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能概念 施工定额 P31 预算定额 P31 1. 预算定额(平均水平)不同于施工定额,它不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它是由国家及各地区编制和颁发的一种法令性指标,而且不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 2. 预算定额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计价定额.因此,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预算定额的定额水平.即以本地区、现阶段、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及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程度,来确定预算定额水平。这样的定额水平,才能使大多数施工企业经过努力,能够用产品的价格收入来补偿生产中的消费,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的,存在一个幅度差。 P66开始 1。人工消耗量指标。以工日为单位表示, 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等内容. 2。材料消耗指标.以不同的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为单位表示,包括净用量和损 耗量。净用量是指实际构成某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损耗量是指在施工现场发生的材料运输和施工操作的损耗,损耗量在净用量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损耗率计算确定。 3。 机械消耗指标。以台班为单位,包括基本台班数和机械幅度差。基本台班数是指完成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用量,基本台班数以劳动定额中不同机械的台班产量为基础计算确定。 区别 1. 施工定额给出的是定额的1)定额水平不同 平均先进水平,所以确定预2)用途不同 算定额时,水平相对要降低3)编制步距不同 一些.预算定额考虑的是施4)性质不同,预算定工中的一般情况,而施工定额属于计价性定额 额考虑的是施工的特殊情施工定额属于计量况.预算定额实际考虑的因型定额 素比施工定额多,要考虑一 个幅度差,幅度差是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重要区别.所谓幅度差,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定额未包括,而在施工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而增加的附加额。 2. 施工定额以工序为对象,生产性,基础性的定额。预算定额以分项工程为对象. 关系 指标内容 1.P53人工定额(劳动定额):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x(1+辅助时间%)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 2. P55材料消耗定额: 直接性:材料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损耗率=损耗量/消耗量x100% 周转性材料: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1+损耗率)/周转次数 3。P54机械消耗定额:循环动作机械:工作1小时生产率=1小时正常循环次数x每一次循环中生产的产品数量.(Nh=n*m) 连续动作机械:1小时生产率=1个小时内完成产品数量(Nh=m/t) 机械台班=1个小时生产效率x工作班的延续时间x台班时间利用系数 定额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 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 企业定额 概念 施工定额就是工程款最低限,预算定额就是一个估算价格是由水分的。 P31 P31 预算定额是在先进合理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 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它是由国家及各地区编制和颁发的 一种法令性指标。 企业定额指建筑安装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依据和参照全国统一建设工程基础定额和当地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将企业的各种疾质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反映到编制的定额中)所确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以及其他生产经营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企业定额是企业自己的定额,反映企业自己的素质水平 。 联系 区别 企业定额是施工定额和预算定额优点的融合 企业定额是工程竣工后企业内部核算成本编制的. 1。企业定额指建筑安装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所确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以及其他生产经营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
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生产要素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是工程建设定额的基础性定额,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材料定额三个向度独立的部分组成,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