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懂得课文的记叙顺序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安排的。 2.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3.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摘录,自主阅读,相互协作,大胆交流,独立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回顾咱们刚学完的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按什么专题编排的?(回答)思考:通过对《老人与海鸥》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答)本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老人与海鸥》相关联的文章——《小狮子爱尔莎》。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到狮子,它通常给我们留有什么印象?出示凶猛的狮子图片。(回答)但如果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对狮子的印象会有大的改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法建议一:
1.自由读课文,(组内交流)扫清字词障碍。
(讨论中,学生可自主到讲台写出识记的词语。然后,共同识记) 2.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组内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小组汇报) 三、细读课文,认真探究
我们对这个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只是完成了阅读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在学习建议的指导下深入地读课文,理解课文。
出示学法建议二:
1、学习第2-5段,交流:作者写了小狮子爱尔沙在成长中的哪些事例?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
- 1 -
与艾尔莎感情深厚、难舍难分?学生汇报,板书:我:捡回、洗澡、搏斗、换牙、教训:艾尔莎——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出示重点语段,让学生有感情朗读
2、学习第6-10段,交流:作者与爱尔莎感情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把它重新送回大自然?为此,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
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放回大自然的原因:⑴(一是让它自己自由的去生活,是出于对它真诚的爱,拥有一个真正的狮子该有的一切。)⑵ 这也是一项科学实验,(事实表明人工抚养的野生动物回到大自然是很难生存的,因为它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带着人的气味,容易招来敌人,且难以应付自然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恶劣情况) 板书:大自然:自由生活,科学实验
放回大自然的经过:(先教会它自己捕食,培养它独立生存的能力。再把它送回大自然。结果“饿着肚子回来”。然后第二次把它交回大自然。结果“它回来了,发着高烧”。最后“我”决心离开它。) 出示第9段,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痛苦和艾尔莎的恋恋不舍) 四、交流争鸣、形成博爱
我虽然不舍,但还是让它走向了森林,大自然才是它最适合生存的地方。所以,我拥有艾尔莎一种“狭爱”,让它回归大自然才是一种“博爱”。
出示课件:出现两个词: “狭爱”、 “博爱”。我们要追求博爱,放弃狭爱。 五、联系生活,升华主体
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体会: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爱护动物,善待周围的动物,再凶猛的野兽也能和人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动物和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关心爱护小动物,小动物也会关心爱护你。
出示课件:拓展:那么,与本文作者相比,你们认为我们周围的人在保护动物方面做得怎么样? 或者建议咱们在保护动物方面还应做些什么? (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师总结: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太需要我们的关爱,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关心这些小动物吧!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只有与动物和谐相处,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和谐、美丽。
出示跟踪阅读: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奥地利作家乔伊.亚当逊写的《野生的爱尔莎》这本书,并把自己喜欢的情节讲给同学听。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