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

来源:小奈知识网


年级 教学媒体 八年级 课题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 多 媒 体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 2. 技能 3. 4. 巩固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会用不同作图工具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了解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和格式. 过程 1.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2. 了解我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 在探究角的平分线的作法及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获得解决态度 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运用. 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师生行为 思考并回答问题。 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角平分线的画法。 培养学生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用尺规作图法作已知角的角1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1.复习角平分线的定义; 2.提出问题:给定一个角,你能做出它的角平分线吗?方 法都有哪些? 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教材19页探究题,并探究一:角的平分线的画法 独立作∠AOB的平分多媒体展示:已知:∠AOB。 线,教师巡视指导。 求作:∠AOB的平分线。 A BO 思考: 1.用圆规和直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12.在角平分线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MN的长” 2 这个条件行吗 3.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巩固练习:教材第19页练习。 学生做练习。

二、探究新知

探究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实验: 1.让学生在已经画好的角平分线上任取一点P. 2.分别过P点向OA、OB边作垂线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 3.测量PD和PE的长,观察PD与PE的数量关系。 4.再换一个新的位置比较一下,并试着说明理由。 归纳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应用: 如图,已知ABC中, D为BC中点,且AD恰好平分∠BAC。求证:AB=AC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讨论PD与PE的数量系。 学生通过三角形全等,说明PD=PE。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题,写出证明过程。 平分线的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得到结论,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使学生明确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又一种方法。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提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总体上把握学知识。 三、课堂训练 1.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若∠1=∠2,求证OB=OC. 学生充分讨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小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应用。 2.如图,四边形ABCD中,已知BD平分∠ABC,∠A+∠C=180°,求证:AD=CD 四、小结归纳 1.用尺规作图法作出已知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又一种方法。

2

五、作业设计 1.教材习题11.3第2、4小题; 2.补充作业: ①如图,AB∥CD,∠BA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O,OE⊥AC于E,且OE=2,求AB、CD间的距离. ②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则△DEB的周长为_________㎝。 CDAEB ②思考题: 已知:如图,任意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 求证:BD∶DC=AB∶AC (提示:可参照例题[点拨],利用面积证明) 板 书 设 计 课题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例题分析 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 学 反 思

3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