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e n X U e Y a n J u l ☆文学研究☆I 论写作思维的品质 严密性 陈 波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严密性是写作思维的一个重要品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严密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第一,主题提炼过程的严密 性,第二,精心选材过程的严密性,第三,结构安排过程的严密性,第四,语言运用过程的严密性。 关键词:写作思维;品质;严密性、 中图分类号: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2589(2009)27—0241--02 在写作中,无论文章的思想内容多么丰富,内在关系 主题的产生离不开作者艰苦、严密的思维过程。 多么复杂,都必须把它有序化、条理化,做到行文清晰,逻 主题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量 辑严密,前后统一,一丝不乱。文章只有严密、清楚,才会具 具体、生动的材料。但是,生活和材料并不直接产生主题, 有可信性和说服力,才会为读者认可和接受。相反,思维混 它们只有反映到作者的头脑中,经过作者思维的加工和制 乱,颠三倒四,甚至前后不通,自相矛盾,漏洞百出,这样的 作,才会最终形成主题。在这个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作者必 文章只会被读者当作垃圾,视作笑柄。文章是思维的现实, 须集中精力,开动思维,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对材料作全 严密的文章根源于严密的思维,在写作中,作者必须拥有 面、仔细的分析、研究,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 严密的写作思维。 里、由此及彼”的原则进行甄别、筛选、加工和改造,从而归 写作思维的严密性是指,作者遵循事物发展和人的认 纳出材料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内在的本质,最终完成从感性 识的客观规律,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对文章所要表达的 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的 内容和行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周到的思考和安 飞跃,形成正确、深刻的主题。而且,主题产生之后,并不是 排,从而使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严谨、周密,没有疏漏。 马上就可以写到文章中去了,还需要经历作者的多次反 各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严密的思维。实用类文体, 思、观照,反复揣摩、提炼。元代文论家陈绎曾的《文说》里 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主要是陈述事实和理性分 引用他人的话写道:“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 析,思维的严密性表现得较为外化、鲜明,成为文章的一个 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 显著的要求。记叙类文章主要以富于情感的感性、直观的 意也,方可用之。”三番立意,三个层面,一次比一次深,一 形象来反映生活,其思维的严密性表现得相对隐性些,它 次比一次新,这就是主题反复酝酿、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 渗透在作者的写人、状物、摹景、抒情之中,同样是全文的 经历了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主题才能达到比较完美的境 一根内在支柱。写作思维严密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地,最终确定下来。可见,在写作中,要做到主题严密,没有 一、主题提炼的过程表现出思维的严密性 疏漏,确保读者信服、接受,是不容易的,作者必须精心运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 思,深掘细琢,经过艰苦的思维劳动,才能做到。 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凝聚点。主题正确,严密,无懈可击, 二、精心选材的过程表现出思维的严密性 整篇文章才站得住脚。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严密的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收集、占有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陈波(1 976-一).女,湖南湘潭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写作和民间文学研究。 i i } i 24J Theory Research 学———_理———啊论 收集材料讲究的是广博,无论正面的,反面的,直接的,间 的作用和地位,由此来安排各部分在文章中的相应位置和 篇幅详略。作者在完成上述环节的基础上,进而考虑如何 开头和结尾,如何安排过渡和照应等问题,最后形成文章 明确的整体结构。 在安排结构的过程中,作者的思维不严密,某一个环 接的,历史的,现实的,完整的,零碎的,都要收集。因为,收 集的材料越是丰富,下笔的空间就越大,写起来就越顺手。 但是,正式行文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写进文章,而 需要一个沙里淘金、严格筛选的过程,要从平时所采集、积 累的大量材料中选取那些最精当的材料运用到文章中来。 茅盾先生在《有意为之》里谈到选材时说:“选用的时候,可 就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 节出现疏漏,就会导致整体结构不恰当、不严密。由此,严 密的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基础,合理、精巧的结构是作者严 密思维的体现。 要翻过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拧一把,薄而成片的,还 得对了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 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他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 严格选材的道理。而要做到选材“严”、“精”,就离不开作者 严密的思维,需要作者对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把各 个材料做一番反复、细致的比较和权衡,精益求精,百里挑 一,把表现效果最佳的材料发掘出来。 例如魏巍先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开始写了18 个故事,个个感人肺腑,后来作者反复斟酌、大刀阔斧地删 掉了1 3个故事,发表前又仔细权衡,再次去掉两个故事, 最后留下“松鼓峰战斗”、“马玉祥冒火救朝鲜小孩”和“我 在防空洞里和志愿兵战士谈话”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分 别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精神世界的三个层面:英勇顽强的战 斗精神,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 个故事逐层推进,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展现得淋漓尽 致、震撼人心。事实证明,作者的选材是成功的,使文章达 到了理想的效果,而这一成功不得不归结于作者选材时的 严密的思维。 三、结构安排的过程表现出思维的严密性 文章有了主题和材料,接着就是考虑如何围绕主题把 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有头有序、有条有理的整篇文章,这个 组织材料的过程就是结构安排的过程。结构安排同样要经 历作者严密的思维过程。 在开始构思文章的时候,作者的头脑 钉r所要表现 的主题,也有了所要运用的材料,ff}这『Il『文搴的内容还如 同一团云雾,是一个交织缠绕、混杂 l¨1 体这时,作 者首先要将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分化.也就是将整体 内容分解为几个部分。分解的前提址,作 必须找到一个 恰当的分解依据,这个依据就足各个材料之 的共同的内 在关联,一般来说,包括rotf.-IN序、 lhl Jfl ̄.序、情感发展顺 ; 序和逻辑顺序等,然后严格按照这个依据将原本浑沌的整 体分解为比较清晰的部分。在分解当中,作者还要综合运 ; 用到多种思维方法,比如分析、归纳、比较、分类等等。将整 242 体内容分解为几个部分之后,接着,作者要研究、确定各个 部分和整体、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部分各自 四、语言运用的过程表现出思维的严密性 文章是以书面语言形态呈现出来的,语言是文章极其 关键的一个要素。成功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都会在语言上 花费较多的心血,对字、词、句仔细斟酌,反复锤炼,不厌其 改。陶渊明的“诗可数年不写,不可一字不真”,卢延让的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 泪流”,袁枚的“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等名言 都反映出作者写作的艰辛和每字必敲的严肃态度。在语言 运用中,作者思维的严密性也充分地体现出来。事实上,语 言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作者运用语言时思维严密。我 们以具体例子来看看作家们是如何通过严密的思维来把 握语言。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 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 ——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这句话中“高贵”、“纯洁”、“ 韧” 个彤 i,JfJ'1. Jl, ̄(J 是不可调换的,因为它们和晌边的“牡计化”、“竹化”、“镝 花”形成一一对应的火系,{lIj.爪…作 心维的 惭fl-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 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 多了,、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这里“肤浅”t 深刎”、“贫乏” Ii : 刈J互义iIJ_I川 得十分准确;同时,“肤浅”、“贫乏”之lji『川“f¨『等”修“li,“深 刻”、“丰富”之后用“多”作补 f ,这样n,J 患就 柑确 了,而且更好地反映出实际 fIIj况;此外.火驳洲 ‘ ”、 “则”也使句子的意思表现得严晰 迎畅总之,心fli!rrJ.状 态决定着语言的状态,思维的 撕决定符订 的精 参考文献: [1]段建军。李伟.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朱行能.写作思维学[H].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H].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陈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