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心幼儿园-班主任论坛演讲稿(李静)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一颗金色的种子

太平镇中心幼儿园:李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太平镇中心幼儿园的李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颗金色的种子》。

两年前,我从一名小学教师转岗来到幼儿园,人们都说“幼师是成人世界派往童年的使者”而班主任尤其如此,既是幼儿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领导者和教育者;既担负着教育教学工作,又管理着幼儿日常;既是老师,又是妈妈。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能单靠满腔热忱,你们可能会惊讶我为何如此说,每天跟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啊!又有何难?但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是基于小学老师原有的教学经验,每节课前我都要深思熟虑,总在考虑要给孩子教什么知识点,或者做什么手工作品,否则,总感觉自己是在误人子弟。于是每节课前,我都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就拿做手工来说吧,为了提高效率,活动过程中我总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孩子们挨个发放画纸、剪刀、固体胶等。每件事都亲力亲为,结果每当放学时,孩子们都将做完手工用的各种工具、作品、到处乱扔乱摆。课堂纪律混乱不说,而且无形中大大地增加了我的工作量,整理剪刀、收集作品,将凌乱的固体胶摆放整齐以及打扫地面卫生……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包办代替而有所进步,这时

我才意识到,幼儿园教学与自己原来的想法有很大出入,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幼儿教育是一日生活皆教育,要充分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远比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于是,我下定决心做一个“懒老师”。

后半学期,我将“懒”老师的想法付之于行动,做手工之前,我会让幼儿分组排队领取画纸、剪刀固、体胶等。当然,这个想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得以实施,有随意走动的,有强势插队的,有彼此推搡大吵大闹的……教室里面乱作一团。但是,这并没有动摇我的决心。因为我知道,好的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需要长久的坚持与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在幼儿园,孩子老坐不住凳子是正常现象。班里一个小男孩做啥事都不专心,1节课内能站起来7次。为了改掉他这个坏习惯,我和他商定:如果他1节课只起来3次,就给他贴个笑脸作为鼓励,否则免谈。结果,一周过去,小男孩5天内有2天没有超过三次,受到了奖励。又一周过去,他有4天没有超过三次,半学期后,他养成了专心做事的好习惯。幼儿都有健忘的习惯,所以好习惯的培养需要长久的坚持。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榜样示范、个别提醒以及鼓

励表扬等等方法,坚持着我对他们的习惯培养。小班一年下来,我惊奇的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幼儿有排队、不乱扔垃圾、整理物品的意识了,再上手工课,孩子们知道排队领取各种物品,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寥寥无几。这让我很欣慰,正所谓“每天进步一小步,日积月累跨大步。”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后,第一个受益人就是我,他们的表现极大地减少了我的工作量,我再也不用手忙脚乱的摆放各种物品,不用三番五次的打扫卫生,不用声嘶力竭的收集作品。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我就知道,做一个“懒”老师,我是对的。

《劝学》中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小社会”里他们能够生活的更加舒心和愉悦。比如:喝水、上厕所、做操时间他们依次排队,再也不会发生因为推挤而受伤的情况;他们终会长大成人,步入社会能够在集体生活中不为别人添麻烦,能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成家之后,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的时候,就会明白,从小种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一天一天长大,能够给生命搭建阴凉的大树。

“千里之台,起于垒土”。作为孩子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我希望能够做一名播种者,在他们成长之初,撒下良好行为习惯这颗金色的种子,慢慢浇灌,终会长成一颗会唱歌的金苹果树。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