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本《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环境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四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 一、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
(一)概述
水体自净、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二)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水质调节池﹑重力沉淀池的原理、用途及设计;各种物理分离方法的原理、设备及用途:包括格栅和筛网、沉淀的基础理论、沉砂池 、沉淀池、隔油和破乳。
(三)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混凝的原理,絮凝剂的分类、用途;污水的混凝处理方法;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的原理、设计初步;化学消毒简介。 (四) 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污水的吸附处理方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气浮分离法的原理应用。 (五) 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米歇里斯-门坦(Michaelis-Menten)方程式;莫诺特(Monod)方程式;污水生物处理工程的基本数学模式。 (六)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土地处理。 (七)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曝气池和曝气设备;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和系统工艺设计;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二次沉淀池。
(八)废水的生物膜处理方法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 (九)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氮、磷的去除;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十)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处理方法和流程的选择;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一)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物常见的分类及形式;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作用;国内外大气污染概况;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2
(二)燃烧与大气污染
燃料的性质及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及相关的计算;燃烧过程中S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燃烧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与烟气量的计算。 (三)大气污染气象学
大气层的结构;气温、气湿、气压、风等气象要素;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气温直减率;大气稳定度;逆温。 (四)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及浓度估算;烟囱的设计计算;厂址选择;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城市和山区的扩散模式;线源和面源扩散模式。 (五)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颗粒粒径的定义方法;物理性质;粉尘的粒径分布;净化装置的技术性能;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六)除尘装置
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除尘器的选择和发展情况。 (七)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吸收过程;吸附;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八)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方法;燃料脱硫;流化床燃烧技术;尾气脱硫。 (九)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 (十)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交通源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汽车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减少空气污染的交通管理对策。
(十一)集气罩及管道系统的设计
净化系统的组成和设计的基本内容; 集气罩; 管道系统的计算。 (十二)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
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 第三部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一)固体废物的基础知识
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固体废物管理及相关政策。
(二)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压实;固体废物的破碎;固体废物的分选;污泥的浓缩与脱水;固体废物的固化。 (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与应用
固体废物的焚烧、热解、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技术;煤系、冶金、化工等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的概述;固体废物的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浅地层埋藏处置。
3
第四部分:《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一)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
噪声及其危害;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声波的产生及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叠加,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级的概念;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声源的辐射。 (二)噪声的评价与标准
噪声的评价量;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 (三)噪声的控制
噪声控制的概述;吸声与室内声场;隔声;消声;隔振与阻尼。 (四)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噪声的预测;公路、铁路噪声的预测;工业噪声的预测。
二、考试要求: 第一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 (一)绪论
1.了解水质标准、水质指标、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2.熟悉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自净的原理、氧垂曲线。
(二)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1.理解水质调节池﹑重力沉淀池的原理、用途及设计;
2.掌握各种物理分离方法的原理、设备及用途:包括格栅和筛网、沉淀的基础理论、沉砂池 、沉淀池、隔油和破乳。 (三)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1.掌握混凝的原理,絮凝剂的分类、用途;污水的混凝处理方法; 2.理解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的原理、设计初步; 3.了解化学消毒。
(四) 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理解污水的吸附处理方法、离子交换法; 2.了解膜分离法;
3.掌握气浮分离法的原理及应用。
(五) 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1.掌握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2.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米歇里斯-门坦(Michaelis-Menten)方程式;莫诺特(Monod)方程式;
3.了解污水生物处理工程的基本数学模式。 (六)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理解稳定塘;土地处理。 (七) 活性污泥法
1.掌握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曝气池和曝气设备;二次沉淀池。 2.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
4
问题;
3.理解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和系统工艺设计; (八)废水的生物膜处理方法
1.理解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 2.了解生物流化床。 (九)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1.掌握氮、磷的去除;
2.理解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十)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1.掌握污水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的选择; 2.了解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3.理解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一)大气污染概述
1、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物常见的分类及形式;
2、理解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作用,国内外大气污染概况,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二)燃烧与大气污染
1、掌握燃料燃烧的性质及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燃烧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与烟气量的计算;
2、理解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及相关的计算;燃烧过程中S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三)大气污染气象学
1、了解大气层的结构及气温、气湿、气压、风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含义及表示方法和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2、掌握气温直减率和大气稳定度的概念,两者关系,及对大气扩散的影响; 3、理解逆温的定义,种类以及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四)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1、掌握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及浓度估算;烟囱的设计计算; 2、理解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及城市和山区的扩散模式及线源和面源扩散模式。
3、了解厂址选择。
(五)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1、了解颗粒的粒径的定义方法及其物理性质; 2、掌握粉尘粒径分布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3、理解颗粒捕集运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阻力、重力、离心力、电场力等)作用时的受力和运动情况。 (六)除尘装置
1、掌握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2、理解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
5
结构形式及设计计算选型;
3、了解除尘器的选择和发展情况。 (七)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1、掌握吸收过程中存在的气液平衡关系;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方程。
2、理解双膜理论,吸附的定义,分类及吸附剂性质、种类、吸附机理,吸附工艺与设备计算。
3、了解催化作用的概念及催化反应器的设计。 (八)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1、掌握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的方法,工艺及原理;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与净化原理,方法;
2、理解燃烧前燃料脱硫方法。 (九)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1、掌握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 2、理解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3、了解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 (十)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1、理解交通源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 2、掌握汽车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3、了解柴油机污染物的形成;减少空气污染的交通管理对策。 (十一)集气罩及管道系统的设计
1、理解净化系统的组成和设计的基本内容;集气罩的基本类型,设计;管道系统的布置。
2、掌握集气罩的集气机理,性能参数;管道系统的压力损失类型及计算。 (十二)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
1、掌握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 2、理解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第三部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一)固体废物的基础知识
1.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 2.掌握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 3.了解固体废物管理及相关政策。 (二)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1. 理解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压实; 2.掌握固体废物的破碎、分选的原理;污泥的浓缩与脱水,固体废物的固化。 3.了解固体废物的破碎、分选的工艺及设备; (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与应用
1.理解固体废物的焚烧、热解、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技术; 2.了解煤系、冶金、化工等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1.理解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2.掌握固体废物的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浅地层埋藏处置的基
6
本概念和特点。
第四部分:《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一)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
1.理解噪声及其危害;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 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2.掌握声波的产生及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叠加,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级的概念;
3.了解声源的辐射。 (二)噪声的评价与标准
1.掌握噪声的评价量;
2.了解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 (三)噪声的控制
1.理解噪声控制的方法;
2.掌握吸声与室内声场;隔声;消声;隔振与阻尼。 (四)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了解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
2.理解噪声的预测;公路、铁路噪声的预测;工业噪声的预测。 三、 题型(请列出考试题型,及各题型分值比例,满分150分)
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 概念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4. 流程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四、主要参考书目:
1.高廷耀,顾国维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郝吉明等编著,《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宁平主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洪宗辉 主编,《环境噪声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编制单位: 环境与化工学院 编制日期:2010年6月1日 修订日期:2010年6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