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21世纪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论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标签:
国际贸易现状;贸易壁垒;摩擦;应对措施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2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5,616.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46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86亿美元,增长18.5%。累计贸易顺差2,954.59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增长29%。但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目前尚在继续,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这种下滑趋势还将延续一段时期,这将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我国国际贸易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1 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并且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进出口贸易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达到1775.17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为2624.84亿美元,2008年贸易顺差达2958.44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1955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国际收支大幅顺差不但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外汇占款也使央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造成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多,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阻碍严重
(1)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贸易壁垒的一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2009年6月26日,
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二氧化碳减排限额的排放密集型产品高碳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法国在2009年11月24日的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上,单方面提出将从2010年开始对从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如欧盟严格的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向外国进口商品征收的“碳关税”税率将为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征收17欧元,此后还将逐步递增。
(2)非关税壁垒,就是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目前被有关国家用得最多的非关税壁垒是反倾销、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三类。
①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反倾销的最终补救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如:2008年4月29日,欧盟成员国决定,对中国皮鞋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将延伸至澳门。中国鞋的出口环境变得糟糕起来。欧盟对于中国皮鞋反倾销或许延长的消息让中国鞋出口的前途变得非常不乐观。与此同时,2009年10月,特别是10月下旬以来,关于中国各种鞋款的反倾销调查多了起来。
②技术性壁垒,就是通过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标准以及卫生检疫制度,对进口商品加以限制。据统计我国有60%以上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货物金额已超过25%,约为450亿~500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商品出口,提高了我国的贸易成本,引发了贸易争端,造成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其范围已经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领域,不仅包括货物商品,还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务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③绿色贸易壁垒则是一种以保护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较为苛刻的环保标准,达到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的目的。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
这三类非关税壁垒之所以用得最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具有几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名义上的合理性。比如,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抓住了人们关注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心理,给自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第二,形式上的合法性。一方面,WTO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这些措施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法律和法规如反倾销法、技术标准法规和环保立法等,来为这些非关税壁垒提供法律支持。第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第四,保护方式的隐蔽性。一般来说,这三类非关税壁垒的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大多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并且还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受害的一方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提出指控依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已成为国际非关税壁垒最大的受害者。频繁的貿易壁垒行为使我国各行业出口损失巨大,影响到出口贸
易高达150亿美元。
(3)贸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贸风险加大。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增长,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已连续5年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给我国出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我国产品在出口市场受到挤压,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还有在中国进口方面,美国抱怨中国市场不够开放,这是因为随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越来越怀有戒心。而美国是发起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由它启动的反倾销案件就有112起,占第一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改善我国国际贸易存在的不足之处!
3 应对措施
3.1 针对贸易顺差过大
首先,提高进口增长速度。近年,中国的进口增速明显慢于出口增速,因而可通过增加进口类似农产品、飞机和其他商品,由此削减贸易顺差,而人民币小幅调升则有助于中国提高其进口增速;其次,适度控制出口增长,中国已采取一系列自愿的限制出口产品增长的措施,并与欧盟和美国就纺织品贸易摩擦达成新的协议,这些都有助于降低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再次,扩大国内的需求。
3.2 针对贸易壁垒
(1)关税壁垒:出口不能再一味地以量取胜,短期内低附加值可能还占有一定比例,但应该逐步增加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也要尽量避免出现特别集中的产品、容易产生贸易争端的产品。
(2)非关税壁垒:首先,技术性壁垒的应对策略:①政府方面: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②企业方面: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并将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或采用争端解决机构。其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有关规定。该协议规定各成员国有关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验制度方面实行非歧视性待遇和国民待遇,因此可以利用该协议要求主要进口国家消除歧视性、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第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政府应积极开展“环境外交”,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家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政府的职能部门和相关行业机构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认证机构的合作等。
3.3 针对贸易摩擦
(1)构筑我国的贸易保障体系。为防止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保护已有市场,我国应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调整外贸发展战略。
总之,国际环境将更复杂,我国对外贸易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分析利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减少与其他国家的摩擦。充分利用国外国内有利条件,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更上一台阶。
参考文献
[1]林国华,林卿,王庆.农产品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6):49.
[3]张莉.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及影响评估[J].中国对外贸易,2008 ,(9):84.[4]李成钢.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J].国际经贸探索,2008,(9):12.
[5]
刘兵权.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曲凤杰.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影响[J].国际贸易,2008,
题,2008,(7):94.
[6]石敏俊,吴子平,陈志刚等.食品安全、绿色壁垒与农产品贸易争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