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共享经济的发展和局限

来源:小奈知识网
共享经济的发展和局限

作者:陈学莺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在“互联网+”行动的大背景下,共享经济在人们的生活中快速蔓延。从狭义来讲,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解放了大量社会生产力,节约社会资源,实现了闲置资源的有效配置,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也面临合法合规、监管、安全保障、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阐述共享经济的发展,探究其在中国的发展局限性。 关键词:共享经济 互联网+ 监管

共享经济又称为协作式消费,共享经济的兴起使人们对拼房、拼车、房屋交换、二手交易的热情越来越高。共享在网络上十分普遍,从文字、图片到视频、软件,共享无处不在。2010 年,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出版的专著《我的就是你的:“协作式消费”的兴起》将互联网时代共享方式分为若干阶段,首先是代码的共享(如Linux),其次是生活的共享(如

Facebook),再次是内容的共享(如YouTube),最后是现实世界离线资产的共享,由此,协作式消费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一、共享经济的发展

Uber ( 优步) 是全球打车 O2O 应用鼻祖,也是启蒙和引领全球共享型经济的代表企业。2009年成立于美国硅谷,是全球第一家通过智能手机APP实现一键实时叫车服务的企业,现已覆盖全球55个国家,300多个城市。在 Uber(优步)启蒙和引领下,共享经济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中国也迅速卷入共享经济的热潮中。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过去的短缺经济演变成如今的过剩经济。传统商业模式的弱点在于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产品、服务的分配不均,资源过剩,阻断了产销链。共享经济中,个人、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掌握充足的信息,通过社会存量资产调整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均衡分配, 以及商品价值的利用最大化,形成新的供需产业链,大大冲击了传统商业模式。事实上,早在1978年,《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就曾谈及 “协作式消费”这一概念,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太多的关注,这种经济模式并未成型。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大部分人的收入增长都陷入了停滞,人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本质,为开启新的财源,需要节约成本,“占有”不再是人们看重的唯一价值指标,人们发现自己需要的常常只是事物的使用价值。于是,2008-2010年全球出现大量共享经济类公司,这得益于这一场全球性经济大萧条。闲置的社会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共享经济的巨大价值也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共享经济将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割开来,提倡“租”而非“买”,需求方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资源的暂时使用权,资源所有者从中获取

一定的利益。这一交易则需要信息通信技术来支撑。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快速蔓延少不了“互联网+”战略的大力实施。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各个传统行业,这并不是单纯地两者相加,而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平台创新融合成一体,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共享的便捷化,大大降低了共享的成本,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传统行业得到助飞。共享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以实现房产、汽车等较昂贵资产的共享为主,如美国房屋租赁领域Airbnb和汽车租赁领域Uber等。而如今,共享经济领域已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找不到车位时可用ParkingAuction,它可以帮车主实时联系上有停车位而暂时不用的人,让你不再为车位而苦恼。除此之外,可以共享的还有计算资源、办公场地、劳动、甚至餐桌。如此便民的一种经济模式,毫无疑问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以Uber为例,2014年6月,优步宣布在新一回的募资活动中获得12亿美元的投资,公司估值182亿美元,而到了2016年6月,优步宣布获得沙特主权财富基金35亿美元投资,G轮融资前估值625亿美元。共享经济的发展是惊人的,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物尽所用”的节约消费理念越发深入人心,教会人们分享与合作,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拥堵、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 二、共享经济的局限性

共享经济风靡全球的同时,它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弊端。首先,共享经济模式下,各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不清,存在许多法律空白。共享经济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国家还未有相关的法律来监管,政府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容易发生没有法条来支撑执法的尴尬处境,进而出现恶性竞争等社会问题。共享经济很大冲击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利益,Uber正是目前为止碰撞最激烈的一家公司。Uber上线以来,除在美国本土遭到封杀外,也收到十多个国家的禁令。在我国多地也都曾发生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Uber的“不合法运营”。许多专车是没有商业牌照,不符合出租车运营法规,此外,专车司机的出现直接导致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下降,且出租车司机还需承担税费等固定成本,因此引发了不公平竞争。此外,共享经济下的安全保障还需加强。共享经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现在越来越火的p2p借款平台,因其门槛比银行低,服务了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外,也存在信用问题,个人隐私和财产、信息安全也没有充分的保障。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担心Uber专车的安全性。其实在新技术条件下也是很容易解决的。如运营平台可做出评估,设定一个准入门槛,信用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或车,能够加入到这一平台。可见,安全监管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只有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共享经济才能真正地造福社会。其次,供需双方的道德底线问题是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道坎儿。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急剧上升,给城市交通造成极大的压力。意大利的一款车位短租产品MonkeyParking被称作“泊车版Uber”。某一停车位现有的占据者,可以在开走前,向该应用发布停车位“启示”。而正焦急地需找停车位的用户,在看到这条“启示”后,可在5、10、15、20美元四个价位进行出价竞拍,价高者得。MonkeyParking的出現,虽然使得车位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但因其将低收入群体陷入了不利局势,引发了各方人士的不满,最终不得不暂停服务。另一方面,消费者本也是共享经济利益方,却也面临个人道德问题。最近,在各大高校出现了“ofo共享单车”。“ofo共享单车”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用户在使用单车

时,通过移动 App 输入车牌号即可获得密码解锁单车,并可以将车骑去校内任意的地方,随时停放,并支付一定费用。然而,因其防盗措施依赖于使用者的自觉性,“免费使用单车”的方法广泛流传,密码轻易被破解、使用后不锁车等问题层出不穷,甚至由于不是个人所有物,消费者常常不爱护单车,造成共享单车损坏率十分高。如此,消费者的道德问题也会导致共享经济的流产。共享经济使消费模式从“一次性”转变为“再利用”,从整个社会供给来看,共享经济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有利于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共享经济的时代,企业及时抓住商机,产生利益的同时服务了社会。相信在人们自身守住道德底线和政府不断修改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共享经济将对传统经济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汤天波,吴晓隽. 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 科学发展,2015,12:78-84.

[2]阮晓东. 共享经济时代来临[J]. 新经济导刊,2015,04:54-59.

[3]颜婧宇. Uber(优步)启蒙和引领全球共享经济发展的思考[J]. 商场现 代化,2015,19:13-17.

[4]高原. 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 经营管理者,2015,35:232. 作者简介:陈学莺(1996.1—),女,福建龙岩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共享经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