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密制度建设情况
1、是否建立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2、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中是否明确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保密管理职责;
3、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生产、申请、领取、使用、保管 等各环节是否制定具体的保密管理要求 。
检查结果1是2是3是
二、保密责任制落实情况
1、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 ;
2、是否定期开展保密意识和保密知识技能宣传教育 ; 3、是否定期开展保密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是否进行整改 。
检查结果1是2是3是
三、涉密人员管理情况
1、是否严格界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涉密人员分类是否准确; 2、涉密人员上岗前是否经过保密审查,签订保密责任书,进行岗前保密教育培训;
3、涉密人员是否熟知相关保密法律法规,掌握基本保密知识技能,是否认真履行岗位保密职责并定期进行自查整改;
4、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在外兼职等情况是否按规定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5、涉密人员离岗、离职是否实行脱密期管理。
检查结果 1是2 是3 是4是5 是
四、涉密载体保密管理情况
1、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是否指定专人管理,是否有专用保管场所,是否建立接受、领用涉密成果资料台账;
2 、领取使用的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种类、数量与提供分发清单账物是否相符, 保密号是否一致, 账册是否规范、 齐全; 3、 单位内部人员使(借)用、归还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是否办理登记手续;
4、是否存在为其他单位购买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现象; 5 、是否存在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擅自复制行为;
6、 经批准获得的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是否按照被批准的目的和范围使用,是否存在转让、转借行为;
7 、是否存在不经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直接从有关单位获取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
8、 委托第三方开发产品时,项目完成后是否回收或督促其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销毁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及其衍 生产品; 9、 是否未经批准,擅自向外国的组织或个人以及在我国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提供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 10、 公开使用的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衍生产品;
11、是否经国 家、自治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保密技术处理是否存在将使用后的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留存在个人手中的情况; 12、 野外采集地理信息是否采取有效保密管理措施 ;
13、有关工作项目完成后,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是否由专人核对、清点、登记、造册;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销毁是否履行鉴定、批准、登记造册,并报县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到保密行政管理指定地点进行销毁。 检查结果
1是2是3是4否5否6是按照范围使用从未转让转借 7否8是9否10是11否12是13是
五、定密管理情况
1、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是否按规定标注密级、保密期限,确定知悉范围;
2、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衍生产品定密是否准确 ;
3、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事项,是否先行拟定密级,采取保密措施,并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检查结果1是2 是3是
六、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等设备使用管理情况 (一)涉密计算机
1、是否连接过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2、是否感染“木马”病毒 ; 3、是否使用过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
4、是否安装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功能的设备。
检查结果 1否 2否 3否 4否
(二)非涉密计算机
1、是否存储、处理过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 2、是否感染“木马”病毒;
3、是否使用过存储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移动存储介质。
检查结果 1否2 否 3否
(三)移动存储介质
1、是否在处理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2、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是否存储、处理过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
检查结果 1否2否
(四)涉密设备保密管理情况
1、存储、处理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计算机、移动存储 介质等涉密办公设备是否按要求编号、粘贴密级标识,由专人进行管理; 2、携带存储、处理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野外测绘时是否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是否有审批手续;是否采取强身份证认证、涉密信息加密等保密技术 防护措施;
3、存储和处理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涉密计算机、涉密 办公设备、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维修、销毁是否符合保密要求。
检查结果1是2是3是
七、涉密场所管理情况
1、是否按照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 果的密级高低和数量多少确定保密要害部门 ;
2、是否将集中制作、存储、保管涉密地质资料和测绘成果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3、涉密场所是否配备门禁或身份识别等保密防护设备、对进出人员是否采取管控措施 。
检查结果1是2是3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