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抗高血压药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严旭亮 ,代灵巧,曾巧英(哈密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哈密839000)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124(2017)05—0716—03 DOI 10.14009/j.issn.1672—2124.2017.05.049 高血压病的病程过长可损害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器 官,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危险因素,也 1.4肾毒性 ACEI或ARB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效果大于扩张肾 会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死率 。高血压病患者需终身服 小球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GFR)下 降、血肌酐(Scr)和血清钾离子升高,会加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病 情 。因此,在用药初期的2个月内应监测患者Scr,如Scr 轻度上升(<30%),不需停药;如Scr升幅>30%~50%,应减 量或停药,并应提示存在肾缺血的可能;双侧肾狭窄患者应禁 用ACEI。 用药物,但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并不理想。2015年《中同居 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 年人高血压病发病率为25.2%,约为2.7亿人,呈上升趋势; 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46%,治疗率为41%,而控制率仅为 14%。这表明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高,对高血压病、治疗 药物及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不足,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待提 高。现分析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及针对特殊人群及多种 相关性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 药提供参考。 1.5降压灌注不良综合症 应用抗高血压药治疗时,如果药物作用过强、血压降幅过 大、降速过快,可加重原有心、脑、肝、肾血管的供血不足,甚至 引起休克,引起心脑肾血管闭塞综合症。当血压下降≥25% 时,即易 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症 J,如夜间人体血压处于低 和血液对组织灌注不足时,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降压灌注 不良综合症常见于60岁以上老人和慢性高血压病患者,合并 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的患者更易发生。因此,应用抗高血 1抗高血压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1.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南于体位改变发生的低血压,多见于老年 人,服用抗高血压药为其发病原因之一 J。由于脑部暂时性 缺血,患者可表现为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严重时甚 药时应遵循“降压宜缓不宜急、下降不宜过快”的原则。 1.6心跳过缓 至发生晕厥。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高血乐病患者尤其 是长期卧床或老年患者,服药后应注意休息。相关研究结果显 示,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d受体阻断剂、 13受体阻断剂、神经节阻断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交感神经递 质耗竭剂、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 ̄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及利尿剂等。 1.2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B受体阻断剂可以减慢心率,引发严重的心跳过缓;供血 不足而发生缺 、缺氧,从而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J。 此,对于有哮喘、心源性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代偿性心 力衰竭、心房传导阻滞、严重外周动脉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 症、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及低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B受体阻断 剂;高血压病患者在使用B受体阻断剂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心 率变化,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避免突然停药 。J。 1.7低钾血症及血尿酸增高 噻嗪类利尿剂在排钠、利尿的同时,还有排钾作用 J,患 研究结果显示,许多抗高血压药对性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这也是导致部分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重要原因。引起阳痿 的抗高血压药主要有利尿剂和B受体阻断剂 J。因此,患者 在服用此类抗高血压药时,应在医师监护下进行,适当减量或 选用对性功能较小的抗高血压药,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阻断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钙通道阻滞剂 者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应监测钠、钾、氯等电解质指标。同时, 该类药物在增加近端肾小管钠离子重吸收的同时,也会增加尿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等。 1.3 ACEI引起的干咳 酸的重吸收,导致血尿酸升高,痛风患者禁用此类药物,高尿酸 血症患者应慎用。高血压病指南推荐的抗高血压药中,ARB r咳是ACEI类抗高血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J,有时甚 类药物氯沙坦钾可增加尿酸排泄,具有一定程度的降尿酸作 用 。因此,氯沙坦钾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后者升高血尿酸的不良反应。 1.8水肿及反射性心动过速 至是顽固性干咳,多发生于夜间,且于夜间或平卧时加重,尤其 好发于非吸烟者和妇女。其原因主要为ACEI可抑制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使缓基肽水解减少,缓激肽作为炎性介质可引起 缓激肽效应,其增多会导致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干 咳者可给予硫酸亚铁治疗,1次0.3 g、1日3次;或给予直接作 CCB能引起水肿,多发生在胫前踝部 ’ 。ACEI有扩张静 脉作用,联用后能拈抗二氢吡啶类药物,避免踝部水肿的发生。 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的ARB进行替代治疗。 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1441674279@qq.COIl3 二氢吡啶类CCB使交感神经活性上升致心动过速,ACEI类对 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两者联用可避免直立性低血压,且B受体 阻断剂也可拮抗二氢吡啶类药物引起的心动过速 。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年第l7卷第5期 2 特殊人群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监护 2.1老年患者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约50%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患有高 ACEI可作为1型糖尿病防止 肾损害的一线药物,利尿剂、 CCB、p受体阻断剂可作为二线药物或者联合用药。利尿剂和 B受体阻断剂宜小剂量使用。 3.5慢性肾病 血压病,且大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等 '“]。高 血压病易致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故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 存在一定困难,患者常难以达到血压控制目标;患者常服用多 种药物,故治疗时需要考虑各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还需综合 考虑老年患者的病情等,故用药时需慎重。目前的研究结果显 示,在抗高血压药中,CCB、ACEI、ARB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 者的治疗 。 2.2妊娠期妇女 无论何种疾病所致的肾损害,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止肾脏病 的持续进展都非常重要 。肾脏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应严 格控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保持在<130 am H.g/80 mm Hg (1 him Hg=0.133 kPa),伴有蛋白尿(24 h>1 g)的患者,血压 应控制到125 mm Hg/75 mm Hg,避免血压骤降,注意观察肾功 能变化。该类患者药物治疗应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 j, 还可以与小剂量利尿剂、CCB、B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当 Scr>2 mg/dl时,推荐使用袢利尿剂。 3.6高脂血症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指妊娠妇女出现的血压异常升高,严重 威胁母婴生命,应积极治疗。由于有些药物对胎儿会产生一定 影响,故必须慎重选择。相关指南规定,妊娠期不宜使用ACEI、 ARB 和利尿剂;先兆子痫妇女除存在少尿情况,不宜使用利 尿剂;临产前半个月不宜使用CCB,以免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力,影响产程,在妊娠早、中期可以使用CCB,但禁止与硫酸镁合 用;不能长期使用B受体阻断剂,以避免胎儿生长迟缓的可能。 2.3儿童 约50%的高血压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约50%的血脂异 常患者合并高血压病 。仅受体阻断剂特拉唑嗪等可降低胆 固醇、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是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 血症的理想药物。CCB、ACEI、ARB对血脂影响比较小 。 3.7 H型高血压病 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病(即H型高血压)占我国 成年高血压病发病率的75%。适量补充叶酸、维生素 和维 生素B 可降低血浆半胱氨酸水平,控制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水 平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补充叶酸、维生素B^和 儿童高血压病以原发性为主 ,考虑到抗高血压药可能 影响儿童发育,因此对儿童高血压病的确认和药物治疗应非常 慎重 ,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儿童高血压病患者用药期间要严 密监测各种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调整,儿童高血压病的常 用药物包括ACEI、ARB和CCB。 2.4司机、精密仪器操作或高空作业者 维生素B。:以饮食调节为主,对高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给予叶酸 0.4~2 mg/,a和维生素B6 30 mg/d、维生素B12 500 3.8其他 d。 ARB、尼索地平、尼群地平等可引起头晕、头痛、步态不稳 等不良反应,影响注意力和操作;或注意服药与工作的间隔时 间 ,司机、精密仪器操作或高空作业者不宜选用。 近年来,由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多由 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的患者服用相关药物引发。目前,公认可引 起血压升高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 疫抑制剂、抗抑郁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避孕药、抗菌药 物、抗肿瘤靶向治疗药、减轻鼻充血剂等,某些镇痛药如曲马 多、芬太尼,子宫收缩剂麦角新碱等也能使血压升高 压,血压升高时应立即停药或调整剂量。 3 多种相关性疾病高血压病的监护 3.1脑血管病 控制血压是二级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尼莫地平在降压 的同时还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功能,脑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 可选用。急性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若降压过快、 降的过低,加剧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此类患 者不应急于降压。 3.2冠心病 。高 血压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一旦使用应密切监测血 总之,目前高血压病的治疗已由单纯降低血压向预防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转变。临床应充分认识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 应,坚持个体治疗原则,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合理用药。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目标在于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一般首 选B受体阻断剂或长效CCB或ACEI;心肌梗死后患者用 参考文献 [1] [2] 季连杰.B.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 血管病杂志,2012,20(i):67-68. ACEI、B受体阻断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急性冠脉综合症可 选用ACEI和B受体阻断剂 。 3.3心力衰竭 王幼红,张微.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J临床观察[J].辽宁 医学杂志,2014,28(3):140-141. 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控制动脉血压、 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脏的收 缩与舒张功能。症状较轻可用ACEI和B受体阻断剂,不能耐 受ACEI者可换用ARB,症状较重者可采用ACEI、B受体阻断 [3] 喻征蔚.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临床合理用 药杂志,2015,12(35):97-98. [4] 谭宏程.抗高血压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经 济学,2016,11(11):36-38. [5] 高秀娟,郭宜民.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14,8(20):134-135. 剂、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袢利尿剂联合应用 。 3.4糖尿病 [6]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高 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 (6):22-64. 控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有利于防治 或延缓冠心病、脑卒中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药物治疗 首选ACEI、ARB或CCBl1 ,必要时可加小剂量利尿剂。 (下转第720页)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o17年第17卷第5期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17 Vo1.17 No.5。717’ 射液)。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 明红花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和针灸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确 切,治疗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 7.6治疗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 刘晓林,王柏欣.红花注射液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5,13(2):86—87. 张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研究 [J].医药前沿,2015,5(23):82—83. 胡小泊 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断指再植患者,干预后3、 7 d,两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指标检测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 曹莉.红花注射液治疗93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 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9):73,77. 刘晓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4):62-63. 孙毅,高常柏.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 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5,13(3):4041. 李小庭,黄国东,谢晓萍,等.中药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 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3):269-271. 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红花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微 循环状态,提高再植的成功率。 7.7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 刘佳佳等 利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感音神 经性耳聋,药物直接作用于耳部周围组织,改善血液循环,使少 阳经气畅通,效果明显。表明红花注射液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 有其自身优势。 7.8治疗少量外伤性血胸 王磊等 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少量外伤性血胸患者,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黄贤珍.曲美他嗪联合红花注射液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 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5):2821-2823. 张晓华.红花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47 例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2):78-79. 张志刚.氨溴索联合红花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185.I86. 84.00%(P<0.05)。表明红花注射液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 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之,红花注射液具有扩张微动脉、增加组织血液灌流量、 李艺.黛力新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偏头痛3O例临床观察[J]. 临床研究,2015,23(12):34-35. 张春雷,尚静.红花注射液联合自拟中药方剂在慢性盆腔炎治 疗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189一】90. 引 I。l ¨ ] ] 秦小玲,郑荣心,雷颖.红花注射液湿敷治疗褥疮35例及护理 _ll 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疗效较好。1÷I_ ¨ 纠 j l一_l 一_ ¨ 参考文献 [1] 孙学功.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3):72-73. [2] 冯永新.红花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12—13. [3] 辛爱华.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l3(14):40. 体会[J].中国药业,2015,24(20):132 133. 曾金强.红花注射液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 察[J].当代医学,2015,21(17):128—129. 易保轩.地塞米松、红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 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5):49-50. 胡小泊.红花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的影响研究[Jj.中 [4] 苏文杰,钟朝晖.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国医药指南,2016,14(14):209. 刘佳佳,张燕平.红花注射液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观察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134. 王磊,王彦刚,邢明芬.红花注射液治疗少量外伤性血胸的临床 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7):42884290. (收稿日期:2016-12-o7)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66-67. [5] 刘灵芝.红花注射液联合辅酶QlO对表柔比星心脏毒性的保护 作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4):354—355. [6] 王理亚,李红,冯纯慧.红花注射液干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 窄的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82.184. (上接第717页)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J].中华老年医 学杂志,2014,33(7):689-701. [7] 吴兆苏,霍勇,王文,等.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国医 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3):78—1 10.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 [8]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 指南》(2014年修订版)[J].f临床荟萃,2015,30(7):725.74_4. [9] 张石革.抗高血压药治疗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房,2010,21 (42):3948—3951. 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1):17-25,7. 许睿玮,严恺,严卫丽.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因素的Meta 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3):161—166. [1O]沈贤.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 (14):71-72. 张慧.抗高血压药物在特殊人群的合理使用[J].中国现代药物 应用,2015,9(20):280-281. [11] 徐武华,张素平,肖建友,等.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发高尿酸血症的 安卓玲,李欣,邱葵,等.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与临床应用分析 [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6,32(4):371-374. 刘安银,姜跃胜,唐海沁,等.叶酸、B族维生素对老年高血压伴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 志,2013,6(14):1—2. 临床观察[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28(1):4143. [12] 赵新荣.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中国药业, 2013,22(20):65-66. [13] 张爱珍,王富海,张考珍,等.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 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3):140.141. [14]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 专业委员会. 王晓宇,孙丽,李悦.药源性高血压[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 20(12):1188・1190. (收稿日期:2017 ̄1-01) ’720・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17 Vo1.17 No.5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年第l7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