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449
February2019(B)
清华简《楚居》季连形象研究综述
李
麒
刘文静
孙丽蓉
230000)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合肥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清华简《楚居》主要叙述了楚国的起源传说和历世
都居的处所。涉及楚人始祖季连的生活故事,与传世文献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清华简《楚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季连这一人物形象。学界对季连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话历史化和“求女”原型两个方面。关键词《楚居》季连人物形象
神话历史化“求女”原
型
ASummaryoftheResearchontheImageofJiLianin\"ChuJu\"CollectedbyTsinghuaUniversity//LiQi.LiuWenjing,SunLirong
Abstract\"ChuJu\"collectedbyTsinghuaUniversitymainlyde-scribesthelegendsoftheoriginofChuandtheplaceswheretheylivedforgenerations.Differentfromthehandeddownliterature,itnarratesthelifestoriesofJiLian,thefirstancestorofChupeople.Therefore,thestudyof\"ChuJu\"collectedbyTsinghuaUniversityhelpsustofurtherexplorethecharacterofJiLian.TheacademicresearchonJiLian'simagemainlyfocusesonthehistorizationofmythsandtheprototypeof\"winningtheloveofagirl\".
KeywordsJiLianin\"ChuJu\";image;historizationofmyths;prototypeof\"winningtheloveofagirl\"
季连是上古时代楚人的始祖,在传世文献《大戴礼记·帝系》《世本》和《史记·楚世家》中均有记载。季连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的弟弟吴回生陆终,陆终的第六子便是季连,他是楚人的杰出领袖。
2008年,一批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大学,陆续得到整理发布。《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壹)》第一辑共收录包括《尹至》《尹浩》《程寤》等在内的九篇竹简。最后一篇《楚居》竹简凡十六支,有四支下部分别残去三四字,其他简文皆完整,
指导老师:唐宸。
DOI:10.16871/j.cnki.kjwhb.2019.02.067
完简上书写三十七至四十八字不等,具有典型的楚国文字风格。《楚居》记载了楚国的起源传说和历世都居的处所,其中提及季连这一人物形象,为我们深入探究提供了参考。目前,学界对清华简《楚居》中季连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神话历史化”研究角度
神话历史化是指我国古代很多神话传说被当作历史事实而记录下来,神灵被理解为人类祖先编入历史谱系中。因此,神话中出现的很多人物的年代都往后推移,丧失了神话的本来面目。李守奎认为,《楚居》中季连的事迹文献中有雷同的记载,但时代普遍下移。首先,他指出传世文献《大戴礼记·帝系》和《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均提到“老童居騩山”,而《楚居》中则记载的是“季连初降于騩山”,老童和季连在楚人那里都是半人半神的先祖,祖居騩山的传说就可以在二者之间平移。第二,《大戴礼记·帝系》《史记》和《楚世家》中都有坼胁生子的传说。按照古书中的说法,坼胁生下来的是季连,时代大致在尧舜时代,《楚居》中则记载季连后裔穴熊之配偶妣列坼胁生诸子,因合并胁部裂口以楚,成为楚人得名的由来,这里的时代却晚到商末。通过以上两点分析,不难发现《楚居》有把神话传说历史化的倾向。①江林昌认为,《帝系》《世本》和《楚世家》中记载陆终娶鬼方女氏而“胁生”
季连,而《楚居》则提到穴熊娶妣列而“胁生”丽季,是楚族称自己为“楚人”、称楚君为“荆王”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胁生”是楚人民族神话的重要一环。②于文哲认为,《楚居》中的这些虚构的神话传说集中表现在其中有关“山”与山中之“神”的记载方面。“山”与“山神”的记述给庄重严肃的历史纪实加入了优美浪漫的神话叙事,使神话和历史交织在一起,《楚居》成为神的谱系与人的谱系的结合,同时具备了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③
谢维扬认为,在传世文献中,季连活动的年代大抵是比
149
“文艺传媒
较早的,可以追溯到传说时期。《楚居》中则将季连活动的年代向后推了差不多七百年,由传说时期跨越式地跃入商后期。但季连的年代还会对其他历史人物的年代产生影响。如在《史记·楚世家》中陆终六子之一,与昆吾、惠连、彭祖、莱言、安五人是同辈。那么他们的年代是否要下移,这也是值得商榷的。他认为《楚居》中季连迎娶“盘庚之子”这一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斟酌。他还指出季连“从及之盘”,整理者和其他许多学者读“盘”为“泮”,为普通名词,可以讲通。但是,将“盘”读成地名也是一种可以探讨的读法。而这样理解的话,“盘庚”就很可能是指在“盘”地并以之为氏的一个贵族。而如果简文中“盘”地是“盘庚”的氏的来源,那么所说的“盘庚”就不太可能指商王。或者历史上也可能存在一个不是商王的盘庚。换言之,谢维扬认为《楚居》是神话历史化的案例,并不能作为可靠的信史文献看待。④谢维扬认为不可将季连的年代随意向后推移,否则会带来很多问题。
然而,李学勤认为,《楚居》中提到的季连妻子妣隹是商王盘庚的孙辈,同祖庚、祖甲同辈。他们的儿子[纟呈]伯、远仲则与廪辛、康丁同世,那么穴熊即鬻熊和武乙同辈,可以活到文丁、帝乙之时,他事于周文王,这恰好和《史记·楚世家》所记载“鬻熊子事文王”年代相符。这样看来,季连所活动的年代则在商后期,《楚居》所载季连的事迹即可当作信史看待。⑤可见李学勤先生把季连完全视为历史人物。
2“求女”原型研究角度
求女原型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诗经》《离骚》中就开始出现,一直绵延到秦汉魏晋到唐宋时期,影响到我国古代的诗歌、辞赋和小说等多种文学样式。如《诗经》中的《蒹葭》汉广》,《楚辞》中的《离骚》《九歌》等篇目中都能找到求女原型。求女所含性恋关系及性恋情结和楚国巫风仪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华简《楚居》中存在着求女原型,“求女”也是分析季连人物形象的一个切入点。
韩高年认为清华简《楚居》中有两次“求女”原型。“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胄四方。季连闻其有口甹,从,及之盘,爰生[纟呈]伯、远仲。”这位叫“隹”的女子,具有优良的品质,美丽娴静,四方闻名。季连一见,当然很是爱慕,但她有婚约,而季连一直追赶到盘这个地方,终于追上了妣隹,抢婚成功。《楚居》另一处写道:爰得妣列,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穴酓(鬻熊)”得其妻“妣列”也是“求女”的体现。作者又把它与《诗经》的《蒹葭》《汉广》,《楚辞》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对照分析:《诗经》中的“求女”与《楚居》中的“求女”有相
150
似之处,因此楚族虽然自称蛮夷,但实际上从来也没有离开过华夏文化的现实空间和历史语境;《离骚》中的“求女”情节与《楚居》也存在着明显关联。《楚居》中所载季连和穴熊具有抢婚性质的两次“求女”成为楚人深刻的、代代相传的民族历史记忆,保留在历史传说之中。⑥这两次“求女”,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再现和创新,也体现了楚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对《楚居》中季连形象的性质,学界看法不一:有些学者把它视为神话历史化的案例,但有些学者则更倾向于将其当作信史看待。我们认为,将季连看作神话历史化的案例较为恰当。
《楚居》中有两处典型的“求女”情节,它对研究“求女”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仍然有细化和深入的空间。
就“季连”这一人物来看,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都是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来侧面反映的,还没有单独的论文对这一人物进行具体分析。季连这一人物形象还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注释
①李守奎.论《楚居》中季连与鬻熊事迹的传说特征[J].清华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4).
②江林昌,孙进.《楚居》“胁生”、“宾天”的神话学与考古学研究
[J].文史知识,2013(3).
③于文哲.清华简《楚居》中的山与神[J].中国文化研究,2013(3).④谢维扬.《楚居》中季连年代问题小议[J].社会科学,2013(4).⑤李学勤.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J].中国史研究,2011
(1).
⑥韩高年.《诗》《骚》“求女”意象探源———从清华简《楚居》说开来
[J].学术论坛,2017,40(1).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M].上海:中西书局,2010.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4]梅琼林.《离骚》:原型追索———兼论求女之本真意涵[J].学术
月刊,1998(5).
[5]赵平安.清华简《楚居》妣隹、妣列考[J].中国文化研究,2012
(1).
编辑李前锋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