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B卷)

来源:小奈知识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芜湖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

物理试卷B(物理l)

题号 得分

考生注意:本卷取g=10m/s

得 分 评卷人 题号 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缺陷而造成的误差 C.系统误差是没有将物体组看成系统而造成的误差

D.绝对误差是因为没有将运动看成是绝对的、静止看成相对的而造成的误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B.速度的变化量就是加速度 C.加速度的方向总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方向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3.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l秒内和第2秒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l秒内和第2秒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3秒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2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4.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以下正确的是(

)

A.球对水平面的正压力等于球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球对水平面的正压力等于球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面对球的支持力等于球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水平面对球的支持力等于球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2

一 二 三 o

四 总分 sin37=0.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选择题答题表内

选择题答题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5.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F1=5N,F2=4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A.9N C.2N

B.5N D.l0N

)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一本书在桌面上静止,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物体减速下降时处于超重状态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则力的分解是唯一的 D.当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

D.在匀速上升的气球中落下一个石块,在石块刚离开气球的瞬间,石块立即向下

做自由落体运动

9.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导出单位,若用基本单位表示“牛顿”,正确的是(

)

B.kg·m/s D.kg·m·s

A.kg·m/s2 C.kg·m·s2

)

A.此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是m(9-a) B.此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是m(g+a) C.此人受到的重力大小是m(g-a) D.此人受到的重力大小是m(g+a)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0.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竖直上升的电梯中,有一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一物体在80m高处自由下落,则下落的时间为 s,落地时物体的速度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大小是 m/s

12.质量为2kg的物体从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则经过5s的

时间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m。

13.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地面上滑行,则物体受到的地面的支

N。

14.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10m的位移速度大小为

N。 得 分 评卷人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持力大小为 N,地面给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l0m/s,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15.小明和小红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共点力的合力”时,讨论出一个探究方案并加以实

施以下为情景再现:

①小明用图钉将白纸钉在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小红 用笔在白纸上标上标记O点。

②小明用图钉将橡皮绳一端固定在木板上O点,在橡皮绳的末端系住两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斜上方拉,把橡皮绳的另一端拉至某一点,并记下该点为A点。

③小红用笔在两弹簧秤的钩子末端做下记号B和C,用尺画直线分别连接AB和AC并标上箭头,同时记录下两弹簧秤的示数,即为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和大小。

④小明再次只用一个弹簧秤钩住绳套,将橡皮绳的结点拉到步骤3中同样的A点位置,小红再次记下钩子末端位置D,连接线段AD标上箭头,同时记下弹簧秤示数。 ⑤取下白纸,小红连接线段BD和CD,即认为FAD为FAB和FAC的合力。(如图2)请你指出以上探究方案的错误之处(不少于三处):

(1) ; (2) ; (3) 。 16.贝贝和晶晶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以下方案:两人都在水平桌面

上放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在将相同质量的滑块放在木板上后,贝贝在滑块上用绳子连接重物A;晶晶则直接在滑块上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A的重力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和拉力F大小相同,如图3所示。不计物体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也不计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若m1运动的加速度为a1,m2运动的加速度为a2,那么:

(1)a1和a2的大小关系是 ;

(2)在上面的探究过程中,若物体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贝贝的方案中如何才能将实验误差减小,请你至少说出两条:

① , ② 。

(3)若贝贝通过改变拉绳的重物A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描

出如图4所示的F—a图象,则该图象表明贝贝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得 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8分,第l9小题8分,第20小题l0分,共32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计算公式、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17.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已知一个力80N,指向正北,另一个力大小为60N,指向正

东,求该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18.如图5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的挡板,挡板和斜面之间有一个重

为20N的光滑圆球处于静止状态。求:球对斜面和挡板的弹力大小。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0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19.用细绳拉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拉力为140N时,物体向上的加速

度是 4m/s,不考虑空气阻力等的影响,求: (1)物体的质量多大?

(2)物体从静止开始前2s的位移及2s末的速度各是多大?

20. 2008年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于l2月12日隆重开幕。这是中国科协决

定由我市永久性举办该会展后的首次科博会。开幕当天,全国中等城市规模最大的科技馆——芜湖科技馆开门迎客。在科技馆中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又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停止运动。工作人员用先进的仪器测量数据并用电脑描绘出物体全过程的v~t图象如图6所示,很快计算出了地面的动摩擦因数。请你利用学过的

知识求解: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拉力F为多大?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o

2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芜湖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

物理l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1、4(2分),40(2分); 12、62.5(2分); 13、20(2分),2(2分)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5.(1)拉弹簧秤时用力方向应该与木板平面平行;(2)力的大小应该用力的图示表

示;(3)求合力时应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4)一个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与两个弹簧秤的拉力的合力方向不同等等(每空2分,共6分)。 16、

(1)a1绳的重物的质量;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等(每空2分)。(3)没有平衡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每空2分,共6分)。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1 A 2 D 3 B 4 C 5 B 6 D 7 C 8 D 9 C 10 B 14、5(2分),2.5(2分)。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四、计算题(第t7小题6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l0分,共32分)

17、合力大小F

F1F22100N (3分)

合力方向指向东偏北方向53角 (1分)

0

0o

2合力方向tan a=F2/Fl =80/60=4/3 (2分)

a=53o

18、球对斜面的弹力FN1=G/cos30=20/cos30=403/3(N) (4分)

球对挡板的弹力FN2=Gtan30=20×tan30=203/3(N) (4分)

0

0

19、(1)F合 =ma F-mg=ma 即:140-m×10=m×4 (2分)

m=10(kg) (1分)

(2)S=at/2=4×2/2=8 (m) (3分)

V=at=4×2=8 (m/s) (2分)

Fcos37-u N=ma1 (2分) N=mg-Fsin37 (1分)

2

o

o

2

2

2

20、加速过程:

由图像知:a1=1m/s 由图像知:a2=-0.5m/s

2

(1分)

(2分) (2分) (2分)

减速过程: -u mg=ma2

u=0.050 F=7.23N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gaokao.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