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怎样“治未病”

中医怎样“治未病”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一……~ 在本刊上期的一篇文章中,吴仪尉总理提出要重视中医“治未 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 病”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下面这篇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地 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 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 阐述。 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 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 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 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中就已 精神因素人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 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 中医怎样“治未病’’ 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 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 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 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 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 中“圣人 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巳乱治未 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 而后治之,譬扰渴而穿井,斗而铸 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 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 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 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 发展与完善。 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 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 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 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 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 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 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 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 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 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 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 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 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人 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 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 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 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糟调神 铸就健康支柱 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 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从来”,喜、怒、忧、思、悲、恐、 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 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 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 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 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 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 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 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 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 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 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 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 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 辨证地开出药方。 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 合理饮食 打造健康基石 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 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 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 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 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 长有天命”。 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 科学用药 充实健康保障 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 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 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 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 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 “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 应从调理脾胃人手,先食之而后药 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 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 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 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 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 布、吸收 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 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 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 的延伸和发展。 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 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 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 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 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 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 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 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 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 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 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 年代中期至1 975年间,虽然在诸 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 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 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 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 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 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 有不如鼓应桴者。 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 强身健体 增添健康动力 12O亿美元增至11 85亿美元,年 “黄帝日,人有精气津液血 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 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 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 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 在7%~8%之间)。2O世纪7O年 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 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 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 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 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 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 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 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 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 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 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 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 “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 文/温长路 摘自 健康报》 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