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案

编织网袋

教学目标:

1.通过编织网袋,使学生学会制作网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2.学生准备:编网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课时:第一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师板书课题。

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

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

(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

⑴固定袋口绳(可拉直粘贴在课桌边)。

⑵对折线绳骑搭在袋口绳上(排列要整齐)

⑶打第一排结(各绳结要与袋口绳等距离。如没把握,可先做上记号,再打结)。

⑷大第二排结:在记号处从相邻的两个结中各取一根绳合并在一起打结。

⑸将袋口绳环系在广口瓶、罐的沿口处或围绕在纸筒、大词典上(用胶带固定住)。

2

⑹把第一根绳和最后一根绳合并打结,完成第二排结。

⑺依次往下编,最后留下一定长度的绳头,合拢打个结,并修剪整齐。

⑻将口袋绳两头连结起来,完成编织。

3.思考尝试:你可以改变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编织。如:

⑴对折线绳骑搭在口袋绳上时,可边骑搭边打结,搭一根打一个结。

⑵将线绳对折后双股骑搭在口袋绳上,将并拢的双线头从对折口中穿过,拉紧。

⑶先打好数排结,再设法把袋口绳围成环状(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用手撑

着),一排排首尾合拢完成。

……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评比

1.依据教材中的评比标准,自评、互评,填上“☆”。

2.请得“☆”多的同学展示他们编织的网袋,大家议一议这些网袋好在哪里,

3

并请他们说说编网袋的收获、体会。

(四)拓展活动

1.想一想:网袋大小取决于什么?怎样掌握网袋眼的大小?

2.课余收集一些不同质地的线绳,根据需要编结不同式样的网袋。

常见的金属制品和常用的金工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金属、金属制品及常用的金工工具,简单了解金属制品的种类、特性

及用途。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展探究于创新。

教学重、难点:

了解金工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金工工具一套。

4

2.学生准备:相关的金工工具及信息资料或图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制品,激发兴趣。

1.出示金属工艺品,供学生欣赏。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用什么制成的吗?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由金属制成的工艺品。

(二)介绍、交流,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

1.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作成的?是用什么金属制作成的?你知道哪些金

属?说给同学们听听。

2.师生共同学习、交流。

⑴欣赏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金属和金属制品的图片资料。

⑵介绍、交流金属的相关知识(种类、特性、用途等)。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金属无处不在。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那么,金属是

5

从哪里来的?它又是怎么制成金属制品的呢?让我们来观看一下录象片段,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及金属物品的制作过程。(观看录象片断)

(三)自主探究,认识常用的金属工具。

1.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金属及金属制品的知识。把金属材料制成金属物品常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2.出示常用的金工工具,请学生指认自己知道的工具,说出工具名称。

3.你们知道这些工具的用处和具体用法吗?

4.试比较常用金工工具与我们学习过的木工工具的联系与区别。

⑴比较:羊角锤与小铁锤;G形夹与台钳。

⑵请学生演示部分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金属、金属制品及常用的金工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

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制作金属制品时,要用到铁捶、起子、钳子、锉刀、锯子、扳手等金工工具。我们通过

6

自主学习,已经了解一些金工具的使用方法。下节课,我们将要用到这些工具来制作小金属制品,学习最基本的金工技术。

纸编彩蝶

教学目的:

1.学会用彩色纸条按规律编织图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纸编彩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心地把编织线从上到下依次切开。

难点:编时,露出纸条的颜色与底条色点上的颜色相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编彩蝶图及其他纸编图案。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一幅图案。

教学模式:\"四步创造\"教学模式。

7

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目标

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完成一幅图画,你会用哪些方法呢?

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新的作图方法,那就是用彩色纸条编图画。(出示已完成的纸编图案)。这种画独具一格,别有情趣,你们一定会喜欢,想学吗?

板书:纸编彩蝶

(二)示范授知,指导方法

1.录相演示纸编彩蝶的制作进程。

2.学生观看后,说说你看慢了哪一步骤。还有哪一步没懂?

3.板书:一、设计画面。二、切割编织线。三、编织画面。四、折叠画框。

(重点指导: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不懂的地方再播放一遍。)

(三)组织训练,动手实践

8

1.运用方法,五人一组动手制作彩蝶图。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音乐,营造制

作氛围。

2.学生如遇到困难,教师及时帮助或纠正错误,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帮助。

(四)作品展示,评议创新

1.待多数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2.小组评议纸编彩蝶的成败。

3.启发创新:除了纸编彩蝶外,我还可以利用纸条编出其他丰富多彩的图案。

4.小组讨论,设计其他纸编图案后分工合作完成纸编图案。

5.评各组完成的纸编图案,由组长谈谈作品制作设想成功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

6.今天同学们掌握了纸编图案的方法,每组同学完成的作品都很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设计制作其他图案的纸编彩画,并将作品展览出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穿 编

9

教学目标:

1.通过此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经纬编织的方法。

2.了解有关穿编的知识以及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穿编作品后,生能通过仔细观察及动手做做,掌握其中两到一种穿编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师:准备各种彩色纸条\\穿编作品\\多媒体课件\\事物投影仪等。

生:生活中的穿编生活用品、废旧报纸、彩色纸条、安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 生活用品(实物与电教相结合)了解穿编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阶段:{师生共同欣赏一些编织物品,师从制作材料和艺术价值方面引导学生对穿编物品进行鉴析}。

10

师:首先老师先给大家来表演一个魔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从1数到10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师利用这段时间穿上穿编的披肩戴上编织的帽子配上编织的袋子)。

时间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有什么变化?师播放课件师生共同欣赏一些经典的穿编艺术品。

总结: 1 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金属.草芒.木片.毛等。

2 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 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范例,生研究其制作方法。

发展阶段:{生自学穿编技能,在尝试过程中了解纸条交错穿插的规律,在练习中如有疑问可先与同学探讨,不能解决的可在向老师请教。主要是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动手摸索,学会老师提供的几种穿编的方法。}

师:我们刚才看了那么多穿编制成的物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来做做,体验一下穿编的乐趣!

生:想.

师:老师做了两个用废旧纸条编织的装饰品,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来猜猜老师是怎么样把它们制作完成的.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也可以自己动手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穿穿编编.看看你能找到穿编的方法吗,想明白的同学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11

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纸编装饰品(一平面作品二立体作品)

生:观察讨论或自己动手做一做,师巡视与学生一起交流.

(有学生琢磨出了方法)

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穿编方法,说制作过程(师生互动,在交流讨论中,纠正制作过程中常犯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几种最基本的穿编方法)

1 .上下式 (课件演示)

2 .波浪式

3 .旋转式

4 .交叉式

师:老师的这两个穿编装饰品中有好多的穿编方法,单用一种穿编方法显得比较单调,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就体现的丰富多彩一些,那就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多种方法制作出好看的纸编作品来。

师:穿编方法我们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要注意的是平面和立体制作时步骤和重点,同学们一起来说说看-------

(三) 讨论简单物品的编织

12

总结阶段{师组织学生分析几种生活用品的穿编制作,归纳穿编过程和穿编要点.}如:杯垫。(平面的穿编较容易,可在花色图案上多加思考)如:墨水盒。(立体的穿编相对

较难,制作时可结合课本的技巧图例,用合作的方法可以减少制作时的困难.)以上由师生共同完成。

(四) 提出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实践阶段{师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到两件彩纸编织物品,编织方法最少要两种,图案编织注意和谐,可以相互合作也可自己完成。}

学生根据所带的材料,运用穿编的方法制作一装置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篮子,包,杯垫等)。

(五)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六) 学生中有作品出现,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相互交流。

师组织学生自评: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怎么样?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七)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用绳带穿编装置品,(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些用绳带进行穿编的装置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 整理教室

13

家政——编织

教学目标:

1.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各种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教学重点:

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

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课时: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14

1.欣赏与观察

教师:拖鞋是我国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我们每位同学都与拖鞋分不开。大家先欣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拖鞋作品。(演示网上拖鞋作品,播放优美背景音乐)大家在欣赏各种拖鞋的时候,能否说说拖鞋的款式、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2.演示与分析

我们来看看!(屏幕展示学生作品)我们来了解一下拖鞋的结构与形式。(多媒体课件演示)拖鞋的结构主要分为鞋底与鞋帮两部分,形状各异。

3.设计与制作

现在我们运用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可以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

4.展评与欣赏

挑花图案

15

教学目的:

1.了解穿编艺术原理,学习图案的几何画法,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挑花图案。

教学重难点:

1.讲解挑花的艺术原理、用途、设计方法和步骤。

2.确定简笔画内容后,怎样设计明确而美观的挑花图案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1.带有挑花图案的生活用具若干。

2.范图若干幅。

课时:第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6

1.观察比较:出示写生图与变化图进行比较。学生讲叙图案的构成特点,教师概括。

2.揭示课题:以小方格组成的纹样:挑花图案(板书)

(二)讲授与欣赏:

1.谈话与欣赏:

(1) 欣赏实物中的图案纹样,讨论挑花图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挑花图案中点、线、面的表现方法。

(3) 小结挑花图案的特点都是以几何形造型,受经纬线的制约,只能将斜线作水平

和垂直处理,即演变成有许多小方格组成的图案,一般运用于纺织工艺中。

(4) 激发兴趣:尝试在计算机设计图案。

2.添画练习:(半独立)

教师边讲解图案中基本形的表现方法,边电脑演示,并提供三个图案背景,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画面添画完整的挑花图案。

3.讲解制作步骤:

17

教师边讲解制作步骤,边电脑演示。

创作构思② 设立网格③ 绘制简笔画④ 方格填色⑤ 修改整理

4.出示范围,启发鼓励学生创作。

(三)学生独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讲评。

叠衣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教育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

第七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 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

18

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 把上衣钮扣扣好。

2、 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 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 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 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 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 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 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 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19

六、 关于想想做做。

缝制小布袋

教学目标:

1、掌握缝制小布袋的技艺。

2、能够根据自己所需缝制相适应的小布袋。

3、培养手指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动手制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掌握缝制小布袋的技艺。

教学准备:布块、剪刀、线、小细绳

课时安排:第八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各种小布袋成品。

师:你瞧,这些小布袋个个小巧玲珑,惹人喜爱。可提在手上,背在肩上或藏在书包里。

20

你知道它们可以做什么用吗?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功用。

3、教师给予肯定后引入话题。

二、学生观察,掌握要点。

1、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学生边看边思考。

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⑵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2、引导交流,掌握制作顺序和要点。

⑴根据自己所需,裁出一块布,对折。

⑵选定作为袋口的边,在这条边上缝出3.5厘米宽作为扎袋口的细绳的通道。

⑶缝合其余两条边。缝合的线必须离布边沿0.5厘米。记住打结。

⑷将袋子翻转一面,理平,再穿上带子。

3、顺势板书。

21

三、应用技巧,实践操作

1、组织学生2人一组,协调合作计划。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3、教师评议总结。

四、延伸拓展,自制布袋

小黑板出示选择性作业:自制放笔的小笔袋;自制游戏用的小沙包;自制适于外出的小手袋。

附板书: 自制小布袋

对折;选边;缝绳路;缝边;翻转、穿带

卫生间的清洁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家卫生间的设置选择清洁剂。

2、知道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打扫卫生间。

22

3、提高劳动实践能力,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类使用各种清洁材料和工具。

教学准备:各种清洁材料和工具

课时安排:第九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爱清洁、讲卫生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要求,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卫生间的清洁问题。

二、课前调查

在家里,清洁卫生间要用哪些工具?使用什么清洁剂?怎么使用?最需保洁的地方是哪里?

1、学生讨论。

2、指名说。

三、掌握要点,虚拟操作

23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帮助。要求弄清楚:哪个部位?要用什么清洁剂?怎样使用工具?

2、教师引导交流,并以板书帮助概括劳动要点。

厕盆:用适量的洁厕剂喷洒在污垢处,等几分钟,用刷子刷。凹陷处要注意刷干净。

座厕板、座盖、墙壁、地板:先稀释污粉,再用抹布或别一把刷子沾上溶液洗擦,最后用清水冲干净。

面盆、浴缸:可选择洗洁精、洗衣粉、去污粉等稀释后用抹布擦洗再冲干净。注意污垢可直接将清洁剂撒在污垢处。

3、学生背诵劳动要点,并虚拟操作。

四、实地操作,巩固技能

1、学生分组,商定劳动计划。

2、教师组织划分劳动场地,并分发清洁材料和工具

3、学生分组劳动,打扫学校卫生间,教师巡视辅导。

5、教师总结,提出鼓励。

五、拓展延伸,注意细节。

24

自主阅读课后“小知识”。

家务劳动系列:课题一、刷锅洗碗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刷洗碗筷,学会刷洗碗筷的具体方法。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刷洗餐具的技能。

课时安排:第十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谁在家里帮助妈妈刷洗过碗筷?你看见妈妈是怎样做的?谁起来说一说?师简单小结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明理学知(感知教材)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1.为什么要洗碗筷?2.在温水中滴洗涤剂起什么作用?3.怎样刷洗碗?学生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后,从理论上明白了刷洗碗筷的具体方法。

25

(三)实际操作(运用教材)

1.洗筷的方法:(1)搓洗;(2)用清水冲净;(3)放入筷笼。2.洗碗的方法:(1)刷洗;(2)清水冲净;(3)放入碗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按照课文和插图中介绍的方法,一步一步做给学生看,让学生听得清、看得见、学得会,然后指定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

(四)教师小结

1.对学生在本节中的学习和操作情况进行简单总结,鼓励学生下节课进步。

2.布置学生按课文所讲方法,回家自己学着刷洗碗筷。

课题二、 洗衣服常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衣服洗涤标志,了解洗衣服常识,学会洗衣服.

重点、难点:学会洗衣服.

课时安排:第十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

26

1、认识洗涤标志,了解含义。

2、你知道洗衣服的常识吗?

深浅分开、洗涤剂适量、羊毛衫要用专用洗涤剂

3、学洗衣。

清水浸湿、洗涤剂溶解、浸泡、揉搓、漂洗、挂晒

二、拓展活动:判断正误,说出为什么。

三、探究活动:尝试洗小件衣物。

课题三、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整理房间。

重点、难点:学会整理房间。

课时安排:第十二课时

教学过程:

27

一 基本活动:

说一说:1、你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

2、你是怎么整理的?

二、拓展活动

自己整理房间:早晨起床先开窗、整理床铺、把物品摆放整齐、洁净窗台、墙壁,擦桌椅、扫地、拖地。

二、探究活动

想一想:早晨起床后为什么要先开窗通风?

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

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