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2期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26 No.2 2013年3月 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s) 2O13 ・高职高专教学・ 新课改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探 王 峰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在新课改实行后,全国各科教学工作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我主要对高职的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改革,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着手,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改革;创新意识;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353(2013)02--0081—0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对体 为考试而学的应试现象,体育课堂上学生学习的 育项目的兴趣和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同时,不断 兴趣不高,失去了体育教学应有的魅力。因此,改 对学生的心里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身体和 革以竞技运动技术、技能为核心的教材内容至关 身心都能得到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 重要,根据对部分在校大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我 识,根据学生和学校的不同特点,不同学校的体育 们认为,应对高职体育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改革,并 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针对高职学生进行体育教 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更新与调整。 学,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有针 首先,应充分体现精讲、易懂、适合、有用的原 对性地进。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则,多充实一些学生喜欢的健身教材,如健身与健 1加强和改进教学内容 美、武术与养生保健、形体训练与体育舞蹈、球类 高职体育教学应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传统 游戏、与民族民间体育、轮滑等学生喜爱的运动。 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提高学生的素质人手,让 其次,应改进现在的体育教材,可以将竞技运动教 学生在教学中切身感受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 学内容改造为健身体育教材。例如可将学生都不 为以后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打下基础。高职体育教 喜欢的中长跑改为健身跑,将途中跑、冲刺跑、技 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素质与 术与战术等教学内容更新为以提高耐力素质,增 能力的培养,存在着教材内容竞技化、重复化的现 强心肺功能为主的匀速跑、定时跑、追逐跑等教学 象,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存在很大差异,体育教 内容,可将球类教学内容改为以健身为主的球类 学以强身健体、突出终身体育为教学目标,以掌握 游戏,如三人篮球、五人足球、软式排球等。要降 健身方法、增强体质为内容;而运动训练的目的是 低技术难度,简化比赛规则,增加趣味性和娱乐 在运动的较量中争标夺冠,追求人体体能的极限 性,强调健身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目的,为运动技巧和成绩的高、精、尖而努力;另 最后,可以适当增加基础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 外,传统的体育教材的教学内容,从技术原理到技 多讲解一些学生关心的科学锻炼的方法、如何进行 术分析,从动作技能到教学环节,甚至考试的内容 健身运动、健身体育的机构、健身体育与如何欣赏竞 与方法几乎与竞技运动技术、技能的教法与要求 技体育等知识的教学。可将原来的分散授课改为专 没有区别,这些脱离体育教育目标和学生需要实 也教师授课,这样可以把知识讲解的比较系统和详 际的教材内容导致教学中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 细,提高高职学生掌握与运动相关的体育知识。 收稿日期:2013—01—17. 作者简介:王峰(1978一),男,辽宁阜新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81 第26卷第2期 2013年3月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s) Vo1.26 No.2 2O13 2创新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引起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 多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革教学方 法,提高教学质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 学”,教学方法要讲究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 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 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 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 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 的视动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体育教学的主 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适当的运动技能,并能在 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 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 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多媒 体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 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 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体育教学改 革必须符合时代的需求,在学校体育发展的今天。 我们必须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 教育,不断地优化教法,加强学法指导,促进体育 教学的完善和发展。①要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 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任何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可 能不采用一定的方法。只是由于教师的学识、经 验、风格不同,往往习惯于或束缚于某些方法罢 了。而教师一旦陷入某种缺少变化的固定的教学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 杂,而且完成完整动作的时间短,随意性往往较大, 再加上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的年龄、 临场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或自身其他条件等都会影 响学生对于动作的理解;同时,学生的观察角度和 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非常快,综合难 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 方法中去,就会严重束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 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追求的既 不是教学无法,也不是教有常法,而是教无定法,教 学得法,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保证 学生在一个最佳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 响。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 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 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 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 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 各分解动作,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 点,难点。在实践中,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 当前,我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们还 必须重视和研究学法,以使教法更加适应学法,提 高效率。学法相比于教法,无论是实践还是研究, 都显得少多了。传统的学法偏重知识的掌握,而忽 略学习能力的提高,导致学和用脱节。②要研究学 法、优化教法,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学生的学法 得当,和教师的教法相统一,那么他的主动性就会 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4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念,多与学 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关系,消除教师在学生思想中 严肃师威的思想,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学生拉 近关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掌握学生的心理活 动,抓住学生的思想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 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教师要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喜好,适 应现代体育发展趋向,选择比较先进的教法来教 授学生运动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 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上课,可以给学生提供 更加直观的感性材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 时身心也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学受到场地、 器材、环境、气候的影响,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可 以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保证学 生的人身安全,但在管理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 生的管理实施弹性管理,松紧有度,多给学生创造 一阔学生的视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 动、新颖,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 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 少年的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 82 定的自由空间,多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节气 第26卷第2期 2013年3月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s) Vol_26 No.2 2013 氛,少些批评多些理解和宽容,多运用表扬和鼓励 的办法,给学生增加一定的自信,这样才能让学生 发挥个人的长处进行身体锻炼,学习和掌握知识 也能轻松很多。 强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体育课养成终身体育观念 态度远远高于传统体育课,态度明朗,锻炼就有目 标,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去努力。 中华体育道德宗旨是塑造理想而健全的人 格,而教育与训练是身心统合的优化生命过程。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 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 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 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粹,传达到学生的意识 中,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因此说,体育教育具有多 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 功能性,在教学过程中,找出适合学生的一项或几 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 项体育运动基本锻炼方法和练习手段,学会有效 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 提高身体素质的一般技能,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 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 知识和医疗急救措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 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学生通过 为习惯,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增强抗 实践一思考一创造一发现一学习等步骤,在老师 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修身”的内涵一旦 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 被学生所消化,必将会影响其终生。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 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 参考文献 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 [1]林锡江.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绉议[N].体育 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教学,2005(1). 5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袁冲.试论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也是有效学 [J].体育教学,2005(2). 习的保证,学生对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再苦再累也 E3]王悦.论高校运动会现状与改革构想[J].解放军体 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反之,如果没兴趣,再愉快 育学院学报2003(10). 的活动也会让他们觉得乏味。从调查的结果来 [4] 马鲁生.体育美学学科建设新思路口].体育与科学。 看,兴趣体育课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增 2004(1). ,护 、; (上接第95页) 告。在书写论文性实验报告时,学生需要查阅大 4培养学生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的科研能力 量的资料和文献,了解这些大型综合性实验的背 论文性实验报告要求以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 景和意义,了解国内外相关的技术动态,详细记录 报告。与传统的实验报告相比,论文性实验报告能 整个实验过程,正确合理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并 更详细地反应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过程,强化了学 提出相应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另外,还要求学生 生自主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更注重了学生在实验 将实验报告做成PPT的形式,集中安排时间,让 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更利于学生发表一些创建性 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 的见解;论文性实验报告中附有大量实验中的图片 研创新能力。 和数据,更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书写论文性实验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书写论文 [1]伍荣生.对地球科学通识课程的一些看法[G].中国 性实验报告,每个大型实验结束后撰写出一份论文 大学教学,2012(6). 性实验报告,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2] 乔淑芬,何晓燕,等.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书写论文性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 [G].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6). 论文书写格式,根据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已完 [3]史小棉.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说”起来[G]. 生物教学,2008(4). 成的实验过程,撰写出一份完整的论文性实验报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