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绝密★启用前

年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本试卷共8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惠州一中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

室号、座位号等写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 B. 随着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 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气体的压强一定变大 D.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为 He+He→Be+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

实用文档

B.热核反应中有质量亏损,会放出巨大能量 C.由于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所以质量也是守恒的 D.任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总是相等的

3. 关于各项体育运动的物理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超重状态 B.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的过程中对杠铃做了正功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4.物体甲的V-t图象和乙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m

4题图

2题图

5.图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右移时,两电表读数变化是 A.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小 B.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大 C.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小 D.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大

5题图

6. 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m/s2) A.仅甲图 B.仅乙图 C.仅丙图 D.甲、乙、丙图

实用文档

6题图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夏天,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放在阳光下受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现象对车胎内气体描述正确的有(暴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

A.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

B.在爆裂前的过程中,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减小 C.在爆裂前的过程中,车胎内气体吸热,内能增加 D.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车胎内气体内能减少

8. 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加速度不变 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不变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改变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一定变化

9.北斗卫星系统由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低轨道卫星两种卫星组这两种卫星在轨正常运行时 A.同步卫星运行的周期较大 B.低轨卫星运行的角速度较大 C.同步卫星运行可能飞越广东上空 D.所有卫星运行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10.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点,A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心,B为连线上距A为d的一点,连线中垂线上距A也为d的一点,关于三点的场强大小、电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EB>EA>EC B.EA>EB>EC C.φA=φC>φB D.φB=φC>φA

11.如图为一交变电流的电流图象,由图可知

10题图

9题图 7题图

成,

三C为势

实用文档

A.用电流表测该电流其示数为10 A B.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C.该交变电流通过10Ω电阻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000 W D.该交变电流即时值表达式为i=10sin314t A

12.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现在用如图所示的电测遏止电压,则

A.改用红光照射,遏止电压会增大 B.改用紫光照射,遏止电压会增大 C.延长绿光照射时间,遏止电压会增大 D.增加绿光照射强度,遏止电压不变

12题图 11题图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一)(6分)(1)在利用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关重锤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用质量较大的重锤,使重锤和纸带所受的重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阻力 B.应选用质量较小的重锤,使重锤的惯性小一些,下落时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 C.不需要称量重锤的质量 D.必须称量重锤的质量.

(2).在该实验中,选定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下图所示,“O”为起始点,以后纸带上所打的各点依次记为1、2、3……。测得的S1、S2、S3……是重锤从开始运动到各时刻的位移,当打点计时器打点“4”时,重锤动能的表达式为 ;从“O”点到“4”点的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为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锤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二)(8分)为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 Ω的保护电阻,滑片P与电

实用文档

阻丝接触始终良好.

甲 乙

(1) 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 mm.

(2) 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的位置,记录aP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等相关数据,如下表:

x(m)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U(V) 1.50 1.72 1.89 2.00 2.10 2.18 I(A) 0.49 0.43 0.38 0.33 0.31 0.28 (Ω) 3.06 4.00 4.97 6.06 6.77 7.79 ①根据表中数据作出UI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该图象,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实用文档

丙 丁

② 据表中数据作出关系如图丁所示,利用该图,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本空1分).图丁中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 (本空1分)

14. (8分)如图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甲车运动6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m/s,求 (1)两辆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图14

2

2

15.(9分)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 d.当两板间加电压 U 时,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 q的带电粒子,以水平速度 v0 从A点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从B点射出电场,A、B间的水平距离为 L ,不计重力影响.求: (1)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 (2)带电粒子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3)A、B间的电势差.

A d v0 B 实用文档

16. (9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E、F之间电压为U,两足够长的平行边界MN、PQ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由E板中央处静止释放,经F板上的小孔射出后,垂直进入磁场,且进入磁场时与边界MN成60°角,磁场MN和PQ边界距离为d.求: (1)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

(2)若粒子垂直边界PQ离开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B;

(3)若粒子最终从磁场边界MN离开磁场,求磁感应强度的范围.

17. (12分)光滑的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与水平轨道CE连接.水平轨道的CD段光滑、DE段粗糙.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C处的竖直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2m的物块b刚好在D点接触(不连接),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将质量为m的物块a从顶端F点静止释放后,沿圆弧轨道下滑.物块a与物块b第一次碰撞后一起向左压缩弹簧.

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物块a、b与DE段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和μ2=0.4,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物块a第一次经过E点时的速度; (2)物块a、b在D点碰撞时的共同速度; (3)试讨论取何值时,a、b能且只能发生一次碰撞.

E U F 60° 图15

M d P N 图16 B Q

图17

实用文档

广东省xx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物 理

一、二、选择题:(12×4分=48分)双选题漏选得2分 题号 答案

三、非选择题:(共52分)

13 (14分).(一)(6分) (1)AC (2)(3)mgs4(以上每空2分) (二)(8分)(1) 0.400(0.398--0.402) (2分)

(2) ① 3.00(2.98-3.02),1.0(1、1.00也对) (每空2分) ② 1.2×10(或1.3×10) 电流表的内阻(为2.0 Ω) (每空1分)

114.(8分)解:(1)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x0=a1t2 0=45 m(1分)此时甲车尚未追上乙车,

2112

设此后经过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a1(t+t0)=a2t2+85 m(1分)

22将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得:t2-12t+32=0

解得:t1=4 s,t2=8 s (1分)

-6

-6

1 2 3 C 4 A 5 D 6 B 7 CD 8 AD 9 AB 10 AC 11 AC 12 BD A B 实用文档

t1、t2都有意义,t1=4 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 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1分) 12

(2)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1=a1(t1+t0)=125 m (2分)

212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2=a1(t2+t0)=245 m. (2分) 2 15.(9分)(1)带电粒子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从A点到B点经历时间t=(2分) (2)带电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板间场强大小E= (1分) 加速度大小a== (1分) 经过B点时粒子沿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vy=at=• (1分) 带电粒子在B点速度的大小v= (1分) (3)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据动能定理qUAB=(2分) A、B间的电势差UAB== (1分)

16. (9分)解:(1)设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有: ① (2分) 解得: ② (1分)

(2)粒子离开电场后,垂直进入磁场,根据几何关系得r=2d ③ (1分) 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④ (1分) 联立 ①③④解得: (1分)

(3)最终粒子从边界MN离开磁场,需满足条件:刚好轨迹于PQ相切 ⑤(1分) 联立④⑤解得: ⑥(1分) 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为 (1分) 磁感应强度的范围是

17. (12分)解析:(1)物块a由F到E的过程中,由守恒定律有:

机械能

mgr=……………………………………………………………………………(1分) 解得第一次经过E点的速度为:v1=……………………………………………(1分) (2)物块a从E滑至D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分) 解得物块a在D点时的速度

物块a、b在D点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1分) 解得两物块在D点向左运动的速度 ………………………(1分)

(3) a、b一起压缩弹簧后又共同返回D点时速度大小为,由于物块b的加速度大于物块a实用文档

的加速度,所以经过D后,a、b两物块会分离,同时也与弹簧分离。 讨论a与b可撞第一次不撞第二次:

① 若a刚刚能抵达D点,则其速度0,有=0即 l = 5r

易知要使a、b能够发生碰撞则应有>0, 即有l < 5r ………………………(2分) ②若a滑上圆弧轨道折回,最终可停在水平轨道上P点,要a与b不相碰,b在水平轨道上匀

减速滑至P点前停止(设刚好停于P点),设,则,根据动能定理,

对a物块 -0 ………………………………(1分) 对b物块 -0……………………………(1分) 由以上两式解得 ,将其和 回代上方程

解得 ……………………………………………………………(1分) 要使a、b只发生一次碰撞,则…………………………………(1分) 综上所述,当时,a、b两物块能且只能发生一次碰撞 ………(1分)

实用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