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安全生产法解读工地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22安全生产法解读工地

坚持系统思维,树立“大安全”理念。以治理理念创新提升治理效能,用“大安全”统筹施工安全、疫情防控、环保等各项工作,用“大建设”统筹规建管,以城市韧性建设抵御风险,用新基建为智慧治理提供强力支撑。以“市场和现场联动、信用和治理联动、激励和执法联动、建和管联动、把握全局和突出重点联动、共建、共享和共治联动”的“六联动”措施,实现“掌控全局、管住过程、构建竞争、差别监管、两场联动、闭合管理、远离底线、追求一流”的现代化治理目标

突出首要责任,切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单位负施工安全首要责任,要健全项目施工安全体系、执行建设程序,监督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落实安全责任,依法发包,合理确定施工工期,推行施工过程结算。落实法定代表人和项目负责人责任,确保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满足要求,加强不聘用监理项目管理,规范作业人员生活区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完善风险管控体制机制,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健全实现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至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对建设单位落实质量安全首要责任的监督检查。

坚持规范指导,推进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责任险落地。印发推行安责险制度指导意见,明确建设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投保责任,按照政策引导、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安责险的事故预防和赔偿保障作用,建立责任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将工程投保安责险纳入安全生产监管重要内容,督促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保安责险,有效遏制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提升安全治理能力。

主动担当作为,加强限额以下工程安全指导和服务。积极宣贯《限额以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市级专班统筹作用,切实激励各区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限额以下工程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限额以下工程事故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能知道、能落责、能监管、能处罚、能考核“五能目标”,降低限额以下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精细管理,保护好城市运行“生命线”。研究制定《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工作指引》和《施工现场破坏地下管线应急处置预案》,细化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工作流程,规范保护措施,强化应急处置,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地下管线保护责任落实,加大对施工破坏地下管线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研究出台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坚决遏制违法违规施工破坏地下管线行为。

严格责任追究,加大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力度。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责任单位实施提级处理、联合惩戒,采取约谈上级主管单位、暂停注册人员执业资格、差别化监管责任单位及其项目、警示为安全管理风险企业等措施。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本市及外省移转建筑施工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工作,全力压减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