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安边防部队执法中法治理念探讨

来源:小奈知识网
社科论坛 ●I 公安边防部队执法中法治理念探讨 李泽佳 (中国人民武警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现时期的中国,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法治为中心,构建一个秩序井然、公平公正、人民的 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人能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只有加强法治,可以说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而建设法治社会理所当然应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构 建和谐边防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公安边防部门担负着确保国家沿边沿海地区安定有序的历史重任,从自身出发,在公安边防执法工 作中树立法治理念,确保公正执法,保证边境地区的和谐发展,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边防执法法治理念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T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11-01 边防是国家为保卫本国领土边界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有关活动。公安边 防工作是边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量的边防事务中,有很多是属于 孑政管理的范畴。本文既是把树立法治理念,确保公正执法,进而构建和谐边防 作为论述点。 一。深入解读“法治”的涵义 (一)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的基本含义是: 在治理国家的不同措施和手段中,法律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凡重要社会关系都 应有法律调整。法律至上并不意味着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实质上的终极性和 最高性,法律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并且统治阶级在 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决定着法的社会阶级属性,统治阶级的意识和活动直接 决定着法律的形式和运作。但是,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要求法律在形式上必 须具有最高效力,无论法的性质如何,统治阶级及其执政集团对社会的领导都 必须在法律的范围以内,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实施。 (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在法律制定出来以后,任何人和组织的 社会活动都要受到既定法律的约束和规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随意废法 和立法,强调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认为在法律面前,只有首 先承认形式的合理性,才能承认实质的合理性。法治精神的核心是政府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只有政府官员严格依法办事,接受法律的约束,才有 法治可言。正如英国著名学者哈耶克所说:“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 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 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力,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 划他自己的个人事务。” (三)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模式。法律历来有多样性,历史上存在过专制的法 制和民主的法制两种不同的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只能是以民主为社会条件 和制度基础的法制模式。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民主法制的模式,它的基本要求 是法律必须以民主政治为前提,体现民主政治的要求,以确认、维护和保障民主 的实现作为法律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四)法治是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无论是作为治国方略,还是作为依法办 事的原则,法治最终要表现为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主体的 权利得到合理的确认和保护,政府权力在高效运行的同时又受到有效的约束, 因此有人将这种意义上的法治理解为“在法律规束了国家权力和政府后而使权 利在人与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的状态”。社会和法律进化的规律之一就是从无 序到有序的转换,从一种秩序到另一种秩序的更新。历史不断地表明有序社会 总要比无序社会更有助于人类的正常生活。在法治社会,法律秩序尤其受到人 们的关切和重视,可以用来作为一种重要的尺度,用以衡量法治的水平、质量和 规模,包括法治过程中的缺陷。 (五)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法治不是单纯的法律秩序,还是一种理 想的社会生活状况。不是任何一种法律秩序都称得上是法治状态,法治是有特 定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的法律秩序,即是有价值规定性的生活方式。法治社会 的理想状态应有以下内容:在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 权力,在法律与人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在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 法律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t在国家和政府权力受到有效约 束之后,权利在人与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的一种社会状态。可见,法治所追求的 理想状态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确定状态,而是—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运动 过程。 : 边防执法工作中需树立怎样的法治理念 边防执法工作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的专门工作,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建设 的领域 具体到边防执法工作中,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摆在各级边防 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在边防执法工作中所要树立的法治理念, 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边境社会秩序,化解各种矛盾,调 处各类纠纷,理顺情绪,消除内耗,减少摩擦,促进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 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 (一)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边防执法 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边防执法工作要坚持执法为民,不断端正执法思想,更新 观念,调整思路。在法治理念上要把执法为民的思想作为边防执法工作的灵魂。 (二)树立依法办事、维护法律权威的理念。“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无明 文授权即禁止”是依法办事的具体体现。保障人权、体现人陛、尊重人格是现代执 法理念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涵。只有在 边防执法工作中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 (三)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理念。打击与保护并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关系,必须贯穿始终,不可偏离。 (四)树立依法治理、和谐稳定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在中国共产 党的正确领导下,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而我们边防部门要构建的和谐边防,并 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领域,而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不断平衡利益冲突并在新 的基础上得以迅速发展的领域。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推进 的,这是我国法治实践的政治优势。 三 边防执法工作中树立法治理念的途径 (一)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和谐边防建设的基石和保 障。要强化对边防执法人员法治理念的教育。只有培育与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 并使这种理念转化为边防执法制度和融入边防执法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执法上 的法治。 (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具体包括严把入口关,要想成为边防执法人员之 一,必须通过严格考试与筛选,同时建立岗位培训、错案追究、职业保障等制度。 特别是要提高执法者的法律素质,因为,执法者懂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完善立法,确保适用法律的统一。适用法律的统一是公正执法的前提, 同时也为执法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执法的双方主体都具有深层次的法理上 的价值。 . (四)逐步建立起公正的执法系统。执法的公平价值是其首要价值,以保障 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实现。这样,建立一个公正的执法系统就成为树立边防执 法人员法治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边防工作的作用和功能不断扩展 边防不仅有卫疆守界 的军事功能,还有发展睦邻关系的外交作用、稳定边境社会秩序的治安作用、增 强民族团结的社会作用和促进边境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的边防工作人员在执 法过程中,应当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认识到严格、公正执法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减少乃至杜绝违法执法情形的发生,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 边防社会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公安边防工作概论.公安部边防管理局,2005. [2]公安边防业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政治部,2005. 科技博览l 2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