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砌筑工程的监理控制要点
1. 编制依据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 事前控制
1) 按设计要求把所用空心砖、承重空心砖、粘土砖、水泥等材料进场必须有“三证”即准用证、厂家资质证、出厂合格证、使用前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不合格材料坚决退场并做好退场记录,不合格材料不准用于工程上。
2)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事中控制
1) 砌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地2/3。
2)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度弯钩。
3) 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4)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5)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6)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7)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8)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9) 砂浆现场拌制时,材料采用重量计量,计量秤称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应专人负责。
10) 砌筑砂浆自投料算起,搅拌时满足下列要求: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不得少于2分钟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时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
11) 砌筑时应按设计要求放置拉结筋。
12)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允许偏差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 1 2 项目 轴线位置偏移 垂 全直 高 度 每层 ≤10m >10m 允许偏差(mm) 10 5 10 20 检验方法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经纬仪、吊尺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3)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 1 项 目 楼面标高 混水墙表面平整度 门窗口宽、高 (后塞口)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水平灰缝平直度 允许偏差(mm) ±15 检查方法 用水平仪和尺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尺检查 抽查数量 不应少于5处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2 8 3 ±5 4 20 以底层窗口为准,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用经纬仪或吊线处 检查 用10m线和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5 10 14)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15)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砌体灰缝应为8-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mm和20mm。
16)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17)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18) 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应有完整的冬期施工方案。
19)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石灰膏、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使用,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砌体用砖或其他块材不得遭水浸冻。
20) 普通砖、多孔砖和空心砖在气温高于0℃条件下砌筑时应浇水湿润,在气温低于等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建筑物,普通砖、多孔砖和空心砖无法浇水湿润时,如无特殊措施不得砌筑。
21) 拌合砂浆宜采用两步投料法,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4. 事后控制
1)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2)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 在冻结法施工的解冻期间,应经常对砌体进行观测和检查,如发现裂缝不均匀下沉等情况,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