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游褒禅山记》练习

一.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上拼音。

褒禅山( ) 庐冢 ( ) 有碑仆道( ) 盖音谬也( ) 窈然( ) 好游者 ( ) 则或咎其欲出者( ) 瑰怪 ( )

无物以相之 ( ) 于人为可讥( )

梵语( ) 昏惑( ) 罕至( ) 胜道( ) 何可胜道也哉 王回深父

一、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4.有碑仆道 ( )

5.盖音谬也 ( ) 6.有穴窈然( )

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8.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9.火尚足以明也 ( ) 10.则或咎其欲出者( )

{

11.不得极夫游之乐( ) 12.往往有得( )

13.夫夷以近 ( ) 14.无物以相之( )

15.而在已为有悔( ) 华山( 懈怠( )

) )

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17.何可胜道也哉( ) 18.安国平父( )

19.有泉侧出 ( )

2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21.不出,火且尽 ( ) 22.入之甚寒,问其深( )

23.往往有得 ( ) 24.而其见愈奇( ) 三、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的古今义。

1.于是余有叹焉( ) 2.非常之观( ) 3.至于幽暗昏惑( ) 4.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 )

\\

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一些句子的句式特点。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于是余有叹焉。

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9.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背写。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 。

2.而世之奇伟、瑰怪、 ,常在于险远, ,故 。

3.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4.然力足以至焉,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5. , ,何可胜道也哉!

此 。 六、文学常识填空。

王安石, 字 ,号 , (朝代) (地名)人,著名 家,思想家, 家, 改革家。 其散文雄健峭拔,和 、 、 、 、 、 、曾巩被推为“唐宋八大家”。其作品今存 。 七、选择题

1.选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B.盖其又深。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5.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⑦行礼之往来,共其乏困 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⑩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 ①②⑦⑨/③④⑧⑤/ ⑥/⑩ B. ①②⑨/③/⑤⑧/⑩ C. ①②⑨/③/⑤⑥⑧/⑩ D. ①②⑨⑩/③⑤/⑧ 6.标识停顿有误的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7.翻译例句正确的一项是( )

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缘故。 B.所以要求这些有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 C.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缘故。 D.所以要求治学的这些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 八.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拿着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C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D而在己为有悔 己:自己

10.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11.下列句中加点“以”字,都属于连词,并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⑤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⑥/②/③⑤ C ①④/②/⑥/③ D ①③/②/④/⑤

12. 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B“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

C“有志矣”,而且“力足以至”,却“不能至”,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会感到“有悔”的。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13.“此余之所得”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二)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不出,火且尽 .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4.翻译下列句子:

(1)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5.这一段写游山洞的情况,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在记叙中作者进行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