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研究20t4年8月(上) 论真实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体现 张莹 (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400015) 摘要:如今,电视新闻报道中主要是关于现场的新闻报遭,由于现|季新闻报道有时摊性强、现场感强、信息量大、参与感强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因此已经被 大多数社会大众所接受。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给予大众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因而成就了其真实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会为现场新闻报道添加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和 效果。现场报道也更加频繁的出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天在央视或者是在各省台甚至是市县台播出的由记者出镜所作的各类现场报道也是层出 不穷。不难看出,现场报道目前已经引领了电视新闻报道行业.也是一种传播新闻的最佳形式。毫无疑问,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源泉在于新闻的真实性,本文 就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真实性;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1.电视现场报道的概念 电视现场报道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一 目击者或者是参与者的角度来为整个事件 做详细的报道。一般都是由记者在事件发生 的现场参与其中并且记录下参与后的过程。 电视记者需要具备极强的能力才能进 行现场报道。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高 的政治理论修养与政策水平,还要有快速通 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发生的事件面前, 要快速整理出一套现场报道的思路,并且有 足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你的构思完整的呈 现在观众面前,包括新闻事件的背景,发生 和发展情况,并且描述要生动形象,简单明 了。在采访的时候,要巧妙的通过各种不同 的提问方法是被采访者吐露真言,而这就要 求采访者有渊博的学识,反应敏捷,有较强 的应变能力和掌控局面的能力。除此之外。 组织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与摄影师 的配合方面需要默契,善于运用有限的设备 和资源将现场的环境,氛围以及一些细节性 的东西很好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2.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这种心理状态是有人与人直接交流产生 的。当电视中的画面和声音充斥了观众的感 官时,能否参与其中就成了一种用来衡量传 播效果的一个评判标准。在电视新闻现场报 道中,参与感就成为了现场报道成败的决定 性因素之一。云南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 《都市条形码》,很多细心的观众发现,记 者总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这是因为记 者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并且主 持人总能够对案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向观 众解读,,并且作出一种能够深入其中但是 又置身事外的一种客观的评判。现场完成报 道极大的帮助形成了栏目的风格。自云南电 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创下了昆明 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峰。记者克服了种种 困难在第一时问带给了观众最及时的新闻 场景及解说,这就像观众们和记者共同在经 历着整个新闻事件的发生,以此创造了收视 率最高的记录。 3.新闻要素的真实 一则具体的新闻,是由一系列新闻要素 构成的。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首先依赖于 新闻要素的真实。如果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出现虚构或不实的情况,也就没有了新闻真 实的基础。现场直播报道体现了新闻真实的 最大化,而它本身作为新闻播报的特殊方式 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在时间上,播报必须 与现场的新闻事件相同步;在空间上,报道内 容必须主要来自“这个”新闻现场。总而言 之,现场直播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保证新闻播 报中的“现场性”一同步于现场的时间,呈 现现场的空间。违背了这两个方面中任何一 点却冠以直播之名的作法就是假直播。 2o03年3月27日,就在美伊战争如火 如荼之际,伊拉克军队发射的一枚“萨 姆德”导弹,险些端掉了美英联军地面 部队在科威特的指挥部。当时,CNN前方记 者在现场目睹了这一过程,然而,CNN真正 “直播”这条 重磅”新闻却是在整整两个 月之后。那么播出时为何一定要冠以“直播” 的名号?操作者在政治或军事上的意图不得 而知,从操作的层面上讲,传播者试图使他 所传达的信息经由“现场直播”这一新闻播 报方式从而显示出更高的可信度,这是毋庸 胃疑的。 直播是最能体现媒介特点的方式,直播 具有同步性、原始性和参与性,使得电视台 的精心策划与节目本身的悬念感产生内在 的张力。每一次直播都要调用昂贵的SNC设 备和投入更多精力进行策划和运作,采、编、 播各个环节都要以最佳状态投人工作,任何 —个疏忽、纰漏都会影响到直播的效果.甚至 出现重大政治问题。高成本和高风险使得电 视台的直播意图在向上级部门申请时遇到 重重障碍。予是经过电话连线、网络、图像 介入和精心包装的“假直播”、“模拟直播” 就应运而生了。 对于媒体本身来讲,要想增强媒体的公 信力,找回一个媒体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是很 重要的。对此,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媒体工作 者的整体素质.因此要要求媒体内部加强道 德教育.并且需要开展全面的职业道德教育 或者自律教育,而且,增强工作者的政治意 识和大局意识也是和有必要的,这些对于增 强媒体新闻的真实性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直播是现场的真实反映,新闻在最初就 被真实的记录下来,接下来是运用它进行报 道,由于各种目的要去掩盖事实的阻碍将使 记者的职业操守遭受更大的考验。 同时,电视直播的时效性是其他媒介甚 而电视录播无法企及的,“抢新闻”不是在 事件发生的当天,而是当下;到现场搜集素 材,创作作品过程也就是作品本身。 290 突发事件的难预知性导致记者和工作 人员抵达现场的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以 此,对记者来说,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 的品质更加重要。在伊战爆发前夜人们己无 法进人伊拉克,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没有 象其他人一样待在安曼,而是主动设法前往 伊约边境靠近伊拉克。她守在边境的哨卡 旁,向从伊拉克入境的民众了解最新的情况 中,她通过电话连线,在美国开始六战之前, 向观众发回了美军飞机已经开始轰炸的消 息。由于采访证只能用一天,她在第二天赶 回安曼继续办证的路上,发生了车祸。3月 22日,当她出现在画而中为观众做现场报道 时,右脸烦还贴着胶布,阊丘露薇对新闻的 敬业精神着实令人佩服。 总结: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应当做到有灵魂有 肉体、有情有义、有人有物的东西。电视新 闻应当用真情和心去讲述新闻事件,去传播 人类文明,并引导社会进步。它应当是一种 有灵气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更是一 种文明传播者,其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真 实是电视新闻的灵魂,是它的生命力的体 现。它的强大冲击力有效的将传播效果最大 化的体现出来。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口 头的现场报道方式有“采摄合一”向“采摄 分离”发展。记者在镜头前的采访巧妙的结 合了电视画面、同期声和报道方式,是新闻 更具有真实性和接近性,并且更容易被广大 观众所接受。一般的县级电视节目中,这种 报道方式并不成熟,对于现场报道的传播优 势和潜力的研究还有待电视工作者的进一 步开拓和发现。 参考文献: [1】森茂芳.电视编导学[MI.昆明:云南民族出版 社。2010. [2】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M】.杭州:浙江大学 出版社.2O09. 【3】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o9年:第210页. [4】【美】)彗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 个全球性的途径>年:第106页周宪、许钧主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简介: 张莹(1982~)。女,汉,阆中,本科,初级 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