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潜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1、 泵应放在坚固的篮筐里放入水中,或将泵的四周设立坚固的护围网,泵应直立于水中,水深不得小于0.5m,不得在含泥砂的浑水中使用。
2、 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应先切断电源,严禁拉拽电缆或出水管。
3、 泵应装设接零保护或漏电保护装置,工作时周围30m以内水面不得有人、畜进入。
4、 启动前应检查:
1)水管应结扎牢固;
2)放气、放水、注油等螺塞均应旋紧;
3)叶轮和进水节应无杂物;
4)电缆绝缘良好。
5、 接通电源后,应先试运转,检查旋转方向应正确。在水外运转时间,不得超过5min。
6、 经常注意水位变化,叶轮中心至水面距离应在0.5~3m间,泵体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电缆不可与井壁、剪力墙相擦。
7、 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用50h后,应旋开放水封口塞,检查水、油的泄漏量,如超过5ml,应进行196kPa(2kgf/cm2)的气压试验,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若泄漏量不超过25ml,则可继续使用。检查后应换上规定的润滑油。
8经过修理的油浸式潜水泵,应先经196kPa(2kgf/cm2)气压试验,检查各部无泄漏现象,然后将润滑油回入上、下壳体内。
二、泥浆泵安全操作规程
1、泵必须安装在稳固的基础架或地基上,不应有松动。
2、启动前应检查:
1) 各连接部位应紧固;
2) 电动机旋转方向应正确;
3) 离合器灵活可靠;
4) 管路连接牢固,密封可靠,底阀灵活有效。
3、启动前,吸水管、底阀及泵体内必须注满引水,压力表缓冲器上端应注满油。
4、用手转动,使活塞往复两次,无阻梗时方可空载启动。启动后,待动载正常,再逐步增加载荷。
5、运转中,应注意各密封装置的密封情况,必要时加以调整,拉杆及副杆要经常涂油润滑。
6、运转中,应经常测试泥浆含砂量不得超过10%。
7、有几档速度的泥浆泵,为使飞溅润滑可靠,应在每班运转中将几档速度分别运转,时间均不少于30min。
8、严禁在运转中变速,需要变速时应停泵进行换档。
9、运转中,出现异响或水量、压力不正常或有明显的高温时应停泵检查。
10、在正常情况下,应在空载时停泵。停泵时间较长时,必须全部打开放水孔,并松开缸盖,提起底阀放水杆,放尽泵体及管道中的全部泥砂。
11、长期停用时,应彻底清洗各部泥砂、油垢 ,将曲轴箱内润滑油放尽,并采取防锈、防腐措施。
三、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1、水泵的安装应牢固、平衡、有防雨、防冻措施。
2、多台水泵并列安装时,间距不小于80cm。
3、管径较大的进出水管,须用支架支撑,转动部分要有防护装置。
4、电动机轴应与水泵轴同心,螺栓要坚固,管路密封、接口严密、吸水管阀无堵塞,无漏水。
5、起动时,应将出水阀关闭,起动后逐渐打开。
6、运行中,若出现漏水、漏气、填料部位发热、机温升高、电流突然增大等不正常现象,要停机检修。
7、水泵运行中,不得从机上跨越。
8、升降吸水管时,要站到有防护栏的平台上操作。
9、作业后,应先关闭出水阀,后停机。
四、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1、空气压缩机的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使用应符合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有关规定。
2、空气压缩机作业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贮气罐应放在通风良好处,距贮气罐15m以内不得进行焊接或热加工作业。
3、空气压缩机的进、排气管较长时,应加以固定,管路不得有急弯;对较长管路应设伸缩变形装置。
4、贮气罐和输气管路每三年应作水压试验一次,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150%。压力表和安全阀应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5、输气胶管应保持畅通,不得扭曲,开启送气阀前,应将输气管道联接好,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在出气口前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
6、作业中,贮气罐内压力不得超过铭牌额定压力,安全阀应灵敏有效。进、排气阀、轴承及各部件应无异响或过热现象。
7、每工作2小时,应将液气分离器、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内的油水排放一次。贮气罐内的油水每班应排放1~2次。
8、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1)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2)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指示值超过规定;
(3)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4)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9、运转中,在缺水而使气缸过热停机时,应待气缸自然降温至60℃以下时,方可加水。
10、当电动空气压缩机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等来电后重新在无载荷状态下起动。
11、停机时,应先卸去载荷,然后分离主离合器,再停止内燃机或电动机的运转。
12、停机后,应关闭冷却水阀门,打开放气阀,放出各级冷却器和贮气罐内的油水和存气,方可离岗。
13、在潮湿地区施工时,对空气压缩机外露摩擦面应定期加注润滑油,对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应作好防潮保护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