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路基填筑技术交底

来源:小奈知识网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 号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 TB1075 1 — 2010 J114 7 — 2011 )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路基填筑技术交底 2012年4月28日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

************************** 2 •设计参数及技术要求 2.1路基结构形式

标内,路基工程填筑施工。 2.1.1路基面宽度及形状

(1) 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13.4m,线间距4.6m,路肩宽度1.4m;

(2) 路基面设三角形路拱,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

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4%勺人字排水坡。曲线 加宽

2.1.2路基标准横断面 2.1.3路基基床结构形式

路基基床总厚度为3.0m,其中表层厚度0.7m,底层总厚度2.3m。

2.2路堤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

2.2.1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应选用 A B组填料和C组块石、碎石、砾石类 填料。基床以下

路堤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

7.5c m,基床底层填料的粒径应小于

60mm其粒径级配应符合压实性能要求;对于填高大于 8m地段,基床以下部分 全部采用A、B

填料,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要求;浸水地段路基应采用渗水土填 筑。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项目 压实标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地基系数K30 > 110 碎石类及粗砾土 > 130 AB组(不含 细粒土、粉 砂及易风化 软质岩块石 土)填料 (Mpa /m) 压实系数K > 0.92 > 0.92 交底单位名称:

************************ B4-1

双城堵堤标准權斷両工区

编号:

I ----------------

----------------- 1 r~~~r~~I~I

图4-2 取絞賂堑标准楫斷面圏(一股土质\"膨胀岩土、软廣岩、强風化硬质岩)

1 --------------- U1 1 __ 44 1

E 4-3

双线踣塹标醸横斷面图(爲~■风化硬皿岩)

第**架子队技术交底

************************

-工|区

交底单位名称: 号.

基床底层填筑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指 标 化学改良土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 > 0.95 —— 砂类土及细砾 土 > 0.95 > 130 > 40 碎石类及粗砾 土 > 0.95 > 150 > 40 —— Evd(Mpa) 7d饱和无侧限 抗压强度qu(kpa) > 350(550) —— —— 2.2.2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 行抽样检验。路基填料的粒径级配、细粒含量及定名分组应符合《高速铁路路基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按《铁路工程 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进行试验。 2.2.3寒冷地区路基冻结影响范围内的填料, 砾石类土的细粒含量不应大于 15%砂类土的细粒含量不应大于 5% 2.2.4浸水路堤填料细粒含量不小于 10% 2.2.5路基填料除应满足室内试验指标要求外, 还应对填料的压实性能进行 以达到 填筑工艺性试验验证,压实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填料进行物理改良, 压实质量标准。 2.2.6必须加强全路段填料和填筑压实度的一致性控制, 同种填料填筑厚度 不得小于50cm确保路基整体刚度的均匀性,以达到高等级铁路行车平衡性要 求; 2.2.7直接开采或用岩块破碎、筛分加工生产的普通填料,应根据现场填筑 需要提前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填筑过程中应进行粒径、粒径级配及细粒含量检 验。 2.3路堤地基技术要求 (1) 对旱地或山地,地表杂草应予全部清除,地表松土(不含种植土、淤 泥等不良地基土)不大于0.3m时,应原地面采用冲击压实技术进行填前压实; 松土厚大于0.3m时,应翻挖、分层回填压实,或采取其它加固措施。************************

交底单位名称: 工区 编号:

(2) 对水田、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位高 (地下水位距地表w 0.5m) 的低洼谷地路堤地段,应清除表层种植土(厚 0.5m左右),换填渗水性好的A、 B组填料,换填厚度应高出地面0.5m,当地基土为冻胀土时,应在路堤坡脚设置 防冻胀护道,护道高度、宽度均为 0.2m。 (3) 除换填A B组填料或采取加 固措施。 (4) 路堤地基处于倾斜地段:当地面横坡为1:10.0-1:2.5 时,路堤基底应 挖台阶,台阶高度不大于0.6m、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0m,台阶底应有4%向外倾 斜的坡度;当地面横坡等于或陡于1:2.5的地段时应按陡坡路堤进行处理。有条 件时,地面应尽量整平,以保证路基纵横断面的沉降均匀。 半填半挖路基轨道下 横跨挖方与填方两部分时,自线路中心向挖方部分不应小于 当地基表层为人工填土等松散层时, 应挖2.0m宽和不小于 1.0m深范围内应挖除,换填与路堤相同填料,相应设置 4%向外排水坡。 (5) 堤基底存在压缩性较大的软弱地基土,经沉降估算分析,当工后沉 降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挖除换填、复合地基或其他地基处理进行地基加固。 基处理措施应结合路基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等因素综合确定。 (6) 路堤基底在清除表土或人工填土后,对未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础处理 的路堤基底,地质条件、工后沉降量计算值、工期 地 当路采用重型压实机机具振动压实或冲击压实。 2.4路基填筑技术规定 2.4.1路基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是 低处开始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部填筑。路基横断面宽度每侧宜超填 50cm。 2.4.2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质 量,通过工艺性试验段确定。 2.4.3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 筑。 2.4.4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 显著的局部凹凸。 2.4.5每一层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含水率、松铺厚度符合工艺试验确定 的标准后再进碾压。碾压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 程序进行碾压。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 4km/h。各区段交接处, 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 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0m。 2.5路基边坡形式及坡度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路堤边坡形式及坡度采用梯形断面,具体边坡坡率见具体施工图设计图。 2.6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为一般地段不大于 不大于5cm,沉降速率不大于3cm/年。 10cm桥台台尾过渡段工后沉降 3. 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 在大面积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工艺性试验,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断面 及结构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或部位, 根据初选的拌和出的填料及摊铺、碾压 机械,选取不小于100 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形成试 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开展施工。 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根据选择好并经试验合格的填料种类, 试验确定其 达到要求压实度时的最佳含水量范围、松铺厚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检验方 法等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 一般规定:①普通填料的碎石类、砾石类土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40cm砂类土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 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 应小于10cm②普通填料填筑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通过试验确定不同功能 压实机械条件下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和相应碾压遍数、机 械配套方案及施工组织方式。 根据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确定各项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如下: 3.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渗水土,采用******取土场细角砾土做为填料,其压实最 佳含水量为6.3%,松铺厚度38cm松铺系数为1.27,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 1遍+弱振4遍+静压1遍后,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等压实指标均能满足压 实标准要求; 3.2基床以下路堤填筑C组料,采用************** 取土场料源做为填料,其最 佳含水率8.4%,松铺厚度33 cm松铺系数为1.12,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 3遍+ 静压1遍后各项压实指标均能满足压实标准要求; 3.3基床底层填筑 A B组填料,采用***************** 取土场料源做为填料, 其最佳含水率8.4%,松铺厚度33.6 cm松铺系数为1.12,静压1遍+弱振2 遍+强振3遍+ 静压1遍后,压实质量满足 A B组料填筑压实标准要求; 3.4基床底层非冻胀性 A B组填料,采用************ 压1遍后各项压实指标均能满足压实标准要求。 细圆砾土为填料,其压 实最佳含水量为6.3%,松铺厚度33.6cm、松铺系数为1.14,静压1遍+弱振2 遍+强振3遍+ 静4. 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图一 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顺序:下层面处理一卸填料土一推土机摊铺整平T压路机初压一压路机 复压一平地机精平一压路机终压。

4.2工艺流程

准备阶段

捡测区段 蕴土区段分 迺水腺迺平料整推区平段• 码压区段I碾压夯实 V

图区2・1填筑施匚匚艺漁稈圏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确定料源。路基施工,填料是关键。按照客运专线对路基填料的特殊 要求,对沿线路

基填料进行调查,进行试验比对分析。从填料的质量、运输道路 以及经济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符合要求的取土场。

5.1.2填筑前应对地基和原地面处理进行验收,

基加固处理,其质量要求应达到设计要求。

5.1.3大面积填筑前已做填筑工艺试验,形成的试验段总结报告,已报监理 单位确认。 5.1.4测定基底土样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试验人员分别对试验段的基 底土现场取样,

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该土的最佳含水量及对应的最大 压实度,以便下一步对清表后的原地面进行翻挖、晾晒、回填、碾压、检测。

5.1.5确定路基填筑检测方法。试验段路基基床以下部分采用 K30和压实系 数K双控检测。

为取得足够的试验数据,基床以下部分每层检测压实系数

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过地

K和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K30,检测点数满足验标要求。 5.2施工方法及工艺 521测量放样 由精测队对现场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路基两侧坡脚线、排水边沟线,并测出 原地面高程。 5.2.2基底处理 (1) 人工配合挖掘机将原地面杂草、树根及表层软土等清理干净,并将弃 土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对基底土进行晾晒,待含水量达到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 量时,再用推土机进行整平、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 地面横坡大于1: 5时,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2m台阶 高度不大于60cm当基岩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 较厚且稳定时,予以保留,即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 对原地面进行碾压成 形后,再对原地面进行动力触探检测其承载力。 (3) 正线路基压缩层范围内地基土除基岩和碎石类土之外,其他土质地基 (含全风化层)均应进行路基工后沉降分析,一般地段工后沉降w 10cm桥台尾 过渡段工后沉降w 5cm,沉降速率w 3cm/年o (4) 低矮路堤处理,填土高度小于3.0m的低矮路堤地段,按“吉珲大样图 施路-03 ”图设计。 (5) 对水田、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位高 (地下水位距地表w 0.5m) 的低洼谷地路堤地段,应在路堤坡脚设置防冻胀护道。 5.2.3路基填筑 填料合格、原地面处理满足要求后,进行分层填筑。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 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比设计 线每边宽出50cm填筑中,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 厚度控制卸土量。为便于比较,路基试验段先后以 35cm 45cm 55cm三种松铺 厚度进行试验。填土厚度控制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量出每车土的方量,根据摊铺 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灰线划上格, 在每 格内卸入一车料;二是在路基坡脚附近每隔10m立上竹杆,在竹杆上用红布条标 记好试验摊铺厚度的位置线,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5.2.4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 横断面宽度每侧宜超填 50cm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 类和要求的质量,通过工艺性试验段确定。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每一水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

525路基平整

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杆标示线初步推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 并将路基顶面做成两侧 2%- 4%的横向排水坡。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 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5.2.6路基碾压

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从 两侧向中心纵向进退式碾压:碾压遍数根据工艺试验结果确定。先静压后弱振、 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碾压时,行与行轮迹重叠

0.4〜0.5m,横向同层接

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 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 40cm,保证不漏压,纵向 搭接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m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图 压路机碾压走行路图。

图:压路机碾压走行路图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 含水量损失难以

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处理后方可碾压。

5.2.7压实检测

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检测采用K30和压实系数双控指标。即用 K30平板载荷仪测试地基系数 K30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

5.2.8续压检测

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续检,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同前。并认真 记录松铺厚度、碾压次数、K30和压实系数检测值等相关数据。沉降观测点周围 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打夯机夯实。直到压实指标稳定后停止碾压。

************************

交底单位名称: 工区 编号:

529沉降观测

(1) 软基处理地段设计有沉降、位移控制要求时,首层填料摊平后,在路 基中心埋设

沉降观测板、设置沉降观测桩。碾压结束后,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 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标准。

(2) 设置原则:一般工点不少于 2个观测断面,断面间距不大于 50m路

堑段为100m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断面,以确保能够反 映真实差异沉降。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桥台5m 15m 35m各布置一个监测断面; 路涵过渡段每侧布置1个监测断面;堤堑过渡段布置1个监测断面;路隧过渡段 布置1个监测断面。路堤填筑过程中,在各监测断面路堤坡脚外

观测桩,若现场条件困难,可适当调整其位置。

本线地基沉降监测分为 A、B、C三类:

2m处设置位移

A型监测断面:在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沉降板进行监测; B型监测断面:在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单点沉降计进行监测; C型监测断面:在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剖面沉降管进行沉降监测。

断面布置一般按照A-B-A-C布置,具体按照《路基沉降及稳定监测断面设计 图》吉珲施路-监测-01中要求的断面设置。

路基面沉降监测:一个监测断面设3个监测点,分别在路基中心、两侧左右 线中心以外3.2m路肩处各设一个监测桩,于路基成形后设置。

(3) 观测频度: 路基及过渡段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一般 填筑 沉降量突变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第1-3个月 路基施工完毕 第4-6个月 观测频次 1次/天 2〜3次/天 1次/3天 1次/周 1次/2周 1次/月 1次/2周 1次/月 1次/3月 6个月以后 第1个月 轨道铺设后 第2、3个月 3个月以后 5.3主要技术措施

5.3.1技术措施

************************

交底单位名称: 工区 编号: ⑴每一压实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类的填料。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严格按照试 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分层的压实厚度按试验段确定的 方案控制。 ⑵通过质量检测了解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检验项目, 进行分析和研究,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和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基 床表层路基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⑶要特别重视对路基内,预埋管线、设施及结构物等周围的填料摊铺整形和 碾压。压路机在构造物接头处、拐角、预埋管线等基础周围部分不能靠近压实时, 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或振动夯板压实,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并对各类与路基同 步施工的预埋管线及设施,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要求制订有针对性 和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并加强检查与监测。确保与路基同步施工的预 埋管线、设施及结构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⑸路基填筑压实标准采用K30 K两项指标控制,用砂类土及细砾土或碎石 类及粗砾土填筑时,采用压实系数 K、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作为控 制指标。压实标准及检验数量应符合规定。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 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 5.3.2不同专业之间的衔接及接口管理技术措施 客运专线路基内及各附属构筑物及预埋设施等相关专业之间的衔接质量控 制要细化到施工工序及施工过程中,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各 接口工程的稳固和安全。 接口管理中协调好与各相关专业的衔接,并提前确定接口界面问题和解决方 案。按照接口管理程序既:“识别一确认一定义一分配一解决一测试”进行接口 管理。同时和各相关专业间的接口管理互相勾通和交流, 使接口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工作中。 了解接口间有那些要求, 6. 路基填筑填料质量控制与检测 6.1路基填筑质量控制 ⑴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 验与检测控制。 ⑵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路基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 求。 ⑶严格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 6.2路基填筑填料质量检测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标准》(TB10751-2010)和设计文件有关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基床以下(非浸水)路堤压实标准及检验频率(沿线路纵向每

100m:

① 基床以下路堤每压实层(每填高 30cm检验压实系数K (改良细粒土)6 点,其中距路肩边线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 增加1个检测点;

②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层每填高约 90cm (每3层)检验地基系数K30 4点, 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压实标准及检验频率(沿线路纵向每

100m :

① 基床底层路基填筑每压实层(每填高 30cn)检验压实系数K6点,其中距 路肩边线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② 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压实层每填高约 90cm (每3层)检验地基系数K30动 态变形模量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AB组(不含细粒 土、粉砂及易风 化软质岩块石 土)填料

项目 砂类土及细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 /m) 压实系数K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 110 > 0.92 碎石类及粗 砾土 > 130 > 0.92 指 标 化学改良土 地基系数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 砾土 —— > 130 > 150 K30(Mpa /m) 动态变形模量 —— > 0.95 > 40 > 0.95 > 40 > 0.95 Evd (Mpa 压实系数K 7d饱和无侧限 抗压

> 350(550) —— —— 强度 qu(kPa) 反压护道顶面高程高程、宽度、边坡坡率的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项 序 号 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顶面咼程 -5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3 处 尺量 2 顶面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3 处 ± 0.3%设计坡 度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3 处 尺量 3 边坡坡率 坡度尺量 基床以下路堤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项 序 号 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边缘 距离 0,+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5 处 尺量 2 宽度 不小于设计 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5 处 横坡 ±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5 个断面 尺量 3 坡度尺量 4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抽样检验 2.5m长直尺 量测 10点 基床底层厚度、 顶面宽度、顶面横坡的 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序 号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3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测量仪器测 量 尺量 1 厚度 ± 30mm 不小于设计 值 占 八、、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3 个断面 沿线路纵向每100mJ抽样检验3 个断面 2 顶面宽度 3 顶面横坡 ± 0.3% 坡度尺量 6.3 路堤边坡质量控制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1) 路堤边坡宜采用加宽超填方法,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 (2) 路基刷坡采用刷坡机械。机械刷坡时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 (3) 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边坡的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陡不得 大于设计值的3% 6.4试验检测控制内容和检测方法 (1) 原地面处理前,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不满 足设计要求的,报建设、设计、监理变更; (2) 原地面处理后,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 (3) 路基填筑前,取土场选择,现场取样,做室内土质分析试验,确定路基 填料; 7. 安全及环保措施 7.1安全措施 经理部和各作业工区分级负责,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 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路堤工程的施工安全。 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符合安全标志的标牌,施工 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的规定执 行。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 机一闸。 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经过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并考试取 得合格证后,方准持证独立操作。 注意行车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交通秩序,文明驾驶、礼貌行车。 路堤填筑较高地段,为保证机械运行安全,场地必须及时平整,并在填土边 缘设置安全栏杆。 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 不清时不得作业。 及时做好排水措施,保证排水顺畅。 雨季加强对边坡和堑顶的检查,防止滑塌。 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 7.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各项条件都符合国家、 部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的要求;排放标 准达到国家、铁道部及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安质部为主责部门、各工区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障体

交底单位名称:

************************

工区 编号:

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环保有关规定, 实 行生态保障领导负责制。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思想、组织、过程、检查、 效果、目标、经济控制环保工作,实现环保目标。

项目经理对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工作负全面责任,监督、检查各部门环保工 作、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评比、推动环保工作。

专职环保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施工环保措施的制订、监督落实,及时上报环保 工作动态,根据环保相关法规、大力抓好工地宣传教育,发动全体职工从我做起, 消灭污染源头。

各作业工区负责执行各项环保措施, 检查工班环保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满足 环保措施要求,确保环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 伐,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三级沉淀, 排放。

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

注:如有不明之处,请及时与交底人联系,切勿盲目施工。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