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节《拔萝卜》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实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用“主题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出加法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加接近于实际。另外,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过程中,第一次引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思想。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协助学生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及相同数位上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应用意识,使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才能相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根据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 ,主动的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
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说一说 2、猜一猜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我首先让学生从主题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指出先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根胡萝卜的问题。 (2)接下来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在小组内学生自己探索计算36+23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自经历如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又注意了算法的优化,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竖式的简便,初步掌握了列竖式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三、理解应用 强化体验
教师心中不但有优等生,也要有差等生,所以本环节我设计了四个大题,分别是基本题、变式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拓展题四种类型。整个这个环节是用小白兔和小黑兔这个情景串起来的,
以增添练习的趣味性,也让本课的情景更完整。解决三、四题这两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全面素质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最后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参与课堂总结,既了解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