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
20t 宿 迁 20km A B C D
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3.用细棍轻敲鱼缸壁,金鱼立即受惊游动,这是鱼接收到的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4.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9.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10.下列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挥动的手臂 B.挂在胸前的哨子 C.夜间飞行的蝙蝠 D.被鼓槌敲打的鼓面
11.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1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3.如图1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4.、如图14,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15.图15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图15
图13
图14
16.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辨别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7.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18.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19.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再记时,则所测运动员的赛跑成绩( ) A.比实际成绩快 B.比实际成绩慢 C.与实际成绩相同 D.无法判断 20.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
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填空题(21-27每空1分,28-30每空2分,共26分)
21.小明正在唱歌,他凭放在喉头上手的感觉,认识到他的歌声是靠 发声的。 2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说明
① 、 、 、都能发声。 ② 、能传播声音。 2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 低”....是指声音的 。
24.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节声音的 ;调节电视机器音量按钮试为了调节声音的 。 25.雷雨交加的夜里,小强同学看到闪电后5秒听到雷声,小强同学距离雷电产生地方大约为 米。
26.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②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③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
上述三种方案中,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是在传播途中减弱; 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7.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声音具有 。 28.看图说理:
(1)观察图a,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观察图b,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b
29.如图30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30.如图3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3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 弹起。(选填“能”或“不能”)
三、分,3431.小
29题图 实验与探究题题14分,35题明想探究“不同..
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
30题图
(31题810分) 材料(衣服、......
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其好处是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材料 距离/m 衣服 1.2 锡箔纸 0.8 泡沫 0.5 材料 响度 衣服 较响 锡箔纸 较响 泡沫 弱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34.如图a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a (铜)
(铜) b (尼龙) c (铜) d
乙图
甲图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
到 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甲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35. 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9所示实践活动,在实验中先后用了不同的力来使钢尺振动。请你仔细观察这图,想想,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红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探究什么?
(2) 利用该图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写出操作步骤(举1例)
35题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