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来源:小奈知识网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学校、幼儿园:

时值秋季,正是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易发生的时节。为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市、县相关会议要求,结合我县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各学校要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的高度,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机构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预案。

二、严格相关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为保障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各学校要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相关岗位责任制度。教育局草拟了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系列规章制度样本,望各校参照样本,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本单位的各项制度,要于一周内公布上墙,制度样本见附件2。

三、责任要落实,严把各个关口。

要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做到责任落实,严格把好以下四个关口:

1、严把食品采购关。学校食堂采购员必须做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学校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2、严把餐具消毒关。各学校要专人负责餐具消毒工作,加强餐具消毒管理,没有配备消毒柜的学校必须配备消毒柜,认真做好消毒记录。

3、严把食品贮存、制售关。

(1)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2)不得为学生提供豆角、海鲜、蘑菇等易引起食物中毒的菜品,没有冷配间的食堂不得制售凉菜。

(3)食品在烹任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 5度或低于1 0度的条件下存放。

(4)食堂不得为学生提供剩饭、剩菜。

(5)每餐所有饭菜均要保留150克,48小时,冷藏,以备查验。

4、严把从业人员健康卫生关。

(1)学校必须对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都必须先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食堂从业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着装,操作规范。 (3)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防病意识和自觉的晨检习惯。食堂管理员严格执行食堂从业人员的每日晨检工作,密切观察和详细询问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晨检中发现从业人员患有发热、咳嗽、腹泻、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各类消化道传染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食堂管理员要做好《食堂工作人员每日健康检查表》(附件1)。发现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必须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立即上报。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各学校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讲座、板报、班会等途径和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勤洗手,防止手对食品的污染。食物的选择应新鲜,不吃病死、霉变的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各校还应利用家长会或至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应知识和要求,并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或有类似病情,应及时带学生赴医疗机构就诊,保证早发现,早治疗。

为将以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学校近期要立即对本校的食品卫生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自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品卫生工作

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国庆节后教育局与卫生局联合开展对学校的食堂、小卖部的全面督查。

附件1:食堂工作人员每日健康检查表 附件2:食堂各项制度样本

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附件1:

食堂工作人员每日健康检查表

日期: 检查人:

序 从业人员检查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其他被检查人号 姓 名 时间 发烧 腹泻 咳嗽 外伤 疾病 签字 此表要装订成册,从2015年8月20日开始记载。

附件2: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学习并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各项规定。

2.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的工作责职。

3.加强对师生的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不买、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

4.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应主动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并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规常识的培训和教育,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做到持证上岗。

5.加强对食品的采购、贮藏、加工、销售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由主管领导或卫生管理员每天进行过程的抽查并做好记录。

6.做好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每天晨检和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7.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衣帽。食品供应场所及时清扫,定期大扫除,确保每天整洁、干净。

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

1.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全体师生了解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症状表现。

2.保健教师(校医)和班主任每天做好师生的晨检统计,并主动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

3.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时,必须逐级上报,不得瞒报。

4.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供应一切食品,保护现场,并将中毒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5.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应立即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局及卫生部门,必要时向保险、公安、工商部门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学校食品采购、验收、储存、加工制度

1.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及原材料,并向供货商索取本批次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发票等购货凭证。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实行招标采购。

2.严禁采购腐败变质、有害有毒、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超过保质期或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及原材料。

3.严格验收过程,对采购食品的品名、数量、价格、有关证件、感官性状逐一查验,并做好验收记录。

4.储存库房应有专人管理,随时检查、处理变质或过期食品及原材料。

5.原材料保存应分类、分架、离地离墙,并标注品名、进货日期等,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

6.食品加工按规范进行:荤素食品清洗切配分开。生熟容器有明显标记;烹饪时烧熟煮透;不准制售冷荤、凉菜。食品加工的操作流程合理,防止交叉污染。

学校食品供应制度

1.烹调好的食品应及时存放到备餐间。

2.烹调后至食用超过2小时的,应当在高于6 5摄氏度或低于1 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

3.分餐必须在备餐间进行,禁止在其它场所分餐。 4.食品供应人员进入备餐间前必须进行二次更衣,戴上口罩、工作衣帽,并洗手消毒。闲杂人员不许进入备餐间。

5.供应人员服务期间应面带微笑,举止文明,热心周到。 6.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品,必须使用清洁的销售工具。操作时不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和其他污染食品的不卫生动作。

7.禁止向师生出售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学校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1.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的每餐、每样食品都必需由专人负责留样。

2.学校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 5 09,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

3.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4.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

5.食品留样必须立即密封好、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专用留样冰箱内冷藏保存。

6.每餐必须作好留样记录,便于检查。

7.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 8小时,时间满后方可倒掉。 8.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它食品。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1.食堂管理员每天做好餐具、工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的分工安排。

2.餐具、工用具使用后必须洗净、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

3.清洗餐具、工用具必须在专用水池内进行。 4.学校要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没有消毒设备的要用大锅煮沸消毒,不可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

5.消毒后的餐具、用具应储存在专用的密闭保洁柜中备用,并做好消毒记录,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6.保洁柜不得置放其他杂物或私人物品。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制度

1.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防病意识和自觉的晨检习惯。

2.由专人严格执行食堂从业人员的每日晨检工作,密切观察和详细询问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

3.晨检中发现从业人员患有发热、咳嗽、腹泻、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各类消化道传染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有关食品工作,并督促其及时接受治疗,恢复健康后方可上岗。

4.发现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必须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1.食堂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2.食堂要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库房保持通风透气良好。

3.墙面、地面易于清洗,并有流水洗手和二次更衣设备。 4.厨房内部布局合理,生熟不交叉、不污染。

5.切菜刀板、盛具、洗菜池严格分类,并有明显标志。 6.食具实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程序进行规范操作。

7.实行专人分块包干,每餐加工和供应后及时清扫和整理,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并作检查记录。

8.每次长假结束前作好食堂环境的大扫除和餐具、工用具的消毒,保障开学后食堂供应的正常、安全。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保卫制度

1.食堂由专人负责管理,厨房及其他加工、销售场所,闲人不得入内。

2.仓库重地指派专人保管和检查,未经仓库保管员同意,他人不得随意出入,出、入库物品必须登记签字。

3.每天检查食堂内水、电、气的使用情况,及时维护相关设备,下班前切断所有水、电、气的供应。

4.厨房、餐厅、库房每天下班前必须关好门窗,并按规定上锁,严防他人进入。

5.上班后要首先检查安全防范设施,发现异常及时向分管校长汇报。同时,仔细检查食品原料、餐具、工用具是否受到污染。

6.长假期间做到有人值班、巡视。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建立校长负责的各级岗位责任明确的岗位责任网络。 2.各级管理人员重视职业道德,积极钻研业务,提高管理水平。

3.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承包制度,各级管理人员严把责任关。

4.对因玩忽职守,疏于管理,违反食品卫生有关规定,造成师生食物中毒的各级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后果的危害性等具体情况,给予批评、行政处分、调离岗位等处理,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的,将责任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5.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处置过程中,处置不当的各级行为人、责任人事后根据情节和后果追究责任和给予相应的处理。

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每学期开学时,学校要组织食堂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和食堂制定的各项卫生制度等,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做到规范操作。

2.食堂新进员工必须先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体检和培训。 3.学校至少每月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不定期聘请卫生部门有关人员和校医进行专题讲座,学习食品卫生管理、食物中毒基础知识、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等,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肠道传染病)事件发生。

食堂采购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程序:食堂所需主要食品及用具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购进。

2.采购主食品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常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在采购面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食品时,须向供货方索取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同时查看包装上有无质量安全标志“QS’。

3.严格购菜计划,尽可能地防止库存积压。做到荤菜当天进,当天用,当天清;蔬菜避免因库存时间长而发生腐烂变质。避免造成损失浪费或造成事故。

4.严禁购进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他食品(如发芽的马铃薯、青番茄或生产水产类食品),严禁采购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严禁采购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品。

食堂管理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食堂的全面工作,领导、团结工作人员,努力搞好师生饮食生活。

2.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狠抓饮食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3.认真做好食品的成本核算工作,每周制订出本食堂的菜谱,每天制订好购菜计划,每天核算,掌握盈亏,不断翻新菜肴,提高伙食质量。

4.加强本食堂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和指导,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确保食堂人员烹调水平的不断提高。

5.严格把好食品价格关、质量关,严格进出库手续和审批制度。

6.领导本食堂人员搞好食堂卫生,按区域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严格奖惩。

食堂保管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规范。食堂所采购的食品验收后方可入库。 2.在验收面粉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食品时,须向供货方索取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同时查看包装上有无质量安全标志“QS”。

3.在验收肉类食品时,必须检查是否经过兽医检验或符合质量检查标准。在验收蔬菜类时,必须检查是否新鲜或符合学校规定的采购要求。

4.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融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做好防盗、防鼠、防虫、防潮工作。 6.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7.其他人员非因工作需要,不得进入保管室。

食堂餐具消毒人员岗位职责

1.当餐次收回餐具,当餐次清洗消毒。

2.餐具清洗消毒应物理消毒,不可化学消毒,熟练掌握消毒柜的使用方法。

3.水不开、蒸汽温度不够不消毒。

4.没有消毒柜的学校,消毒后的餐具放于保洁橱内,防止再污染。

5.洗消完毕将消毒设备冲洗干净。

食堂粗加工人员岗位职责

1.清洗加工食品先检查质量,腐败变质,有毒有害食品不加工。

2.肉类、水产品等易腐败食品不落地存放。

3.荤素食品分池清洗,洗过水产品的池冲刷干净后才能洗肉类食。

4.肉类清洗后无血、毛、污、鱼类洗后无鳞、鳃、内脏。 5.蔬菜按“一拣、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洗后无泥沙杂草。

6.食品盛器用后冲洗干净,荤素食品分开使用。 7.加工结束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容器清扫洗刷干净。

食堂厨师岗位职责

1.检查食品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2.食品充分加热,防止里生外熟。 3.外购熟食回烧后供应。

4.炒菜、烧煮食品勤翻动,勤洗刷炒锅。

5.不用抹布擦拭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擦拭。 6.根据用餐人数计划烧饭,剩饭、剩菜不给学生食用。 7.工作结束调料加盖,工具、用具、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刷干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