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部分:(各3分共18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番五次 嬉笑怒骂 文身 落木萧萧 B.陨身不恤 迥乎不同 吹箫 暗然泣下 C.桀骜不训 文采斐然 租赁 欢渡春节 D.戮力同心 察颜观色 安详 无耻谰言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见燕使者咸阳宫 D.大王来何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校长在校会上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请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努力进取,千万不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B.评论一篇作品总是着眼于思想性、社会效果、情节结构等方面,本来无可厚非,但好像其中的语言运....用全然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就不对了。
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尽心尽力做好准备,因为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登上黄山光明顶,你会看到: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并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这座铜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倡议,国内外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成的。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D.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1页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6.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A.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春节) B.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龙舟锦标,遗风犹自说三闾(端午) C.九九芳辰,年老又赏登高景 三三令节,秋深还添延寿春(重阳) D.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 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中秋)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各3分共9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舣:整船靠岸。快战:痛快地打一仗。②指王翳:指项王给王翳看。王翳,汉将。
7、对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扎寨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归属 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D.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难道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乃以手共搏之 ②乃有二十八骑 ..
2页
B、①荆轲顾笑秦武阳 ②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C、①范增数目项王 ②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D、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奇兵乘夜突围,渡过淮河,剩下800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农夫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嗔目一叱,使汉军骑将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感到无颜见江东父兄,不愿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第Ⅱ卷 (共123分)
10、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注] 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11.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填空(7分,每空1分)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戴望舒《雨巷》) ③、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3页
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四、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凝望那道横眉 卞毓方
20年代中期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 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 镜头闪跃。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往事如海,涌动着跨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
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对于某些超凡卓绝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不是他的门生,不是他的亲友,也不是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而是他的对手。”凝望着对面墙上鲁迅先生的画像,我想到了十年前写下的这段札记。
而谁又是鲁迅先生的真正对手呢?鲁迅直接的有形的对手,固然包括上述论敌,进而言之,还包括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右派。在角斗场上血战过的,当能体会,常常是对手有多强大,逼得你也有多强大。鲁迅卓荦的文化品格和人格力量,正是在与对手的搏杀中脱颖而出。但人们一般还是误读,或者片面理解了鲁迅。鲁迅毕生仇恨最烈、用力最专、下手最辣的,却是绵亘数千年的黑暗;是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是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是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是混沌一团的国民性„„假若“黑暗”会说话,当会告诉你,它非常非常地痛恨鲁迅,比那些有形对手的痛恨要强过百倍、千倍!那些有形的对手,莫不祈祷鲁迅的文章速朽,以为那样一来,旧账全部勾销,怨鬼销声匿迹,世事从此归于太平。他们毕竟还算懵懂的。唯“黑暗”心知肚明,天下最希望鲁迅文章速朽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自己,因为鲁迅文章速朽的前提,必定是“光
4页
明”遍布尘寰,“黑暗”遁入地狱,万劫不复。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
A.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鲁迅曾想针对别人对自己的围剿写一本《围剿集》,但由于种种原因,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
B.在作者看来,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之所以不如鲁迅的文章有光彩,是因为他们没有 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也没有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
C.“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内容肤浅,不具备时代光彩。
D.鲁迅的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所有这些便是鲁迅的全部对手。
E.鲁迅的论敌希望鲁迅文章速朽,而鲁迅本人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该段中加点的“他们”指的是谁?作者在这段中着重写“他们”有何用意?(6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3自然段有何作用?(6分)
(4)文章的结尾说“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五、语言表达(10分)
15、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4分)
人民日报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廖文根) 26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
变轨前,北京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
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上运行3圈后,将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使卫星进入48小时轨道。这次变轨控制预计在10月29日。
答:
1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个句子,要求仿写句中仍含有“人生”和“微笑”两个关键词,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
, , ; , , ;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5页
也可以
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答题纸
第Ⅱ卷 (共123分)
10、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填空(7分,每空1分) ①、 ②、 ③、
6页
④、 ⑤、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5分) ( )( )
(2)(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4分)
16.(6分)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
, , ; , , 。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7页
(每句2分,3句即可得6分。答案中必须与有“人生”和“微笑”两个关键词,句式一致,修辞恰当。)
8页
9页
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