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泸县一中高2016级第17周历史

泸县一中高2016级第17周历史

来源:小奈知识网
泸县一中2018年秋期高2016级历史周练(第17周)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题后的表格内,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的下面答题框内。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24.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关系决定贫富差距 B.分封制度打破墓葬等级 C.宗法关系主导墓葬规制 D.墓葬体制影响宗法制度 25.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的含义有: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到秦

汉时期,孝的对象变成“父母”。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儒家思想得到官方认可B. 血缘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C. 家庭伦理特征渐趋突出D. 宗法分封制度得以建立

26.汉代以后,中国在财产继承方面的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大清律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种财产继承规则 A.反映出诸子家庭权利平等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延续 C.表明封建纲常伦理的崩坏D.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

27.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它反映了唐代

A.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 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 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D. 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28.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

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以下对宋元时期“新型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产生B.说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 C.私营经济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农村中开始出现租佃生产关系

29.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2018年秋期 高2016级 第17周 历史周练第1页共4页

A.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 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 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30.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31.五口通商后,受雇于外国商行,为其在华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奔走的中国人被称为买办。

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外贸重心由广州转向上海B. 买办大量投资于近代企业 C. 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质变D.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32.苏格拉底认为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品德,然后才是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们认识自己和社会的普遍法则。苏格拉底的主张反映了 A.教育要摆脱宗教束缚 B.宗教制约了教育发展 C.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D.教育要培养人的技能 33.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合理 状态。如罗马法中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这说明古罗马 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 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

34.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年份 1750 1800 1850 1900 棉织品 1 24 267 788 煤 1.0 2.1 10.6 53.2 生铁 1.0 汽船 - 毛织品 1.0 人口 1.0 6.7 1.0 1.4 1.5 83.3 56.0 2.2 3.1 337.2 2402.7 7.2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科技转化为生产的速度明显加快 D.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35.在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主办或控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会形态的演讲及社会主义的趋势等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这些本来属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时隐时现。这反映了

A. 国民党思想控制的松弛 B. 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 C.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马克思学说传播的深入 班级姓名成绩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7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欧战以前,“以主张仿效西洋文明者为新,而以主张固守中国习惯者为旧”。之后一变而为“以主张创造未来文明者为新,而以主张维持现代文明者为旧”。到1919年后,谈论、使用“新文化运动”一词成为一种时髦。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恋爱自由”“劳工神圣”的口号,都开始普遍出现于社会。五四之后,中国逐渐进入了“主义时代”。1920年,毛泽东明确提出改造中国需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新文化运动究竟是一个西湖冲击下的反应,还是一个更多带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果从戊戌

2018年秋期 高2016级 第17周 历史周练第2页共4页

维新起中国人就在寻求根本性的改变,则那一系列阶段性转变,应是对何为文化之“根本”的认识在步步深入,最终形成一种整体文化的认知。

——据罗志田《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等

材料二自从五四运动发生以来,一年一度的五四纪念就形成了。1930年代,国民党一方面认为五四运动是“本党数年来植于社会中革命思想所促成的救国救民的运动”;另一方面又认为五四运动使多数青年“不求实学,徒事奔走示威”,要求学生“专心求学,努力教育建设”。而共产党人以继承五四传统、五四精神为己任,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辟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新方向”。与此同时,胡适一再将“五四运动”阐释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他的阐释影响了其他自由主义者和后来的研究者,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不同的话语系统。

——据杨琥《历史记忆与历史解释:民国时期名人谈五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新进展,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关于“五四运动”的不同观点,并分别指出其立场。(9分) 2018年秋期 高2016级 第17周 历史周练第3页共4页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阐释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4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示意图: 政治 技术 民生 重工业—机器—官办/官督商办 中引体西导 用 轻工业—机器—官办/官督商办 民族工业—机器—官办/官督商经济 文化 工业近代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对上述示意图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8年秋期 高2016级 第17周 历史周练第4页共4页

泸县一中2018年秋期 高2016级 历史周练(第17周)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24 C 25 C 26 B 27 B 28 B 29 C 30 A 31 A 32 C 33 A 34 B 35 D 41.参考答案:(25分) (1)新进展: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主张得以流行与普及;“新文化”的内涵发生变化(不再视新文化等同于西方文化),致力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分化,从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主到多元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文化的整体转型加快(任答3点得6分)

原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崛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民族危机的严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国人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持续探索。(任答三点6分) (2)(国民党)观点:既抽象肯定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又具体否定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和新文化运动的批判精神(答成“五四运动是国民党促成的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学生参加政治运动不利于教育发展”亦可)。立场:一党专政的立场。(3分,观点2分,立场1分。下同)

(中共)观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立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3分)

(胡适)观点: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立场:自由主义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3分) (3)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考察;全面、多角度;比较的方法;联系的方法;揭示因果关系;阶级分析法。(言之成理即可,任答两点给4分)

42.参考答案:

看法:近代工业的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综合因素发展的产物。(2分)

说明:(8分)

(1)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众多条约,清政府以“剿发捻,勤远略”为目的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以曾国藩、张之洞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2)经济: (3)技术: 结论:洋务运动客观上在革新工业生产方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使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18年秋期 高2016级 第17周 历史周练第5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