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l l ̄croscopir economy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李欣 福建教育学院函授教育部 3500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居民的 收入差距却不断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依然不完善加之居民投资渠道的狭窄造成了社会整体消费倾向的下降。增加 居民消费既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社会生产的目的。文章在分析近几年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下 降的原因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促进居民消费提出了几点个人初浅建议。 关键词:持久收入;居民消费;消费倾向 一 理论综述 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现期收入,而且还取决于消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消费是同社会生产的其他环节相联系的 者以后各期收入的期望值和开始时的资产。消费者总是在更长的时 一种行为。从广义的角度看,生产劳动力的消费是“本来意义上的消 期范围内计划他们的消费行为,把自己的毕生收入在其生命周期的消 费”或生活消费;而生产物质财富的消费则称作生产消费。消费不仅 费支出中进行最优配置,把储蓄看成是为他们年老时消费作准备的结 是一种行为,而且还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处于社会生产总 果。换句话说,一个消费者会估计他一生的总收入,并按一定方式在其 过程的终端,显示社会生产的目的与实现。也就是说如果社会生产不 人生全程中安排其支出。这样,每个消费者在短期内就主要不是由其 能达到实现消费的目的,就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社会的发展。 当期的收入水平所决定,而是由其未来支出的变化睛况来决定。如果 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函数理论认为,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 未来支出增加,则消费者会减少现期消费,以保持以后年份的消费水平 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凯恩斯认为人 不降低或者用于养老。 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消费将随着现期收入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多是从社会生产过程来考察消费的,而西方 增减而增减,但消费的增加量小于收入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是递 经济学则是从个体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来分析消费会因为收入变化而有 减的,即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而美国经 怎样的变化。前者更注重从宏观角度来分析消费对经济的影响,而后 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理论认为,消费不仅与居民个人 者从个体角度出发来分析消费进而考察其对经济的影响。 的现期收入有关,还与相对收入有关。所谓的相对收入包括别人的收 入和过去的收入两部分,因而消费者的消费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 二、实证分析 响,而且还受别人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影响。上述两种现象的存在,必然 (一)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导致消费的“棘轮作用”,即导致消费支出变化落后于收入变化的现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创了中 象。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同他 国GDP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推动GDP增长三大因素分别是:消费(包 的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与他的可以预料到的未来收入,即“持久收入” 括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本文主要指居民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有关。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布伦伯格和安杜则提出了关于消费 根据表1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者一生中不同阶段与消费之间关系的 “生命周期假定”理论,认为: GDP=85.34C-51738.2 步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规则,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各种考核实行宽松和 策和各种法律法规,综合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小微企 激励。清理各种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对金融机构收取承诺费,财务顾 业逐步脱离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企业发展,并为优先转型的小微企业 问费和各种不合理的手续费进行强制取消。严格控制咨询费等各种费 提供政策奖励和资金奖励。 用。依法打击各种大企业变相拖欠小微企业企业资金的各种违法行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 为,为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涌现出来,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是我国小微企业 (三)创新机制方面 面临产业升级,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应为小微企业提供政策, 1、加强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鼓励小微企业自行建立创新 资金,技术支持,而在事实上,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还有很大的减税空 机构,鼓励小微企业吸引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人才 ̄UsJ,微企业创新, 间,国家可以创造对小微企业更加有利的税收政策环境。只有在全社 国家晚上中小企业的创新建设,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小微企业创新机 会的共同努力之下,制定科学的措施,小微企业才能够更加健康,协调 构,给予政策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创新服务平台,集 的发展。固 中科研资源,鼓励各中小微企业在创新平台上互相分享科研成果,为小 微企业区域发展创造条件。鼓励高校在小微企业创新机构建立实验 参考文献: 室,为高校人才在研究机构中提供费用。实施小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1]曹结兵.关于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若干思考。【J]2014.11 提高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2】文雪梅,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亟待抚平三大伤痛[N],中华工商时 2、对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国家应建立试点中心,进行 报,20l2-02-10 试点,推进核心区域和核心企业的试点。通过试点,在此期间遇到的问 [j】倪硕,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问题应尽快建立企业信用体系【N】,中华 题,进行专家会诊,然后解决,最后,把试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经验 工商时报,2O12—06-12 向广大小微企业进行推广。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宣传和培训,面向小微 企业开放专项辅导,提供各种专项服务,加大对侵犯小微企业知识产权 侵犯的打击,积极维护市场持续,保持小微企业创造的积极陛。 3、促进小微企业转型。政策逐渐引导加快促进小微企业转型,严 格控制高排放,高污染,资源浪费大严重的小微企业发展,根据国家政 M0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e8 Macroscopic economy l宏观经济 该方程表明居民消费的变化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并且居民消 生活消费是融合在一起的,农民的收入除了维持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费 费每增加一元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85.34元。模型标准差小于十五,显 外还要投入到各项生产经营以及各种社会开支和修建住宅等。由于农 著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999,表明GDP与居民消费之间相关密切。由数 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所受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大,在预 据拟合的模型得出的结果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具有较大的正向促 期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农民要兼顾未来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必将 进作用。 会保持较低的消费倾向。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有些 (二)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而我国的消费却增长缓 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根据“十一五”经济社会发 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有 下降的态势,2010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70.5%,比2005年下降 5.2%。,而净储蓄率不断上升,2010年城镇居民净储蓄率为l1.1%,比 2005年上升7.64'-百分点。 “十一五”时期,除2009年受经济危机的影 缩水情况。这些都使得居民消费支出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 响,净储蓄率略有下降、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外,其余4年净储蓄率均逐 年攀升,而平均消费倾向则逐年下降。城镇居民净储蓄率上升较多,消 降。 地区甚至缺失,农村居民仍然要以家庭保障为主,而家庭的小型化和老 年人口的增多给家庭养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造成了农民为了养 老被迫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 3、物价水平过快上涨并超过居民收入水平上涨的幅度,使得城 乡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下降;加之居民受法律保护的投资渠道的狭窄, 使得大部分居民所拥有的财富无法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并出现不断 费意愿有所下降。近几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 三、政策建议 改革过程中各项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居民消费持续低迷,以至于影 献不断下降的原因: 也违背了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初衷,为了促 1、贫富分化现象的加剧导致社会总体消费倾向的下降。改革开 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建议: 放以来,居民收入虽然大幅度增加,但是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 进我国消费的增长,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10年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 0.61。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 (一)转变当前经济增长的模式,改变长久以来只重视投资而忽视 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张平和刘霞辉的Ⅸ中 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0) ̄指出:从收入分布来看,城镇居民10%的 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相比较,收入差距呈现不 断扩大的趋势:1996年前者是后者的3.91倍,2005年前者是后者的9.18 倍。高收人家庭拥有社会大部分财富,但是这类居民的消费支出占收 消费的政策导向,重视居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改革,建立职工工资的正常 增长机制,逐步解决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滞后于预期支出的局 面。广开农民就业渠道,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 消费能力。加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组 织程度和规模效益,加大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力度。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居民增加当期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国家财税 入的比重随收入的增加是不断下降的;而低收入家庭虽然消费倾向高 制度改革调整过大的收入差距。并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经 但收入增长缓慢,这使得居民平均的消费倾向下降。 营状况,适时地调整本地最低工资标准,保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能随经 2、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和不健全迫使城乡居民减少当期消费。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负担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 济的发展而增长。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保障社会弱势人群和低收入群体 这样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我国改 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长期消费支出逐步退出,居民的货币性收入不再 也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有利于这部分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升。 (四)加快金融改革和法制建设,增加居民合法投资的途径。当居 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确立,使得 仅仅用于近期的日常性消费,还要顾及长期性消费支出,居民未来支出 居民为了顾及未来支出的可能增加而控制现期消费,尽可能地增加储 民收入增加同时家庭财富也增长了才有可能更放心的进行消费。田 参考文献 【1】屈炳祥.马克思的消费者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经济评论,2004(6) 【2】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蓄。在农村,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经济中,农民的生产消费和 表1我国历年GDP以及居民消费的变化 年份 l978 l980 l985 l99O 国民生产总值GDP 3605.6 4592.9 9O76.7 19347.8 居民消费(c) l84 238 446 833 [5】格利高里・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 1995 20OO 2O01 63216.9 98749.O l09O28.0 2355 3632 3887 2O02 2003 2OO4 20O5 2OO6 20O7 120475.6 1366l3.4 l6O956.6 l87423.4 222712.5 266509.2 4144 4475 5O32 5596 6299 73l0 【4】许永兵.我国消费需求变动与经济景气波动的实证分析.宏观管 理,2001(4) [5】夏杰长.论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消费经济,1 999,(5) 【6】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上海人民版社,l 997 [7】许经勇.中国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消费需求力度.经济学动 态,2000,(12) 【8】胡乃武等.中国居民消费研究.消费经济,2001,(1) 【9】刘建国.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经济研 究,1 999,(5). 【】O】龙志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经济研究,1994,(4). 【1 1]张平,刘霞辉.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 0)[M].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O1 0 2O08 2OO9 20l0 315974.6 348775.1 4O28l6.5 843O 9283 lO522 201l 2O12 472619.2 529238.4 12570 14098 注・此表GDP以及居民消费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5 》(2013年)中固统计出版社 e4 现代商业M0DERN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