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 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这两个小节分别从静、动两个方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到“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这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呢?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3.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用“○”将前两句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2]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 ) 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 C.伤感细腻 D.雄浑壮阔

[3]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挑战课外阅读。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 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激的河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写上正确的音节。

呻吟(______) 吝啬(______) 厮杀(_______) 践踏(______) 窒息(______) 倾其所有(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自私——(_______) 吝啬——(_______) 惭愧——(_______) 清澈——(_______) [3]“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了儿童的欢乐。

[4]文中“惭愧的事情”具体指什么?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 / 8

[1]诗句中“闻”的意思是( )。 A.消息 B.听 C.用鼻子闻

[2]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6. 诗歌鉴赏。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了江南农村 (时节)的景象,我能从“ , ”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中的山原指的是 ,白满川的意思是 ,子规表示 鸟。

[3]“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7. 现代诗阅读。

奇怪的事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诗歌主要写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现象感到奇怪。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幽默风趣。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大人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诗歌通过写作者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表现了作者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品质。

[3]你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产生过疑问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我奇怪得不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内阅读。

3 / 8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1]诗中的“绿”实际指的是( )

A.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风、雨、水、阳光都不是绿的,作者写它们是绿的是为了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绿得出奇”中“出奇”的意思是“惊奇”。(______)

(2)“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写出了绿色的丰富。(______)

[4]作者说春天的世界“到处是绿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理解。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中“________”一词点明了季节,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字。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 这首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10. 快乐阅读。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 [2]解释下列词语。

欲:________ 不及:________

[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潭水深

4 / 8

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

11. 课外阅读。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绿遍山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才”和“又”充分说明了劳动人民的繁忙,各种农活接连而来。(_____)

(2)“闲人少”说明农村的男女老少都必须参加劳动。(_____) [4]下列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B.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向往。

12. 阅读与理解。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提取信息)诗的第1小节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这首诗写于1938年,读一读下面的背景资料,回答问题。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着中国大地。作者和

5 / 8

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1)“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指的是(________)。

a.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中国大地 b.在暴风雨摧残下的武汉 (2)“无比温柔的黎明”指的是(________)。

a.树林里的早晨 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必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3](标点运用)第1小节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4](体会情感)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 A.热烈、激动 B.悲凉、沉重

[5](写法探究)诗歌的第2小节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试着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鹧鸪(zhè gū)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①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②细草鸣黄犊③,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④沽酒⑤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

(注释)①柔桑:指桑树的嫩叶。②平冈:平坦的小山坡。③黄犊(dú):小黄牛。④青旗:酒家用青布做的卖酒招牌。⑤沽(gū)酒:卖酒。⑥荠(jì)菜:一种野菜。

[1]从形式上看,《宿新市徐公店》属于_________,《鹧鸪天·代人赋》属于_________。从内容上看,它们写的都是农村的美好景色,季节则都是春季,从《宿新市徐公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鹧鸪天·代人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可以看出来。

[2]诗词都很讲究炼字,《鹧鸪天·代人赋》中“愁”字把“桃李”当作人来写,《宿新市徐公店》中“急”字也用得形象贴切,儿童( )的形象跃然纸上。

A.喜爱动物 B.粗心大意 C.天真烂漫 D.聪明伶俐

[3]从《鹧鸪天·代人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 )的热爱。 A.乡村生活 B.官场生活 C.城市生活 D.农事劳动

[4]仔细观察右边两幅图,根据《宿新市徐公店》,完成填空。 (1)喜爱书画的聪聪想给这两幅图配上合适的诗句,图一可以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可以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8

(2)慧慧以“蝶”字为关键字,再加上从这首诗中摘录出来的字组成词,分别给这两幅图命名,图一可以是“__________蝶”,图二可以是“__________蝶”。

14.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_______ (2)缘:_______ (3)不识:_______ (4)西林:_______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8

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别董大① [唐] 高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⑤, 天下谁人⑥回不识君?

(注释)①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⑤知已:知心的朋友。⑥谁人:哪个人。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__送别________时写的诗,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诗人用“___________”来宽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愁。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你的朋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送别诗句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按要求做题。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___________的时候: 着脚,___________着手,

踏着___________,涉过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从文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