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期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TaiYuanUrbanVocationalcollege
总第134期
Sep2012
期[城市与区域研究]
洛阳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董好杰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论文分析洛阳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促进洛阳市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对策,
目的是做好洛阳民俗体育的推广和发展,为洛阳市的经济、文化、旅游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旅游;发展现状;对策[关键词]民俗体育;[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9-0005-02
还没有作为支持和保障的和法规出台,影响制约了
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造成项目开发滞后,发展地区不均衡;其次,从投资结构上看,民俗体育旅游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单一,主要由部门进行投资,多元的社会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制约了民俗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最后,大多数的民俗体育旅游活动缺乏延续性,仅仅在重大的节假日进行,后续效应不足。
三、洛阳民俗体育旅游特点
洛阳民俗体育经过长时期的吸收和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民俗体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地域性
洛阳的历史文化悠久,气候温和,物产丰饶,使得这里的人民长期形成了勤劳俭朴、纯朴善良的优良品质。由于这样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特征,使得洛阳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洛阳市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独特,影响深远,比如在一些民俗节日里进行
河洛大鼓、舞龙表演等。洛阳地区地理环境的少林武术、
多样、复杂,从而形成了小范围民俗体育文化,在洛阳市传统节日都有精彩的体育活动表演,如洛阳民俗文化庙
老城庙会、隋唐遗址庙会、关林庙会、杜康酒会等。因会、此,洛阳市民俗体育地域性特征十分突出。
(二)趣味性
洛阳市民俗体育活动十分盛行,其趣味性很强。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丰富的娱乐性,洛阳地区民俗体育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趣味
参加和观看表演的人们性。在重大节日和民俗活动中,
会穿上盛装,增加节日气氛。通过这些活动,把当地文化传统形象很直观地表现出来,使人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三)规约性
民间规约性是我国民俗体育的主要特征。它不但可以约定民间体育规则,还可以严格要求人格品行。洛阳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发达,其组织特点是规约性强,甚至有时乡规民约比行规更能起到显著的效果,而且民
一、民俗体育旅游的内涵
旅游产业化是由初级旅游业向高级旅游业发展的过程,而民俗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关键一环。民俗体育是民间各项运动及游戏的全称,与各种民俗文化联系紧密,并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俗体育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间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民俗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关键一环,它以民俗体育资源为前提,以游玩为形式,以游客参与为目的,在为游客提供娱乐休闲服务的过程中获取一定报酬的经营
而且还需要提供活动。民俗体育旅游不但是经营活动,
参与性强的服务和体育设施。同时,民俗体各种娱乐性、
育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旅游,游客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体验各种民俗体育项目,而且可以使游客了解民俗体育旅
扩宽视野、愉悦身游的文化内涵,起到提高个人修养、
心、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
二、洛阳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洛阳是我国的十三朝古都,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同时也开发了一
舞狮、些影响力较大的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如河洛大鼓、
舞龙等。而且,为配合洛阳牡丹花会每年举办民俗文化庙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打造了一些知名的民俗体育旅游品牌,提升了城市形象,努力建设国际化的旅游城市。
但研究表明,洛阳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仍开发不足,只有部分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被开发成了游览项目。民俗体育旅游市场项目少、规模小、层次低,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文化特色产品急需开发,旅游项目主要以观赏
参与型项目为主,旅游项目的独特性、创新力不足,型、
缺乏长久的竞争力。经调查研究表明,洛阳市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洛阳市体旅游管理职能部门各自,缺乏必要的联系,目前育、
*基金项目:2012年度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名称中原经济区建设下洛阳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发展研究(2012B194)
·5·
间体育组织的一些规约对确保项目的延续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融合性
历史上人类文化的融合基本上有两种情况:战争与和平时期的交往。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洛阳地区就是战争的中心,战争在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破坏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交流的融合,使得洛阳地区的民俗体育丰富多彩,现如今在洛阳地区流传的如转秋、摔跤等一些
民俗体育活动还有少数民族体育的痕迹。同样,
和平时期的交往也达到了融合的目的,如各少数民族的体育也
极大地丰富了洛阳地区的
“百戏”;又如佛教的传入,也使得洛阳地区人民的信仰多样化,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洛阳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
(五)独特性
如果游客能够参与到民俗体育旅游中,就可以了解、观赏到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在洛阳地区民俗体育中,有许多都具有纯正的地方特色、独具一格,如举世闻名的“洛阳水席”、“洛阳汤”,从隋唐起流传至今,成为洛阳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其他如河洛大鼓、狮舞、舞龙、踩高跷等体育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四、洛阳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针对洛阳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解决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具体对策如下:
(一)提高民众认识水平,加强单位有效管理为了使洛阳民俗体育旅游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就应该提高民众对民俗体育的整体认识水平,应充分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进而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是各县市地方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民俗活动在经济开发中的有利地位,加强了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管理。各地可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民俗体育项目,部门应该进行及时保护,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提供法律保障,进而引导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重视民俗体育旅游人才培养
我市的民俗体育旅游正处在初级阶段,专业人才十
分匮乏,应该在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民俗体育旅游文化课程,培养一批民俗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为洛阳市民俗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而且由于现代社会“休闲娱乐”越来越突出,国外大多数游客更喜爱具有民俗特色且可以直接参与的民俗体育活动。
(三)与本地旅游资源相结合
洛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民俗体育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洛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中华史前的“三皇”、“五帝”都在这里生活过,而且洛阳正在全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也是中原经济区建
设的重要步骤。
洛阳当地的旅游景点众多,如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天子驾六、邙山陵墓群、玄奘故里、龙潭
大峡谷、
黛眉山、汉光武帝陵、千唐志斋、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杜康祠、天池山等。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
·6·
发展,文化底蕴丰厚的洛阳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最佳去
处。
要发展洛阳的民俗体育,应利用好其旅游资源,将民俗体育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节假日或是周末在旅游景点内进行民俗体育表演,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观赏民俗体育表演,了解当地特色文化。
(四)与本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只有将民俗体育旅游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民俗体育旅游项目一般在重要节假日或民俗节日时进行,前来参观游览的人数众多,其中蕴含巨大的商机,本地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举行展销会或商品博览会,从中推出有特色的产品,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如今洛阳经济快速发展,各地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些活动办得十分出色,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如举办一
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
河洛文化节、隋唐庙会、关林庙会等。当地和团体可以将本地有价值、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引入其中,借助这一平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实现自身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要使洛阳民俗体育旅游自身的发展充满活力和希望,只有和本地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才能使洛阳地区的民俗体育旅游与经济共同快速发展。
五、结语总之,经过调查研究得知,发展洛阳民俗体育旅游困难与机遇同在。因此,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特色,注重整体旅游形象的提升,打造知名品牌,扩大洛阳的民
俗体育旅游市场份额,走一条基于国际视野、
具有洛阳当地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之路,让洛阳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邓凤莲.河南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开发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3).[3]高松山,
云林森,张文普.河洛文化中民间民俗体育的开发和利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93-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