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雷分类措施对照表

来源:小奈知识网
建筑物防雷分类一览表(1) 分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应设独立避雷针、避雷线(网) 当建筑物太高等原因可在建筑物上设避雷针、避雷网。 网格5m×5m或5m×4m。 滚球半径30 m。 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保护半径5 m。 建筑物高度≥30 m应防侧击雷。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宜在建筑物上避雷带、避类针或其混合。 网格10m×10m或12m×8m。 滚球半径45 m。 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保护半径5 m。 建筑物高度≥45 m应防侧击雷。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宜在建筑物上避雷带、避类针或其混合。 网格20m×20m或24m×16m。 滚球半径60 m。 建筑物高度≥60 m应防侧击雷。 避雷器 引下线 设在屋顶时≦2处,间距≤12 m。 防直击雷独立接地接地。 防雷电感应与电气接地装置共用 不共用时间距≥3 m。 冲击接地电阻≤10Ω。 ≦2处,间距≤18 m。 防直击雷、雷电感应与电气接地装置宜共用。 不共用时间距≥2 m。 冲击接地电阻≤10Ω。 ≦2处,间距≤25 m。 防直击雷、雷电感应与电气接地装置宜共用。 不共用时间距≥2 m。 冲击接地电阻≤30Ω。 接地 建筑物防雷分类一览表(2) 分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低压线路宜全线电缆直埋。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但进户前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长度≦15 m。 架空线与电缆转换处应设避雷器。 电缆金属外皮、钢管、金具、绝缘子铁脚及避雷器等均应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 冲击接地电阻≤10Ω。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的低压架空进线应该用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长度≦15 m。 平均雷暴日>30d/a地区可架空进线,进线处应加装避雷器或2~3 m 空气间隙。 电缆金属外皮、钢管、金具、绝缘子铁脚及避雷器等均应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 非爆炸危险建筑物可架空进线。 冲击接地电阻≤30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可电缆、架空进线。 架空线与电缆转换处或架空进线引入总配电箱处设避雷器。 电缆金属外皮、钢管、金具、绝缘子铁脚及避雷器等均应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 冲击接地电阻≤30Ω。 防雷电波侵入 防雷电反击 空气中 当hx<5Ri时,Sal≥0.4(Ri+0.1hx) 当hx≥5Ri时,Sal≥0.1(Ri+hx) 地下部分Sel≥0.4Ri. 空气中 当hx<5Ri时,Sal≥0.3(Ri+0.1hx) 当hx≥5Ri时,Sal≥0.075(Ri+hx) 不相连时Sel≥0.075Rilx. 空气中 当hx<5Ri时,Sal≥0.2(Ri+0.1hx) 当hx≥5Ri时,Sal≥0..05(Ri+hx) 不相连时Sel≥0.075Ril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