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T程--b自动4-b ̄'Dianqigongcheng yu Zidonghua -●■■■■-■■■■■__■■_■■_■●●‘--■■■●-●■●-●-_●一 浅析D5 00 0系统传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张辉 钱怡 (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河南南阳473009;2.河南南阳供电公司,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D5000新监控系统(下简称DS000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传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ffI了应对 方法,从而缩短了D5000系统的传动工作时间。 关键词:D5000系统;传动;调控一体化;应对措施 0引言 随着电网调控一体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本地区监控班各项 功能(包括设定限值权限开放)。 (2)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操作窗口无返校提示,操作完无 T作任务十分繁重,而作为所有工作的把关环节,D5000系统 的传动更是工作量巨大。所以在实践中,如果能够缩短D5000 系统的传动工作时间,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断路器的动 作次数,提高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增加供电局对外供 电时间。 1 D5000系统简介 国家电网为适应特高压电网运行的客观需要,落实国家电 网公司“四化”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调度机构驾驭大电网的能 力,国调中心在公司系统内开发应用了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 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D5000。D5000平台采用先进的软件开 发技术,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和适应性强等特点,直接承 载着实时监控与预警(新EMS)、调度计划(OPS)、安全校核 (SCS)和调度管理(OMS)四大应用平台。平台通过自主开发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中间件、调度计划应用和调度管 理类应用系统,实现了电网运行实时监控、在线稳定性分析、调 度业务管理等功能。子系统包括:能量管理系统、动态稳定预 警系统、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电力计划管理系统、调度员培训模 拟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调度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系统、雷电监测系统、电 网稳定自动控制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网仿真计算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等。D5O00系统的 应用提高了电网的调度运行水平,对加快调度机构的标准化建 设和提高调度业务的精益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D5000系统对设备进行传动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D5000系统传动流程 2 D5000系统传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本身问题 (1)系统中一些功能信息不能使用和显示。比如线路的光 子牌功能未能正确使用;某些厂站有遥控限制或闭锁时,在系 统中应显示禁止遥控或遥控闭锁,而目前没有此项功能;部分 工作站中小车开关没有遥控及前置信息等选项;断路器和隔离 开关的位置信息不能导入;电压和开关的一些参数无越限报警 18 信息反馈。 (3)开关变位后,画面反应慢。(当D5000系统使用104 规约与许继的综自系统通信时,会出现只上送SOE信号,无正 常遥信信号上送的情况,自动或手动时才会上送。) (4)在厂站命名与厂站编号上,只能查看本地市所属厂站 命名与厂站编号,一旦新增厂站与其他地市重复,难以修改。 (5)遥调功能不能明确表示执行命令是“0”还是“1”,只能 输入120 ̄240等代码。 (6)系统的输入法不智能,且易崩溃,只能采取重启计算机 这样的措施来处理;一次接线图,在不同的分辨率模式下会出 现扭曲。 (7)对一次设备及厂站作出增加和修改不方便,必须预先 通知省自动化处的D5OO0系统管理员,方可对一次设备及厂站 作出增加和修改。 2_2站端设备配合问题 (1)110 kV变电站1lO kV出线、母联间隔断路器及主变 各侧主进断路器在测控屏上把远方/就地把手打到就地位置 时,调度D5000系统仍能遥控预置成功。 (2)现场有些站端通道不通,从而影响传动;还存在现场点 位限制问题,有信号合并现象。 (3)现场后台机经常出现死机,无法上传和核对信号。 以上关于D5000系统的问题可联系厂家对系统进行修改 完善;关于现场设备配合的问题,可对现场设备进行改造凋试。 3造成D5000系统传动时间过长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3.1 前期调试工作存在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现场运维人员或新建站的工程建设人员在传动前,认为T 程建设和设备安装没有问题,从而未对调试设备进行现场的正 确调试试验,而直接进行传动,造成传动多次不成功,从而再重 复做传动试验,延长了传动时间。 解决措施是现场的检修、保护人员应在现场调试传动正确 后,再通过D5000系统对监控中心进行传动。 3_2工作流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由于工作流程的问题,在调控中心监控人员对现场进行传 动时,现场运维人员或新建站的工程建设人员没有提前提供符 合现场实际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传动信息表,因此在传动时, 调控中心监控人员只能临时审查信息表。审查完后,再通知调 控中心自动化人员临时制作传动信息内容,之后方可进行传 动。该流程问题延长了传动时间。 解决办法是:提前给监控人员提供传动信息表,以便于监 D anq・g。ngcneng u z—d。ngnua!皇 三堡量皇垫 鋈 1 0 kV配电网状态检修探析 马鑫 (国网浙江东阳市供电公司,浙江金华322118) 摘要:从当前开展配电网状态检修的必要性人手,对配电网状态检修工作中的理解误区进行释疑,并总结了配电网状态检修的基础 保障,较为完整地对10 kV配电网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1O kV配电网;状态检修;在线监测 0引言 电网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已经历了很长时间,但是浙江省 电力公司将其实际应用在10 kV配电网中只是近几年的事,因 修或设备故障造成大范围的停电。 (2)配网设备分散加大维护难度。相较于输变电设备,配 电网设备分散在全网络各处,使得设备的维护难度加大,同时 运检效率较低。 2_2配电网传统检修存在的不足 因为对配电网设备没有全面的评价,不能准确反映设备的 此其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较多待探讨的地方。 1 配电网状态检修的概念 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相关文件解释,配电网状态检修可简 单描述为:建立在完整且准确的配电网设备台账基础上,利用 实际工作状况,所以只能采用定期检修方式。如此的检修极容 易出现需修不修、无需维修反强制维修的现象,既不合理也存 在较大的盲目性,造成运维力量的浪费以及运维成本的提高, 先进的配网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结合可靠性评价以及设备 周期性寿命管理等手段,对配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作出准确 的判断,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有需要的设备合理安排检修,从而 有效减少冗余检修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以保证配网的供电可 靠性,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而且很可能频繁停电检修却没有全面修复设备。 为全力配合地方市政规划以及节约土地资源,同时满足不 断增大的电能需求,很多线路采取多回路同杆共架的方式来提 高线路走廊的利用率。这样对其中某一设备进行维修,势必需 要相应范围内的线路配停,这时如果没有重点进行检修,会造 2当前开展配网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2.1配电网的特点 成电量的白白损失,不利于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更会降 低企业社会供电服务形象。 2.3配电网状态检修的优势和意义 当前电力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与电力用户关系最为密切的 配电网压力最为明显,因此现在配电网在运行以及检修中有着 以下特点: 从配电网络的特点以及传统检修方式的分析,不难得出传 统定期检修模式存在较大的不足,已经无法适应越来越高的电 能质量供应需要。通过配电网状态检修概念可以看出其通过 准确地判断配电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识别配网 (1)结构复杂且网架相对薄弱。根据供电原则一般配电网 均采用辐射型网络结构,尽管通过线路“手拉手”等手段增强了 配网环通率以及负荷转供能力,但仍然不能避免每一次计划检 控人员传动前审查,并在传动前通知自动化人员制作好传动信 息,在传动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3.3设备本身质量问题的影响 设备潜在的隐患,同时根据其分布情况、重要程度以及发展趋 势作出合理的分析诊断,有针对性地提醒设备运维单位对需要 (2)优秀的保护装置传动方案既能缩短传动试验用时,同 时又能保证传动工作的正确性。所以传动方案也能降低由于 二次原因导致的异常及事故发生率,减少对外停电时间,降低 电量损失。 在传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而影 响传动的情况,在进行现场操作、中心遥控操作及保护传动带 开关试验时,有时会因为开关出现问题,造成传动停止,从而延 长传动时间。 3.4各方面人员不能协调工作的影响 (3)缩短站端远动信号接入DSOOO系统的传动时间,相应 地可以将一些新设备的投运时间提前,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经 济效益,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诚信度,更好 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传动过程中,出现因传动不正确,监控人员只能将发现的 问题作为传动遗留问题记录下来,但是由于各方面人员不能协 调工作,从而造成这些问题处理不及时,因为处理遗留问题而 5结语 D5000系统是调控一体化的需要,目前在各供电公司被广 泛应用。通过对在传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将有助于 多次传动,既增加了现场人员及监控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 传动时间。 DS000系统的完善,可缩短D5000系统的传动工作时间,提高 4缩短传动时间的意义 (i)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作次数。站端 远动信号接入监控D5000系统传动时间缩短,大量的重复性工 作被避免,传动工作中断路器动作次数大大减少,则延长了断 路器的使用寿命,进而节省了大笔资金。 工作效率,降低断路器的动作次数,大大提高断路器的使用寿 命,同时也会增加对外供电时间,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效益。 收稿日期:2014—03—17 作者简介:张辉(1973一),男,河南南阳人,高级讲师,从事变 电调度运行的教学工作。 机电信息2014年第12期总第402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