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0年第9期 (总第144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China Hi—Tech Enterprises NO.9.2010 (CumulativetyNO.144) 构建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鲍伟岗,王南 (云锡集团公司,云南个旧661000) 摘要:文章以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论述了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数量充足、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意义。构建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尽快形成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局面,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 围,对于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培训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9—0051—02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集 团)是世界著名的锡生产、加工基地,是中国锡工业的“领头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直接生产或者非直接生产领域内,从 事于一线工作的从业者中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 羊”,是中国锡工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多年来,云锡集团以建 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性 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重点,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着 工艺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 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特别是近几年,公司紧紧围绕技能人才 干,在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 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激励等环节,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 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制和机制,切实提升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先后荣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的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授予“‘2005’学习型组织・中 二、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措施 近年来,云锡集团坚持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作为高技能 国优秀组织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 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按照先培训后鉴定在上岗的原则,根据 号。目前,云锡集团共有在册职工28644,3.,其中高级技师22 国家职业标准和培训大纲,采用集中培训和岗位练兵、技能比 武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人,占0.07%;技师554A,占1.93%;高级工3296),.,占11.51%。 近年来,云锡集团紧紧围绕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适时提 (一)加大鉴定机构和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进入新世纪,云锡集团领导站在新高度,审时度势,科学 出并实施以促进高技能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和全面提高员工素 人员齐备、制度完善、管理严 质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 决策重组了党校和技校,成立了J 源”的观念,始终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 格的鉴定机构_人才培训中心。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工程,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员工队 不断加强培训中心的建设,2005~2008年共投入资金5000多 伍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争当知识型员工为重点,建立 万元,全面对校园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创造条件将其建设成为 健全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集团公司的 改革发展。 一集团较高层次的人才培训基地。 (二)加强与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协作, 完善技能鉴定工作 、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的目的和意义 云锡集团每年都要从理论知识水平、工作业绩、技能水平 义【『1.理论导刊,2005,(2). 【5]李剑峰.组织行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6]罗锐轫.管理沟通[f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冯丽(1971一),女,河南人,供职于广州白云国 【2]陈浩.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组织运作效率L刀.长沙铁 社.2000. 道学院学报,2002,(12). [312 ̄锡华,王锏奇.简论管理中的互动原理U].西华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李进.有效沟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探悉[刀-市场周 .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刊(研究版),2005,(11). 一51— 等方面开展一次工人技师考评工作,考评合格者晋升职业资 通过在车间(坑口)、分公司、集团公司的层层选拔,使优 格等级,同时推荐优秀人才参加有色金属工业职业技能鉴定 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了不断强化此项激励措施,云锡集团 中心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工作,评审合格者由有色行业颁 对在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竞赛中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奖 发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1]2009年末,云锡集团通 励。 过各种职业技能评价鉴定渠道共取得技师资格554人,高级技 1.第一名lO)k.,授予集团公司“技术明星”称号,颁发技 师资格27人。 (三)充分发挥云锡集团两个职业鉴定站的作用 重点开展职业资格等级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通过脱 2.第二、三名20人,授予集团公司“操作能手”称号,颁 产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师带徒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 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聘为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各控股公司首 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培训网络,实行“云锡集团一厂矿 席操作工,一次性发给奖金:第二名200O元、第三名moo: ̄。 单位一坑口(车间).工区(段)一岗位”五层次培训。 3.前十名45.L,颁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7欠『生发给奖金 师职业资格证书,聘为集团公司首席操作工,组织青岛、威海 等地学习考察一次,一次性发给奖金3000元。 三、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调动高技能 500元。 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体,企业也应成为高 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企业要不断创造能够激励高技能人才 脱颖而出。全面发挥自身价值的人才成长氛围,为高技能队伍 的稳定创造条件。 (一)建立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激励机制 在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云锡集团坚持对技能人才实行 “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 制。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给予 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享受50~200元 的职业技能津贴待遇。对在集团公司开展的岗位练兵、技能比 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执行300~500元首席操 作工津贴制度。获得国家级“中华技能大奖”一次性奖励5万 元,获得国家级“技术能手”一7欠『生奖励3万元,获得省、部级 “技术能手”一次性奖励2万元。为了使这些激励措施能够落 实到位,云锡集团先后制定下发了《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竞赛试行办法》、《云南锡业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首席操作工及津贴试行办法》。 (二)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实施多元化培训模式, 推进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云锡集团始终把对高技能人才培训作为推进员工成才的 重要手段和激励措施。积极探索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人才教 育模式,在员工职业培训中,注意突出“三个中心”,即以岗位 培训为中心;以技能培训为中心;以服务生产培训为中心。培 训模式上坚持“六结合六为主”,即上下结合,厂矿为主;知识 能力结合,能力为主;自培外培相结合,自培为主;系统性专业 性相结合,专业性为主;理论性适应性相结合,适应性为主;业 余培训脱产培训相结合,业余培训为主。采用统一与分散的培 训办法,使云锡集团职业培训常抓不懈,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为了激发广大技能人才学技术、创水平、争先进的 积极性,云锡集团每年都要组织4 10个岗位(工种)的岗位 练兵、技能比武活动 一52一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云锡集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 用和激励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高技能人才工作仍然任 重而道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管理,集团制定了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至2015年人力资 源开发规划》,提出了到“十一五”末期,培养高层次技能人 才635名,高层次技能人才占在册员工的比例达到15%以上;到 “十二五”末期,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760人,高层次技能人才 占在册员工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为了实现这一规划目标,云 锡集团将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定切 实有效的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实好,一是加大技能鉴定力度, 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严格按照各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 准,提高鉴定质量;二是积极培养选拔能工巧匠、技能大师, 推动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4~10个岗 位(工种)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竞赛活动,搭建高技能人才 快速成长的通道;三是引导并鼓励大学生扎根生产一线,到技 能操作岗位锻炼,积累经验,成长为高层次技能人才。 在今后的工作中,云锡集团还将继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企业环境,形成全员学习、全程 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和机制,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技能水 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 风险能力。云锡集团要继续强化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 机制,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拓展技能人才培训渠道,创新 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不断提高技能 人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使用管理办 法,强化竞争机制,加强考核和动态管理,激发技能人才的拼 搏进取精神,为云锡集团持续有效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 保证。 作者简介:鲍伟岗(1982一),男,云锡集团公司劳动人事 处人力资源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王南(1968一), 女,云锡集团公司劳动人事处劳动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