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姓名:杨 学科:数 年级:九 东 华 九 年 制 学 校
学 松 学(上) 年 级
九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
东 华 九 年 制 学 校
杨 学松
学科:数学 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级备课)二0一四年八月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的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在学生所学知学情分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对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析 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 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第五章、投影与视图。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教材简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通过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要素特殊化,展开对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研究。 一元二次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是第三学段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方程”的数学析 意义。在具体情境中寻求方程的近似解,以及求根公式的导出和对其形成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解方程的思想、方法,同时,也加深对“实数”的再认识,重视对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二次函数的研究也做了必要的铺垫。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进一步通过有趣的实例、操作活动考察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随机性中隐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切实感受这些不确定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性和随机性,加深学生对概率的理解。 图形的相似是在研究图形全等的基础上对图形的相似的集中研究。教材较为系统地研究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相似图形、位似图形等,并探索相似在生活中的应用。 投影与视图内容贴近生活经验,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有关几何体的不同视图、以及学习投影有关知识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数学化”的主要历程,提高把握空间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反比例函数的建立过程,可以使学生再次体验“函数”的形成过程——概括原型的本质属性、抽象出函数的表达式,以及讨论图象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解教学目标 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4、进一步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6、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并会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8、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9、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
数的表达式。 10、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重难点 重点: 1、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3、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并会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注重对证明思路的启发,提倡证明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基本设想及措2、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在学习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包括求近似解)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感受到由简到繁进行思考和处置问题的思路,领会推导过程的原理和依据,不宜只进行程序性运算训练。 (2)研究反比例函数性质时,注意提高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清晰表达的能力。本章后面的课题学习有一定挑战性,体现了“做数学”的活动。 3、 学中要准确定位,提高有效性 在进行试验前一定要求每位学生明确要解决问题的数学意义,清楚解决方法的思路和原理,甚至允许对试验结果猜测其大致范围,做出预施 期,增强对活动全过程的关切程度,避免部分学生参与试验的盲目性。试验完成后进行反思和交流。
4、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5、创设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6、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 学 进 度
学科:数学 周次 内 容 课时 1 评讲上学期期末测试 1.1、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5 2 1.2、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1.3、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4 3 回顾与思考,单元测试 5 4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 5 国庆节放假 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 6 元二次方程 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回顾与思考、单元测试 4 7 5
8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3、2用频率估计概率。 5 9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5 10 复习前三章内容 5 11 期中考试 5 12 评讲试卷。复习 4、1成比例线段 4、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4、3相似多边形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4、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5 4、8图形的位似、回顾与思考、单元测试 16 5、1投影 5、2视图、回顾与思考、单元测试 6、1反比例函数、6、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期末复习 5 13 5 14 5 5 5 17 18 5 5
19 20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