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品安全标准化培训试题,答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安全生产培训知识试题(A)卷

(参考答案)

姓名: 考试成绩: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一) 填空题

(1)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 2002 年 11月 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分 7 章 97 条,在《安全生产法》中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中制订了 28 条的具体规定。 (3)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AQ3013-2008是:《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是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

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其他行政法规的规定。

(7)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

(8)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9)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第三条规定:事故分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安全生产管知识 (一) 填空题

(1)安全标准化的定义: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

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2)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3)事故的含义:凡可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家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统称为事故。

(4)安全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安全管理理

论及方法教育。

(5)三不伤害是指:(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被他人伤害。 (6)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应当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7)根据安全生产概念和工作要求,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需要保护的第一对象是从业人员。

(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包括16部分内容,并采用“一个品种一卡”的方式编写。

(9)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10)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是四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二)选择题

(1)煤气中毒主要是煤气中的 B 。

A CO2 B CO C N2

(2)空压机储气罐强度不够发生爆炸是属于 A 。 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核爆炸 (3)反应釜设备上不是安全附件的为 D 。

A 安全阀 B 压力表 C 温度计 D 视镜 (4)三级安全教育是针对 B 职工的教育。

A 特种岗位 B 新入厂 C 换岗位 D 外来务工 (5)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A 。 A 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 造成人员死伤 C 造成经济损失 D 造成人员伤亡 (三)判断题

(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就叫工业毒物。 (√ ) (2)闪点越低的液体,火灾危险性就越小。 (× ) (3)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是呼吸道。 (× )

(4)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 )

(5)用水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必用方法。 (× ) (6)乙烯和1,2-二氯乙烷都是易燃气体。 (× ) (7)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是专业部门的事,与操作无关。 (× ) (8)泡沫灭火器可以扑灭初起的电器火灾。 (× ) (9)化工生产必须集中思想,精心操作,遵守操作规程。 (√ ) (10)安全检查表是安全检查最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之一。 (√ )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一) 填空题

(1)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

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

(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 呼吸道、经皮肤进入和经消化道。

(3)物理爆炸的特点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主要原因是 设备强度不够、设备缺

陷、操作失误、外界影响 。

(4)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引火源发生爆炸,这个浓度叫做 爆炸极限 。 (5)乙烯属于易燃气体。 (6)液碱属于腐蚀性 液体。

(7)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

高等6个阶段。

(8)化学品的毒副作用可分为如下几种临床类型: 刺激、过敏、缺氧(窒息)、

昏迷和麻醉、全身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尘肺。

(9)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0 m。

(10)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 通讯 、 报警 装置。 (二)选择题

(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B制度

A 资格认可 B 资质认定 C 审查报批 D 资格认定

(2)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 A 制度,并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

A 登记 B 注册 C 备案 D 审核

(3)安全标准化管理要素由 A 个一级要素, 个二级要素组成。 A 10,53 B 20,40 C 30,60

(4)装卸对人体有毒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条件 B 。 A 按规定进行作业 B 穿戴相应的防护劳保用品 C 可以用背负肩扛操作 (5)安全阀的检测周期为 B 年,压力表的检测周期限为 A 年。 A 半年 B 1年 C 2年 (三)判断题

(1)新入厂的职工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即可独立进行操作 (× ) (2)企业有了效益,才能保证安全制度的落实 (× ) (3)性能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可以混储、混运。 (√ ) (4)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非防爆的电气设备、工器具。 (√ ) (5)有毒化学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只要安全措施到位,就可以存放在露天。 (× ) (6)爆炸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能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 (√ ) (7)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 ) (8)建筑物顶端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并测定接地电阻不应

超过10Ω。 (√ ) (9)凡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防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应涂安全色。 (√ ) (10)易燃易爆场所安装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仪,它与安装位置无关。(× )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答:凡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燃烧、爆炸和导致人体

中毒、灼伤、死亡等事故的化学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

(2)企业发生事故,处理时必须做到哪“四不放过”?

答: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3、广

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安全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你单位使用何种化学原料?哪些属于危险化学品?属于哪几类哪几项? 答:根据本企业所用原料名称,并列出危险化学品名称和类项,自我发挥题。 事故案例分析

某化学试剂厂生产车间进行反应釜装甲苯作业,作业过程中发生强烈爆炸,继而猛烈燃烧近2h。现场作业的7人中5人当场死亡,2人严重烧伤。 生产车间南北长约30 m,东西宽约8m,西面开门,具有抗爆型结构。 该厂装甲苯的操作方法是先将甲苯灌装在金属桶内,再将金属桶运到反应釜近旁,经塑料软管将甲苯从金属桶注入反应釜内。塑料管长约8 m,自反应釜上方开孔引入反应釜;金属桶小盖上的软管是橡胶管,连接车间外30m远处的气泵。启动气泵,甲苯即顺塑料软管注入反应釜。

现场情况:未逃出的5人已烧焦、收缩,反应釜倒在地上,金属桶下盖脱

落,墙上和天花板上出现裂纹,窗玻璃全部破碎。

经分析,确认是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经计算,塑料软管内甲苯的流速超过静电安全流速的3倍。甲苯带着高密度静电注入反应釜,如釜内残留有螺母、垫圈、焊条头等孤立导体,很容易产生足以引燃甲苯蒸气的静电火花。 单项选择题

l.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电压可能高达 A 以上。 A 数万伏 B 数千伏 C 数百伏 D 数十伏 2.管道内液体流动产生的静电大约与流速的 B 次方成正比。 A 1 B 2 C 3 D 4 3.生产车间的 C 最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 A 金属桶 B 反应釜 C 塑料软管 D 气泵

考试成绩分数累计计算方法说明: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10% (每题1分)共10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25% (填空题 1分/题、选择题1分/题、判断题 1分/题)共25分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50%(填空题 2分/题、选择题1分/题、判断题 1分/题 问答题 5分/题)

共50分

事故案例分析 15%(每题5分)共15分

合计100分

常熟市富士莱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编著

2010年5月1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