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改良主观营养评价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饮食干预影响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良主观营养评价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饮食干预影响

作者:徐桃英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30-01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主观营养评价法(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MQSG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作用及观察实施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随机分为饮食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在首次透析后及透析半年后采用MQSGA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部分实验室生化指标。将MQSGA评分与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2组在实施饮食干预前后MQSGA评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MQSGA评分与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和血红蛋白(Hb)呈显著负相关(p< 0.01);饮食干预组与对照组首次透析后MQSGA评分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半年后,饮食干预组MQSGA评分低于首次透析后及对照组,Alb、PA、Scr和Hb高于首次透析后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QSGA作为一种简便的营养评价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给予科学的饮食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改良主观营养评价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干预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采用

[2]

[1]。因此, 定期对MHD患者

进行准确的营养状况评估, 针对MHD患者营养不良早期采取饮食干预措施至关重要。为此,

结合部分实验室生化指标对105例MHD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探

讨MQSGA在MHD患者营养状况应用中的实用性、客观性和可行性以及实施饮食干预对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常规MHD治疗患者105例,入选患者透析时间至少在3个月以上,且在过去3个月无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其它活动性疾病发生,愿意参加此项研究者。随机分为饮食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其中饮食干预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9.27±15.78)岁;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8.34±16.22)岁。按病因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1例,占67.62 %,糖尿病性肾病12例,占11.43 %,高血压5例,占4.76%,成人型多囊肾3例,占2.86%,原因不明14例,占13.33%,患者均接受至少二个月以上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皮下注射、铁剂口服治疗。对所有入选病例在第一次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半年后评估营养指标及部分实验室指标。全部入选患者均采用Gambro AK95S透析机(瑞典金宝公司生产),血液透析为每周2次, 每次4.5小时, 血流速度200~300ml/min, 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流量500ml/min,聚砜膜F6透析器。 1.2 方法

1.2.1 营养评估:采用MQSGA进行营养评估,MQSGA主要包括7个方面:体质量改变、饮食改变、胃肠道症状、生理功能改变、合并症、皮下脂肪和肌肉消耗。每部分的分值为1分(正常)到5分(严重)。总分介于7分(营养正常)到35分(严重营养不良)之间。分值越低患者营养状态正常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分值越高患者营养不良的可能性也越大。 1.2.2 实验室指标 收集血液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数据,包括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和血红蛋白(Hb)。禁食12h后于透析当日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3ml送检。 1.2.3 饮食干预

1.2.3.1 饮食指导方法:采用5日膳食记录法, 选用苏州医学院“膳食调查软件”进行分析及评价。对每位患者进行膳食分析后,有针对性地设计食谱。食谱设计原则:每日热量摄入

138.07kJ/kg~146.44kJ/kg , 碳水化合物5~6 g/kg,蛋白质1.2g/kg~1.5g/kg ,脂肪1.3~1.7 g/kg,高效价动物蛋白占全日总蛋白的1/2以上, 每日3餐~5餐。食谱内容包括食物的种类、数量、烹饪方法等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饮食习惯及透析状况。

1.2.3.2 饮食指导管理与监督:饮食干预方案由血液透析中心副主任医师与营养师共同制定,由科室护士具体实施饮食指导,营养师每周至少监督指导1次。为每位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食物营养成分含量表,让患者真正认识到营养与预后的密切关系,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加强对每位患者及家属科学饮食的培训, 定期举办座谈会,与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 解除患者心理障碍, 实现良好的家庭管理。

1.2.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QSGA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检验。p< 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性分析? MQSGA评分与患者Alb、PA、Scr和Hb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QSGA评分与Alb、PA、Scr和Hb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4、-0.305、-0.288和-0.376,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 饮食干预前后2组间MQSGA、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首次透析后,饮食干预组MQSGA评分、Alb、PA、Scr及Hb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透析半年后,饮食干预组MQSGA评分低于对照组,Alb、PA、Scr及Hb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3。

2.3 饮食干预组MQSGA、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透析半年后,饮食干预组MQSGA评分低于首次透析后,Alb、PA、Scr及Hb高于首次透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4。 3 讨论

诊断营养不良有多种方法,比如人体学测量、生物电阻抗测定、双能X线吸收测定等方法

[3],但考虑到MHD患者自身的疾病特点和经济承受能力,在临床上尚不能广泛采用。在实验室生化指标中,因Alb半衰期长(约20天) ,肝功能正常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潜力很大,往往在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数月后才出现Alb水平降低,故Alb为反映营养不良的晚期指标。PA半衰期短约2天,生物储存量小,是反映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指标,PA低于300mg/ L提示存在营养不良,但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PA升高的假象。且在创伤、急性感染等情况下,血清PA会迅速分解,所以以PA判断营养不良时需排除以上情况析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传统主观营养评价法(SGAN)法能够较灵敏地反映MHD患者的营养状态,是一种早期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2000年,NKF-K/POQI指南推荐用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估。研究表明,SGAN评分越低,死亡率越高,平均住院天数越多营养指标的符合相关系数大

[5]。但SGAN半定量的评估

特性降低了它的评价可信度,MQSGA是在SGAN基础上稍作改良,将SGA定量化,与常用客观

[6]。本研究发现在MHD患者中,MQSGA与实验室指标

Alb、PA、Scr和Hb显著相关,提示MQSGA作为一种简单、无创的营养评价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 这是由于肾功能不全时食欲减退,蛋白质、氨基酸合成不足及丢失增加, 代谢性酸中毒、内分泌紊乱以及包括炎症在内的多种并发症均可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有研究证实,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下转第225页)

[4]。以Scr作

为肌肉代谢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营养状况,但受年龄、性别、体重、残余肾功能及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