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维建模课程标准-150413新

三维建模课程标准-150413新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三维建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三维建模 二、适用专业

本课程既可以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还可以适用于高职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高职衔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学段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项目课程。旨在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三维软件造型理论和建模方法,学会操作三维软件完成实体建模、自由曲面建模与装配建模,并绘制零件的工程图。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项目为依托,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解构原有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教学中通过引入企业的典型设计案例,借助常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演示讲解,运用多媒体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将职业道德、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技能培养过程中,逐步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

五、课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基本的三维软件造型理论和常用技巧; (2)掌握相关的造型方法与命令; (3)掌握常见产品的建模方法与技巧; (4)掌握常见的装配建模方法; (5)掌握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三维建模基本知识与建模方法;

(2)能够操作三维软件完成实体建模、曲面建模与装配建模; (3)能够操作三维软件处理工程图;

(4)能够进行一般产品的三维建模,并绘制其工程图。 3.情感目标

1

(1)具有良好的信息保密意识、成本意识、奉献意识等职业意识。 (2)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自我约束的控制能力等社会能力。

(3)具有再学习能力、查找资料能力、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策略能力等方法能力。

六、参考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96 学分:6 七、课程结构

序学习任务(单职业能力 号 元、模块) 知识、技能、态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1.熟悉软件 2.分析图纸 3.确认绘图思路 4.实操训练 5.项目点评 1.分析图纸 2.确认绘图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课时 1 盖板二维造型 1.掌握草图的建立 2.掌握草图曲线的绘制 产品三维3.掌握草图约束的添加 建模(03) 4.具有创建草图的思路与方法 5.具有应用草图约束操作的能力 1.掌握草图曲线及圆角命令 2.掌握镜像曲线操作、偏置曲线操作 3.具有正确选取草图对象的能力 4.具有对草图曲线镜像、偏置等操作的能力 1.掌握拉伸、阵列、倒圆角、抽壳等基本建模方法 2.掌握基本视图、全剖视图、局部放大图、注释、标注等工程制图方法 3.具有修改模型参数的能力 4.具有出具基本工程制图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不要遗漏零件制图标注所需的尺寸 1.掌握拉伸、抽壳、求差和孔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掌握基本视图、全剖视图、标注等制图方法 3.具有利用拉伸、抽壳、求差和孔等特征建模的能力 4.具有出具全剖视图和标注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不要遗漏零件制图标注所需的尺寸 1.掌握回转、拉伸、拔模、阵列、实例几何体、求差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掌握基本视图、全剖视图、标注2

4 2 垫片二维造型 产品三维建模(03) 4 3 电器外壳造型 产品三维建模(03)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6 4 底板造型 产品三维建模(03)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6 5 盖体造型 产品三维建模(03)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6

6 水杯造型 产品三维建模(03) 7 管体造型 产品三维建模(03) 8 螺旋轴造型 产品三维建模(03) 9 瓶子造型产品三维(03) (吹塑件) 建模玩具飞机产品三维10 造型(注塑建模(03) 件) 等制图方法 3.具有利用回转、拉伸、拔模、阵列、实例几何体、求差等特征建模的能力 4.具有出具全剖视图和标注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不要遗漏零件制图标注所需的尺寸 1.掌握回转、扫掠、替换面、求和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掌握基本视图、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标注等制图方法 3.具有利用回转、扫掠、替换面、求和等等特征建模的能力 4.具有出具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和标注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不要遗漏零件制图标注所需的尺寸 1.掌握管道、拉伸、孔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掌握基本视图、全剖视图 3.具有利用管道、拉伸、孔等特征建模的能力 4.具有出具全剖视图和标注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不要遗漏零件制图标注所需的尺寸 1.掌握回转、螺旋线、扫掠(管道)、孔、阵列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掌握局部视图、局部放大图等制图方法 3.具有利用回转、螺旋线、扫掠(管道)、孔、阵列等特征建模的能力 4.具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不要遗漏零件制图标注所需的尺寸 1.具有使用编辑曲线命令的能力 2.具有使用N边曲面、沿引导线扫掠等曲面造型命令的能力 3.具有使用面倒圆、倒圆角、抽壳等特征操作命令的能力 4.具有独自出具工程制图的能力 5.具有自我审图和查图的能力和态度 1.掌握曲线、曲线网格、有界平面、缝合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具有利用曲线、曲线网格、有界平面、缝合等特征建模的能力 3.具有独自出具工程制图的能力 4.具有自我审图和查图的能力和态度 4.项目点评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6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6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6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6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8 11 外盖造型产品三维1.掌握突出块、弯边、法向除料、1.分析模型 6 (03) 拉伸、镜像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确认建模思(钣金件) 建模3

2.掌握钣金件基本制图方法 3.具有利用突出块、弯边、法向除料、拉伸、镜像等特征绘制钣金件的能力 4.具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不要遗漏零件制图标注所需的尺寸 1.掌握突出块、弯边、轮廓弯边、折弯、法向除料、凹坑、实体冲压、伸直、重新折弯、镜像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掌握钣金件基本制图方法 机箱外壳造产品三维12 3.具有利用突出块、弯边、轮廓弯型(钣金件) 建模(03) 边、折弯、法向除料、凹坑、实体冲压、伸直、重新折弯、镜像等特征绘制钣金件的能力 4.具有自我审图和查图的能力和态度 1.掌握拉伸、加强筋、拔模、孔、阵列、求和、求差等特征的操作方法 2.具有利用拉伸、加强筋、拔模、连杆造型(铸产品三维孔、阵列、求和、求差等特征建模13 件) 建模(03) 的能力 3.具有独立出具较复杂件的制图能力 4.具有自我审图和查图的能力和态度 1.掌握装配部件定位、约束工具和组件阵列的方法 冲压模架造产品三维2.具有建立装配部件的能力 14 型(冲压模) 建模(03) 3.具有使用装配约束工具的能力 4.具有应用组件阵列的能力 5.掌握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 大水口模架15 造型(注塑模) 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8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8 1.分析模型 2.确认建模思路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8 1.分析装配模1.掌握零件导入、导出的方法 型 产品三维2.具有图层管理和规划的能力 2.确认建模思建模(03) 3.具有绘制总装配图和BOM的能力 路 4.掌握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3.实操训练 4.项目点评 合 计 8 96 注:职业能力中括号()内的代号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或职业能力代号相对应。

八、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编写与使用

1.教材应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实际操作。

4

2.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要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材中的案例要具有可操作性。

4.建议根据课程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结合学习任务的项目设置编写教材。

(二)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利用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积极利用电子期刊、电子书籍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拓展成为可能。

九、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主要运用于讲解各学习任务的相关知识。

2.任务驱动法:主要在各学习任务中引入项目,明确学习内容。 3.示范教学法:主要运用于各项目建模环节的操作演示。 4.讨论法:主要运用于案例分析环节。 (二)教学条件

CAD/CAM实训室:电脑50台(安装三维建模软件(NX)) 十、教学评价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综合考虑课程特点,课程考核主要采取过程考核方式。具体考核项目如下:

考核类型 考勤 作业质量 学习态度 操作规范 课堂行为 权重 10% 50% 10% 10% 10% 5% 5% 考核内容 迟到、早退与旷课情况 作业认真、正确、按时完成 学习态度端正、积极 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 爱护设备、系统 课堂互动 课堂纪律 评价主体 教师/小组长 教师/学生 教师/小组长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