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技巧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l4—O5 治学之法 谈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技巧 文肠武清 赵宝剑 摘要:课堂练习,是指在课堂上(课前、课中、课尾)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教师总 会把课堂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而总是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练习;设计技巧 课堂练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课前、课中和课尾设计的练 的,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能促使 四、区别异同,设计对比性的练习是课中练习设计的另一重 习,并当堂完成的反馈性练习题。课堂练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 要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貌似相同的知识问题, 学生预习新知、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它能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设计课中练习题时,不妨将这些 对所学新知识掌握的不足,以便教师更好地凋控教学过程。有经 知识内容有意识地放在一起,因为不同的知识之间既有联系也有 验的教师总是想千方设百计地设计好课堂练习作业,以期达到本 区别,通过练习,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问的异同,区分其内涵和外 节课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下面就初中数学 延,从而使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概念加深印象,以免在今后的 的教学过程,对如何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业中再次产生错误。 一、新颖别致。设计激发兴趣的练习是课前练习设计的必要 例如,初一数学上册中的“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是一 方法 组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为了正确理解并掌握这组概念,我们设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之一,它具有情感和注意两个方面的特 汁如下一组判断题加以区别: 点。新颖别致的练习能激发学生兴趣,因而设计课前练习应该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先从兴趣_卜下工夫。 A.近似数16.8与l6.8O表示的意义相同。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章节中的“数轴”这一概念时,我首先 B.近似数0.29000是精确度到0.0001。 从学生最熟悉的“温度计”入手进行演示。把温度计抽象成数轴, C.3.850x10精确到十位。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通过上述练习,达到理解掌握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这 问题的训练,同时,把类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 组概念的目的。 二、温故知新。设计迁移性练习是课前练习设计的另一个重 五、提升技能.设计拓展性的练习是课尾练习设计的重要方法 要方法 新授课完成后,设计一些带巩固新知的变式练习和拓展性练 在讲授新课之前,结合所教学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 习是很有必要的。虽然题海战术并非是教学过程中练习的良策, 系,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迁移性练习,为学生学好新知识作好知 但精心设计与本节课知识点紧密相连的、能起到画龙点睛效果的 识的铺垫,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巩固旧知。 练习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使教学 通过新旧知识的复习,我们不难引出新的知识点——有理数 效果最优化。 大小的比较。 如,在教“数的平方根”的概念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变式练习: 三、突破难点。设计诱导型的练习是课中练习的必须手段 例题:16的平方根是——。 在进行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碰到了困难,作为教 变式1:16的正的平方根是 ;16的负的平方根是 。 师的我们就必须事先设计好一些诱导性的练习题,使学生从中得 变式2:根号下16的正的平方根是——。 到启示,进而理解新知。 变式练习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它是从基本的练习题型出 例如,在讲授“变量与函数”这一章节内容时,为了更容易地 发,通过变化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引出新的练习题,从而突出某 突破“函数”这一新的概念,我们也不妨从学生熟悉的“行程问 个学习的重难点知识或知识点间的某种联系,能让学生从解题中 题”人手,通过“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设计练 有新的发现与收获。 习题.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迅速地转化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来。 总之,无论教师如何设计课堂练习,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 例题:“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行驶的时间分别为 能很好地掌握当堂所要学的知识,从而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形 1 h、2 h、3 h……时,汽车行驶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当设汽车行驶 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课前、课中 的时间为t小时,那么汽车行驶的路程s将如何表示呢? 与课尾练习。通过形式各异的练习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 从上面的练习我们很自然地引出“变量”和“常量”这两个概 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发展。 念,通过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引出“函数”这一概念,从而化陌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第十中学) 生为熟知。 ・编辑郭晓云 当前,汉字教学方式、方法种类繁多,如何从这些方法中找寻 的技巧,提高汉字的运用能力。 最为合适的是每个教师积极探索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教师应努力调查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安排合适的教 崔丽媛.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 学方法。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 (13). 字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汉字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山县柳林乡公祖小学) 学习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汉字学习 ・编辑郭晓云 一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