫《趣味数学》的书里面有一道题使我迷惑不解。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人用10元钱买了一条狗之后,以15元卖出这条狗,接着又以20元买回这条狗,最后又以25元卖出这条狗,问这个人最终挣钱还是赔钱了?我觉得买了又卖,卖了又买,反复之中,思维也被搞得混乱起来。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你如果能根据 买 和 卖 的数量进行归类,则豁然开朗。”我想:买用去的钱:10+20=30(元),卖挣的钱:15+25=40(元)。显然,这个人挣钱了,挣了40-30=10(元)。

啊!数学真有意思,说难真是太难,动脑筋想清楚了也很容易。 巧 找 钱

猗氏东郊学校 三年级 梁 娆 指导教师:籍锐英 2018年 1月1日 星期五 多云

天气越来越冷了,妈妈说要给我添件羽绒服。今天正好元旦假期,我和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去商场买羽绒服。

到了商场,我们直奔三楼——羽绒服专柜,那里挂满了各种各样款式新颖、色泽鲜艳的羽绒服。我和妈妈边走边看,真让人眼花缭乱呀!突然,一件米黄色的羽绒服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它的颜色、样式我都

喜欢,妈妈摸了摸衣服的质地,说道:“确实挺好的,你试试看合适不?”

试好衣服要付钱了,标价是170元。妈妈从钱包里拿出两张100元钱递给营业员阿姨,营业员阿姨找来找去,就是没有找到30元,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已经没有零钱了,只有50元了。”

妈妈翻了翻钱包,说:“我这里零钱就剩三张20元的了,你能不能便宜一点,160元,行吗?”

“实在不行呀, 我们这里元旦大酬宾,价钱已经让到最低了,这衣服原价都300多元呢!”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我灵机一动,对妈妈说:“您先给了阿姨两张100元,再给阿姨一张20元,阿姨找您一张50元,不就好了吗?”

妈妈和营业员互相看了一眼,就按我说的去做,果然正确!营业员阿姨说:“你小小年纪可真聪明!”妈妈也冲我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聪明就是善于动脑,留心处处皆学问!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在不经意间,它已在你身边。让我们一起去生活的海洋探究吧。

“20岁”的老奶奶

嵋阳 西祁小学 三年级 全欣雨 指导教师:褚翠霞

在村子里,我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坐在椅子上休息。我想:这位老奶奶的年纪一定很大了吧!于是,我走过去问:“老奶奶,您今年多大年纪啦?”

老奶奶笑着说:“我从小到现在只过了20个生日,你猜我多大年纪了?”过20个生日不就是20岁了吗?20岁的人能够满头白发吗?我说:“老奶奶,您在跟我开玩笑吧!”

老奶奶笑了笑,认真地说:“我不骗你,第20个生日还是去年过的呢!”

我感到很奇怪,这怎么可能呢?后来,我想到了课堂上学的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老奶奶的生日是2月29日。平年2月只有28天,只有闰年2月才有29天。每4年才有1个闰年,所以,老奶奶的年龄是

20×4+1=81(岁)。

我很高兴,因为我能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小闹钟里的数学秘密

示范小学 三(4)班 李怡腾 指导教师:李优霞 12月7日 星期一 晴

前几天,爸爸买手机时赠送了一个小闹钟,它的样子十分可爱,我太喜欢它了,心想:这下可好了,有了小闹钟,早上再也不用奶奶叫我起床了。于是,我赶紧把闹钟定到我的起床时间6时30分。

没想到刚吃完晚饭,“小懒虫,起床了!小懒虫,起床了!”我的小闹钟竟响了起来。我很纳闷,咦?什么破闹钟呀?还没睡觉呢,怎么就叫我起床?难道闹钟有毛病了? 在爸爸的引导下,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闹钟上只有12个数字,一天有24时,时钟在钟面上刚好转2圈,所以就会出现两个6时30分,现在是傍晚6时30分,难怪它现在就响了。要想让小闹钟明天早上6时30分催我起床,就得过了傍晚的6时30分才能定时。

真有意思!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数学秘密呢!只要大家用心学,就一定能够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

孙吉 蔡村小学 三年级 王续颖 指导教师:付 兴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余数呢?余数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然后余下来的那个数。不过余数不能大于除数。如果45÷5=8……5的话,它的除数是5,而余数等于5或者大于5,就可以再分一组。

首先,付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有一串彩灯,它每一组的顺序是由红、黄、蓝、绿、紫的排列,然后问我们第3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42个彩灯呢?我做出的答案是这样的:35÷5(它每组不同颜色彩灯数量)=7,没有余数,那它就是最后一个颜色——紫色;第

42个的话,42÷5=8……2,余数是2,那第它就是第二种颜色——黄色。

接着,付老师又给我们出一道题目:三(2)班有53个人,他们一起到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6人,请问要租几条船?这道题可就简单了:53÷6=8……5,不过剩下的5个人不能忘记的,还要一条船,不然剩下的5个人就没船坐了,所以要8+1=9(条)船。

余数的作用可真大,如果碰到不能整除的数,不用余数的话,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准确的计算出来。

特 殊 的 礼 物

猗氏 贵戚坊小学 三(4)班 石艺凡 辅导教师:霍晓红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准备给我买几本书作为生日礼物,来到超市,我看见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布娃娃,有可爱的小狗,机灵的猴子,憨态可掬的小猪……我一看就心动了,心想:平常,我的生日礼物都是一些小布娃娃,今天,爸爸怎么变成买书了,真奇怪?

我不甘愿地来到书柜前,爸爸他东找找,西挑挑,过了一会儿,才从书堆中挑出4本书——《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下,哇!76元。我说:“呀,太贵了,76除以4等于19,一本书19元,比一个玩具狗还贵。”这时,我想起上次和妈妈一起去买的小布娃娃,一个才8元,76除以8等于9,可以买9个布娃娃,还剩下4元呢,那多合算呀!这时,我对爸爸说:“买布娃娃多合算呀,干吗要买书呢?”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四本书的知识何止值76元钱。”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想:这几本厚厚的书知识可丰富了,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呀!

走时,请不要让水管流下眼泪

临猗示范小学 三(7)班 王露璇 指导教师:赵红亮

11月23日 星期四 阴 在我们学校水龙头旁的墙壁上,有一行醒目的标语:走时,请不要让水管流下眼泪!我知道这是在提醒我们,用完水龙头后,一定要关紧,别浪费水。我虽心知肚明,却对这句话不屑一顾。不就是几滴水吗?值得大惊小怪吗?可是一个数学实验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把一个纸杯底部捅了一个小眼,往杯中注入100克水,然后开始计时。当100克水全部漏完时,正好用了8分钟。

试想:如果没拧紧的水管和这个水杯漏水的速度大致相同,那么,一小时会漏多少水呢?我赶紧拿纸笔进行计算:

100÷8=12(克)……4(克) 12×60=720(克)

一小时大约会漏720克水。那么,一天24小时会漏多少水呢?因为一天有3个8小时……

720×8=5760(克)8小时就会漏掉5760克水。 5760×3=17280(克)=17.28(千克) 所以就可以算出每天漏水17280克。

妈妈说我们家饮水机上那么大一桶水才不到10千克呢,看来每天一个水管滴的水就相当于我们家两大桶水呢,够我们一家三口喝一个月呢!学校那么多水管,一天得漏掉多少水呀?

还真得谢谢这个数学小实验,让我懂得了节约用水。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记住:走时,请不要让水管流下眼泪!的真实数据,一段发自肺腹的心灵感悟,你用心在观察,在思考,在学习,在应用,为这样的学生折服!

可 能 性

卓里 霍村学校 三年级 贾冰琪 指导教师:相国桢 2018年1月7日 星期四 晴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这个学期就快要结束了,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课堂上老师拿出两个袋子,两边一边一组,我们这边是红袋子,另外一组是紫袋子,老师说:“只要摸到一次红方块,就能加一分。”我们两组开始摸,结果我们这组每次都摸到红色,他们那组摸到的不是白色就是黄色,一次都没摸到红色,老师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把袋子里的方块倒出来一看:我们这边全部是红色,而他们那组根本就没有红色的方块。

老师说:“第一组全部是红色的,所以……”老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齐声答道:“所以第一组在袋子里摸到的一定是红色方块,而第

二组从袋子里摸出的不可能是红色方块。”老师听了连连点头,又问:“那么从第一个袋子拿出两个红色方块放到第二个袋子里,那么第二个袋子摸出的情况会怎么样呢?”老师刚刚讲完,我便举起手来说:“第二个袋子摸出的可能是红色方块,也可能是其他颜色的方块。”

老师再问我:“那么红色方块只有2个,其他颜色的方块有8个,那么摸到红色方块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其他颜色的可能性大?”“因为其他颜色的方块数量比红色方块多,所以摸到其他颜色方块可能性比较大。”

老师又给我们许许多多题目,通过这些题目,我们了解了可能、不可能、一定的概念。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周记

数学周记 时分秒

这周我们学习了时分秒。

我知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秒针走1小格时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钟能做什么呢?能踢25个毽子,能画1朵小花,能从楼梯的第1层走到第3层,能从1写得到20。

我还能用时间解决问题呢?如:我7:30离家,7:45到校,我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分针从6走到9,走了3个格,是15分钟。

我学会了时分秒,我真高兴!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合集5篇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一周的时间,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技巧,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写周记,就是在准备写周记吧。那么好的周记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1 装修地砖

今年夏天我家装修房子,房子的建筑面积为102㎡,妈妈告诉我

使用面积为建筑面积的0.75,所以我家的使用面积为102Χ0.75=76.5㎡。我家买的地板砖规格是80cmΧ80cm=6400平方厘米,理论上我家应该买地板砖765000÷6400=119.5块,考虑到边边角角需要破转的地方,所以我们家共买地砖125块,每块地砖95元,共计11875元。

空调费用

我家柜式空调额定功率为1400KW,1小时用电量为1.4度电,1天开8小时,用电量为1.4χ8=11.2度电,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量为11.2χ30=336度电,1度电价钱为4角,336χ0.4=1344元,哇,费用这么高,我们还是节约用电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2

数字是非常敏感的,而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数字就更能显示出北京奥运的.辉煌了!

你看,8月8日晚上8点钟,奥运会正式开幕了,中国代表队有631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成为本届奥运会参加选手最多的国家。本届奥运会共有28个大项,将产生302枚金牌。其中,美国的泳坛名将菲尔普斯一个人就夺得了8枚金牌,是北京奥运会各人金牌最多的一位运动员。

牙买加的超人博尔特在100米赛跑中,他以9秒68的成绩夺得了金牌,同时也创造了世界纪录。在后来的200米赛跑中,他有一次以19秒30的成绩夺得了金牌,并再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中国选手张娟娟在射箭项目中,为中国取得了第1块女子射箭金牌,并以110环的成绩战胜了永战不败韩国的“梦之队”,同时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到今日奥运会结束为止,中国代表队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成绩位居世界第1位,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激动的大喊:中国队太棒了,他们是我们的好榜样!

小朋友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激动人心的数字吧!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百年奥运,永远的辉煌!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3

7月15日,我参加了丛台公园游泳池举办的游泳提高培训班。游泳池在我家正南方,距离我家大约有1000米的,我爸爸骑车带我从家到游泳池大约需要3分钟,我们的行驶速度大约是330米/分钟。

培训班一共培训16次,购买学员票需花费160元,另加报名费5元,这样,平均每次培训需花费大约10元。

检票后,我兴冲冲地跑进游泳池,哇!主游泳池好大呀,它的长度是50米,宽度是25米,我口算了一下,它的面积是1250平方米。

教练开始教我们游泳动作要领了,随后,我们就下水练习了。从8:30一直训练到10:00,大约要用1个半小时,一共培训16次,这样整个培训下来,我总共接受培训24个小时。

教练还要求我横游10个来回,大约有(25×2×10=500m)500米的水程,16次培训下来,我总共游了大约8000米。

经过教练的指导和我刻苦的锻炼,我的游泳水平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决心明年接着练下去。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4

暑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回了老家。老家的小吃特别多,也特别好吃。每当我想起老家的小吃就禁不住直流口水。

当天晚上妈妈就带我去买小吃了。我们先买了2碗油茶,每碗1块钱;接着又去买面皮,每碗3元,我们买了2碗;然后又买了20个小煎包,每个0.2元;最后还买了10块油炸豆腐,每块也是0.2元。

香呀!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我真想抓一个塞进嘴里,可妈妈不允许,说这样吃不卫生。我就一手拎着小煎包一手拎着油炸豆腐乐颠颠地跟妈妈一起往回走。

爸爸老远就看到我们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回来,笑着问:“买这么多,花了多少钱呀?”妈妈转过头对我说:“花了多少钱,你给爸爸汇报一下。”我大声说:“油茶2元,面皮6元,小煎包4元,油炸豆腐2元。一共花了14元。汇报完毕!”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么多就14元,老家的小吃真的好吃又便宜。要是你到我们老家来,一定别忘了尝一尝哦!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5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