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

来源:小奈知识网
论 道 LUN DAO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

刘俊新 刘业欣

摘要: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多,上市公司在具体经营业务实践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围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企业内部控制

所谓财务舞弊,是财务管理工作实践主体,为切实获取到某些类型的非正当性经济利益,借由采取某些具备欺骗性特征的实践手段,故意谎报或者是瞒报企业组织中具备重要性和实质性属性特征的财务事实信息的违法性和违纪性行为。财务舞弊行为的实质,是一个人或者是多个人通过主观故意性和秘密性手段,窃取其他人或者是其他组织的有价值之物,从而使得自身能够获取到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收益结果。最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现实市场发展环境之中的上市公司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展,我国上市公司在实际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多的变化趋势,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切实做好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是有效解决和避免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事件的重要实践手段,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表现现状和具体危害1、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表现现状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稳定深入发展,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类企业组织的整体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多,我国现有上市公司在实际开展财务信息核算和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正呈现出表现显著的逐渐增加变化趋势。遵照现阶段我国财政部和证监会等政府职能部门,收集获取到的上市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资料,仅2016年全年内,我国证监会机构因财务报告数据信息舞弊行为而给予行政性处罚的上市公司就已经达到三十余家。

在针对现有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引致原因和表现形式展开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事件的主要表现大致可以被划分为如下几个具体类型:

第一,虚增或者是虚报上市公司在开展基础性生产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获取的经济利润。

第二,隐瞒不报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事项。

第三,隐瞒上市公司与部分经营业务关联方之间经济业务往来活动行为情况。

第四,针对上市公司目前掌握和控制的各类资产性经济要素实施虚假性计量和呈报。

而从整体性分析视角阐释,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一切形式的财务舞弊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与上市公司在实际开展的生产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对经济利益获取水平的把握和追求具备密切相关性。

2、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体的具体危害

上市公司在基础性经营业务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量出现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性建设发展水平,还对我国现有上市公司综合性经营业务活动的具体开展状态,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第一,上市公司在具体化的经营业务活动实践过程中发62

现代国企研究 2017. 4(下)

生的财务舞弊行为,通常会严重打击我国现有上市公司的综合性商业信用水平,诱导一定数量比例的独立投资者,逐步丧失对上市公司或者是实体经济发展事业的信心建构水平。

第二,上市公司在发生财务舞弊事件过程中所制造和输出的各类错误财务信息,通常会严重干扰各类型经济行为决策者的决策结果科学性,间接引致各类型市场实践活动主体,以及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决策工作机构,制定形成具备错误性或是是失当性特征的决策结论,给我国现有的一切形式社会经济资源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以及现行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良好有序发展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在导致我国现有的社会性经济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效率水平显著降低的实践背景下,通常也会给我国现代国民经济事业发展力度造成程度显著的不良干预。

与此同时,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在具体发生财务舞弊事件过程中,通常也会引致和消耗较大表现幅度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并具体表现为如下所述的多个具体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我国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事业领域基础性法律法规条文,以及规范性企业会计工作制度的实践严肃性,扰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展背景下规范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给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制度建设事业开展过程中法制化和法治化控制目标的稳定顺利实现,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

第二,我国上市公司在具体发生财务舞弊事件过程中,往往会借由隐匿经营业务收益,虚假增加列示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成本支出项目的业务实施形式,实现偷逃国家政府应缴税款项目的业务实践控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国家税收资金要素发生流失现象,给我国政府实际获取的财政规模造成表现显著的不良影响。

第三,上市公司在具体发生财务舞弊行为过程中,通常会导致一定数量的觉悟不高和观念固化的上市公司相关业务实践人员,发生表现程度显著的贪污腐化和徇私舞弊行为,进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整体性经营收益获取状态,以及社会声誉建构和发展演化水平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二、内部控制在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基于组织机构设置状态和工作职责分工结构角度,加强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力度。在我国现有上市公司的基础性经营业务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开展一切形式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都是要切实防止和避免上市公司内部的全体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一切岗位的相关人员发生舞弊行为或者业务欺诈行为,而为了切实实现这一业务控制目标,应当预先针对上市公司在开展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以及在职员工群体的工作职责权限分工工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水平,展开适当程度的检验干预和控制。

论 道 LUN DAO比如要针对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岗位结构的划定和分工处理,确保通过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职责权限层面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牵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有效避免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第二,切实建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相结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实践机制。要逐步督导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切实提升针对上市公司日常化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实际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力度,要基于基础性观念认识层次,切实转变我国上市公司日常性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实际管理者对经营性经济收益获取问题的观念认知层次,督导其充分认识开展科学真实的上市公司财务和核算监督工作,避免发生财务舞弊行为,对于保障和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综合性经营业务收益获取水平,改善企业的综合性社会品牌影响力所发挥的深刻作用。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制定实施系统化的规范惩戒手段,针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以及财务信息核算管理工作人员实际发生的财务舞弊行为展开针对性的规范惩戒,在有效解决和减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发生数量的基础上,为我国上市公司基础性经营业务实践活动的平稳有序开展,建构和提供支持助力条件。

三、结束语

针对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本文

具体选取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在智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文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1-14.

[2]梅丹,王瑞雪.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2:113-119.

[3]徐长明,刘宣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原因的探讨——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层出不穷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23:205+91.

[4]陈亚平,赵刚.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内部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123-124.

[5]冯春阳.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以皖江物流为例[J].商业会计,2016,12:77-78.

[6]张月武,贾丹.从内部控制活动角度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分析[J].河北企业,2016,09:16-17.

[7]张萌.从内部控制环境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以紫鑫药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2,20:90-91.

[8]王颖驰,孟雨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40-41.

(作者单位:刘俊新,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刘业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上接第61页)

“细节决定成败”,要注重每一个经营环节。

企业市场营销是当代经济市场的重要企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而公共关系下的市场营销模式存在许多技术性和科技性的管理理念,所以企业者必须加强对营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意识培养,保证有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有效施行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好市场企业营销管理监督的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按计划实施和建设。管理工作者要看到市场营销的现存问题,比如对于许多兴起的营销企业来说,功能太单一,大部分营销模式都采用传统和单调的分配模式,管理体制不到位,效率自然达不到要求。企业营销者和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管理处的设施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高效确保企业市场营销的质量和效率,加大运行进度。经营者要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其进行管理方面的知识讲解,对每一种货物都要做好介绍,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能运用“公共关系”的管理理念,有效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心和耐心,才能保障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顺畅和高效率的进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营销企业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要实现

公共关系企业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全新的经营模式转变,就必须要有素养、有技术的人才,完善公共关系的经营方案,不断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不断引进高新技术,才能针对企业的销售特点,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经营的全新模式,促进市场营销的运行效率,保证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应合.公共关系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16,(14):56-57.

[2]刘宗波.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公共关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3):89-90.

[3]宋小默.论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15,(9):106.

(作者单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杨阳(1984~),女,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2017. 4(下) 现代国企研究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