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雹目嘧露 双侧;③重症者并发症多,如呼吸衰竭、体温不升和高热、肺部 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糖升高、血压不稳等;④预后差,病死率 高,多遗留智力、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甚至成为“植物人”。鉴 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饶明俐_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6-63. 于此病的复杂性和凶险性,大多数病例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 法,治疗周期长,且呼吸机、动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 器械使用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必然增高,这就对护理工作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针对每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 性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认真落实,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 [2】宗克宇,文君军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临 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3):172. [3】田军,尹浩,童挥.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亚低温治疗 冲华创伤 杂志,2003,19(4):247—248. (收稿13期:2013—05—15) 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护理措施,才能减少肺部感染,压疮等并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张贤娃 (曲沃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山西曲沃043400) 【摘要】新生儿窒息主要是由于胎儿宫内缺氧发生宫内窘 迫所致,或者是在娩出过程中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对新生儿 危害极大,若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本文对助产士在抢救新 吸微弱或消失,心搏不规律并且微弱,心率在8O次/min以下, 对外界的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肉无张力。 1.3复苏方法助产士对窒息的新生儿加强基础护理, 保证呼吸道通畅无阻,对于口鼻中的分泌物及时给予清除,同 时根据窒息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控制性地给氧。加强保暖措 施,注意科学喂养新生儿,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到位,预防感染, 严密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指征,积极处理并发症。 2结果 生儿复苏中采取的一些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旨在降低新生儿窒 息的病死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助产士 复苏抢救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主要是指新生儿在子宫内因缺氧发生窘迫或 者是出生后无自主呼吸而引起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 性酸中毒等,新生儿窒息是妇产科新生儿常见的l临床症状,也 经过复苏抢救后,轻度窒息复苏后5 min Apgar评分大于 7分者1 1例,重度窒息复苏后5 min Apgar] ̄功,复苏成功率为93.75%。 3讨论 于7分者4例,1例患 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l1。新生儿窒息多由 于缺氧所致,而缺氧对小儿神经系统和脏器的发育均会产生不 良影响,一旦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得当,均会导致新生儿不可逆 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甚至留下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和智力低下 等,给新生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助产士在新生儿的分 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可以大大 儿因呼吸暂停、抽搐不止,24 h内死亡,共15例患儿复苏抢救成 3.1复苏培训 由有资质的老师对助产士进行复苏抢救 相关技术的定期培训,详细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助产士可以 2人一组,进行模拟演练操作,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提 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降低残疾、脑瘫等后遗症 的发生率。现将我院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中的护理体 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高助产士对小组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另外,在分娩室内悬挂复 苏抢救的流程图,便于助产士时刻温习,将抢救要点牢记于心。 3.2助产士要有良好的职业修养 助产士要培养自身良 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其不仅可以提升产科服务形象,还 能够给予孕妇心理上的安慰和信赖,进而有助于促进产程的进 1.1一般资料2011年4月一2012年6月在我院产科足月 分娩的新生儿共562例,其中发生窒息16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率为2.85%。以Apgar评分作为窒息的评定标准,轻度窒息 展。助产士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要对自己 的职业由衷地喜爱,提高服务意识,帮助产妇克服困难,顺利完 成分娩。 (Apgar ̄4~7分)1l例,重度窒息(Apgar' ̄分0~3分)5例;分娩 方式:剖宫产7例,自然分娩6例,产钳助产3例。新生儿窒息的原 因:孕母先兆子痫5例,胎位异常、头盆不对称、胎膜早破等难产 者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呼吸道不畅、肺发育不成熟等5例。 1.2临床表现轻度窒息的新生儿表现为面部及全身皮 3.3加强对孕妇的心理护理产妇在分娩时一般都承受 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的疼痛,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往往 由生理的疼痛转变为心理上的恐惧、焦虑,不良情绪会进一步 引起机体各方面的不适,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有可能引起 子宫收缩乏力,使得产程进展缓慢,极易导致胎儿发生宫内窘 肤紫绀,呼吸不规律,心搏有规律,并且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存在喉反射;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表现为皮肤苍白、口唇发紫,呼 作者简介:张贤娃,女,本科,主管护师。 E-mail:120514495@qq.com 迫。因此,助产士要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并予以疏导,做好 健康宣教工作,指导产妇正确认识和对待分娩,以积极乐观的 情绪面对宝宝的降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8月第17卷第24期 3184 3I4需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新生儿发生窒息时 病情急骤、进展迅速,因此,要提前建立复苏小组。助产士要提 氧;根据患儿的血压、血氧等具体情况应用呼吸兴奋剂、扩容、 抗感染药物等,复苏5 min后,Apgar评分仍在5分以下的患 儿,可静滴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在复苏过程中,要对 患儿的各项生命指征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新生儿的心率、呼吸、 皮肤颜色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以此判断复苏的效果。 3.7复苏成功后的护理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后,助产 士更要严密监测患儿的各项指征,持续给氧,对于新生儿口鼻 前准备好复苏抢救所需的物品和药品,仔细检查喉镜头及其内 部电池,准备好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面罩、听诊器、1 mL针筒 等,平时接班时各种物品要清点消毒,使用完毕后及时消毒并 且收好备用。 3.5分娩前助产士应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的防范要对产 妇的病历资料进行详细阅读,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初步 评估。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子宫收缩、胎 心、羊水及产妇的精神状况等,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医生,积极 中的分泌物及时清理,密切观察肤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 等情况,防止再次窒息的发生。 综上所述,助产士应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抢救的操作流程 和抢救要点,能够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理,助产士之间要 密切配合,操作技术要熟练、准确、迅速、有效,遇到紧急情况能 处理。在第一产程助产士应鼓励产妇多进食,保持自由舒适的 体位;第二产程,产妇应采取半卧位式分娩,床头抬高30。 60。, 促进第二产程的进展,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3.6助产土在复苏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成功复苏的关键 够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乱,把握好抢救时机,以提高新生儿窒 息复苏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就是要保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用纱布立即清理患儿口鼻中 的分泌物,注意操作时动作轻柔并且快速,避免对新生儿呼吸 道黏膜造成损伤,使患儿保持脚高头低位以便促进分泌物的排 出 。在患儿气道通畅后应立即给予面罩吸氧,重度窒息无法呼 吸的患儿要予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此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 2011,15(7):610-611. 【1】陈莹.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配合[J].基层医学论坛, 【2】王华,王方方助产士在抢救窒息新生儿患者中的护理配合阴.哈尔 滨医药,2012,32(6):502—503. 儿的生命体征、定时吸痰进行口腔护理。心率小于60次/min 的新生儿可采取双拇指法进行胸外按压,同时要给予持续吸 (收稿日期:2013-04—23) 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张 伟 (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目的用及效果。方法探讨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 将我院2011年5月一2012年5月120例内 科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岁~ 76岁,平均年龄45.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其以下71例,初中 以上49例。将2010年5月一2011年4月120例内科住院患 者设为参考组,男66例,女54例,年龄1.5岁~74岁,平均年 龄44.9岁;3c4 ̄程度:初中及其以下68例,初中以上52例。2组 科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选择2010年5月一 2011年4月120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比 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考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 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尸>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护理。将病区分为2组, 2组各设小组长,分别负责健康教育、输液治疗、病历书写等, 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l<0.01)。结 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 纷,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其余护士均未划分责任患者及病床,分别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 【关键词】内科护理管理优质护理 应用评价 及基础护理等。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所有护理人 员均进行护理服务的培训,动员所有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到优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护理需求 服务的工作中去,同时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宣传并树 立优质服务的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将病区分为2大 及要求不断提高。卫生部在2010年护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了“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为贯彻这一指 导精神,我院内科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组,各任命2名总组长,同时分别设2名小组长,建立组长、高 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三级护理模式,优化分组,保证护理 工作有序、高质量进行;实行责任制,每名护士各负责6~12名 患者。同时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等进行重新修订, 重新制订人院、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流程,保证患者从入院至 出院均可得到优质、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重新合理排班,采 3185 1.1对象将我院2011年5月一2Ol2年5月120例内 作者简介:张伟,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8月第17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