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xEx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的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发生事故的可能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但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危险性分值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分值L 10 6 3 1 0.5 0.2 0.1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天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分值D 风险等级 >320 5 风险是否可承受 不可接受的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提示 重要程度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应努力降低风险,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 在该风险与严重事故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重大风险 以更准确地确定该事故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通过评审决定是否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如需要,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同时,需要通过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需保持现有做法并进行关注。 毋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90分以上为重大风险,90分以下为一般 一般风险 分值E 10 6 3 2 1 0.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入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入注目,需要救护 分值C 100 40 15 7 3 1 高度危硷,要立即整改 160~320 4 不希望有的风险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70—160 3 有条件接受 的风险 可容许的风险 可忽略的风险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20~70 <20 2 1 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览表
单位: 部门: 设备部 2016 年06月 28日 时态/状态 作业活动序号 单元 (分类) 活动的内容 危害因素 时态 状态 是 1 2 3 4 5 6 明挖段施 土 方 开 挖 施工机械有缺陷 施工机械的作业位置不符合要求 挖土机司机无证或违章作业 其他人员违规进入挖土机作业区域 土方运输车辆故障 土方运输车辆道交事故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过去 正常 正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非 L 3 3 3 3 3 3 E 3 3 3 3 3 3 C 3 1 15 3 7 15 D 27 9 145 27 63 135 2 1 3 2 2 3 现行法律法规 控制方法 直接判断 D=LEC 危险、危害因素评价 危害 级别
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览表
单位: 部门: 设备部 2016 年06月 28日 作业活 序号 动单元 (分类)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施工用电 明挖段施工 起重作业 2米以上作业无防护 吊安时指挥不当 设备机械故障 吊物捆扎不牢固 超负荷作业 钢丝绳有缺陷 起重工索具有缺陷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夜间施工作业面照明度不够 吊车起吊臂下站人 线路布置不合理 接地不规范 无证操作 无漏电保护器 检修不挂警示牌、操作牌 绝缘损坏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高空坠落 起重伤害 其他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活动的内容 危害因素 时态/状态 时态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状态 正常 正常 异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异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直接判断 是 非 L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E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危险、危害因素评价 D=LEC C 7 7 3 7 15 7 7 15 15 7 7 7 3 15 15 7 15 D 63 63 27 63 135 63 63 135 135 63 63 63 27 135 135 63 135 2 2 2 2 3 2 2 3 3 2 2 2 2 3 3 2 3 1.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5.粉尘危害分级 监察规定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7.重大危险源辩识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10.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1.施工方案 2.各工种操作规程 3.劳务分包安全管理办法 4.安全教育 5.安全技术交底 6.安全检查 7.施工现场考评 8.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9.预控方案与应急预案 危害 级别 现行法律法规 控制方法
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览表
单位: 部门: 设备部 2016 年06月 28日
作业活动单序号 元 (分类)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气 割 、 焊 接 气瓶温度高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电、气焊作业 电焊设备漏电 交叉作业 脚手架不稳 电线老化,破损未扎 登高作业 爆炸 爆炸 灼烫 触电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触电 高处坠落 活动的内容 危害因素 时态/状态 时态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现在 状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直接判断 是 非 L 3 3 3 3 3 3 3 3 E 2 3 3 3 3 3 3 3 危险、危害因素评价 D=LEC C 7 7 3 15 7 15 15 7 D 35 63 27 135 63 135 135 63 2 2 2 3 2 3 3 2 危害 级别 现行法律法规 控制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