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英团队成就教育强势——杭州市萧山区技工学校高级技师团队访谈

来源:小奈知识网
他们是杭州市萧山区技工学校的高技能“明星老师”,每个人都有长达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他们带领着学生,把理论融入实践,又在实践中温故理论,这种“理实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让技工学校的技能培育熠熠生辉。精英团队成就教育强势         ——杭州市萧山区技工学校高级技师团队访谈文/高灵芝 周怡俊 舒玲玲萧山,犹如浙江省工业领域的掌上明珠,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渡,萧山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教育越发开始凸显其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的重要作用。“中国正统的技能教育起源于技工学校,也必将辉煌于技工学校”,萧山技工学校的许红平校长说得豪情万丈。的确,大环境的改善使萧山技工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技师”的获得者,钳工教学的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只是钱老师白净的脸上所透露出来的那股书生气很难让人将他和“高级技师”联系在一起。钱老师已经辅导了两千余名学生,参与社会培训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更不乏年轻的模具能手,现任苏州海拓精密模塑有限公司的生产经理钱小林就是一个代表。“严师出高徒”,回忆起这个得意门生,钱锋老师满脸的自豪。“当初钱小林被选为技能竞赛的种子选手,成绩还不算是最好的。在培养他的过程中,我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有时,及时地向他指出问题,他也不生气,反而更虚心地请教,改正自己的问题。抱着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钱小林一步一步地迈向了成功。”当然,并非每个学生都适应这样严格的教学模式。钱老师表示,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很重要。对不同的理实一体,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手艺那么简单,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要求,需要有精湛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所以今天的技能人才培养不可强求一日之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多管齐下。为此,萧山技工学校创新技能教育模式,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新理念,围绕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多方努力。“技校生是能够把图样转变成产品的技能型人才”,在许校长的眼里,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提供强大的软硬件设施支持,也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更需要学生的奋发努力。为此,学校斥资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动手中推动用脑、在思考中提升技能,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支理实一体的骨干教师团队。钳工教师钱锋:天生我材必有用至今已有16年教学经验的钱老师是萧山区首届“首席OCCUPATION󰀵

2010 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学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把钥匙不能开所有的锁。只有对学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才能慢慢地调教。学生信任老师了,便会欣然地接受教导。老师在挖掘学生闪光点的同时,还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就这样,钱老师用他独特的教学方法,牵引着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念,始终将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创业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一方面,我们注重技能人才的引进,将企业中技术特别出众的优秀技能人才请到教学一线,充实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要求学校的老师定期下到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更好地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技能人才的要求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许校长娓娓道来。除了一体化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学校对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格外关注,以“新苗计划”为载体,经常到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招揽人才,在低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中,通过双向选择招聘人才,让这些低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来校参加技能实训,提出实施理实一体化培养计划,待他们毕业后充实到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中。钳工教师沈震江:以勤奋实现梦想,用技能成就未来车工教师吴志顺:用精湛技艺成就学生美好未来从企业中出来的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钳工高级技师,他曾经担任过机修钳工、钳工实习(机械理论)教师及班主任等职。在近20年的执教经历磨练下,沈震江老师对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工、夹、模具的制造及加工工艺,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都熟稔于心,巧作于手;不仅如此,沈老师在钳加工教学理论及操作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因此,沈老师的课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带领学生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落到了实处。吴老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曾经任职于萧山商业机械实业公司,当时的他作为机械加工组组长兼设备维修员,创下了优异的实绩,多次被评为市供销联社先进工作者。正是因为在企业工作过的经历让吴志顺老师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之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02年9月,吴志顺进入萧山技工学校从事技校车工实训教育和设备维修服务。因为生性积极向上、不甘落后,出身企业的吴老师格外严格要求自己,面对自身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这一客观情况,经常利用授课之余充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进入学校以后才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从同事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加上自己肯钻研,所以收获很大,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说到自己的荣誉,吴老师笑得很腼腆。可就是这股不甘于人后的上进心帮助吴老师实现了自我突破,成为车工高级技师、数控车工高级工,其他荣誉也纷至沓来。就是这样,秉承着一颗热忱的心,吴老师默默地在技能教育领域耕耘着,带领学生们不断前行。车工教师汤国泰:练好动手能力这一基本功汤老师为人非常淳朴,虽然顶着杭州地区中职学生车工组总教练的名号却依然慈眉善目、平易近人。“要以技服人而不是以威慑人”,自从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汤老师从企业生产一线到学校的教学岗位,担任过车工实习教师、机械理论教师、班主任、机械教研组长、培训部主任和机械教研室主任等职,对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了如指掌让他意识到:若光靠学习理论,只会纸上谈兵,这样是无法适应企业工作的,做一名技能型人才,必须要勤于动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我们的技工教育应该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这往往是现在的技校学生所欠缺的,因为职业教育说到底要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所以我们要注重结果鉴定。”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其实却包含了汤老师对职业教育的深刻认识,他也已经将这一准则贯彻到了教学过程中。能力提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技能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长期培养与指导,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格外重要。萧山技工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煞费苦心,为了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知识丰富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学校甚至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树立“教学是根、创新是魂、人才是本”的理钳工教师高永伟:从生产一线掘宝,为教学一线炼钢高老师的第一份工作是模具钳工,而且一干就是9年。这段经历虽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却让他对机械加工工艺有了自己的见解,对工、夹、模具的制造和加工工艺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钳加工理论,还是实际操作,高永伟老师都具备了很高的水平。OCCUPATION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 10

󰀶

从事钳工教学23年以来,高老师将自己在企业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内化为宝贵的知识财富,无私地教给了学生。他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自己动手,不断提高钳工工艺水平,并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身为浙江省机械教研中心组副组长,高老师一直以其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方法,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钳工工艺教学领域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只能自己一步步摸索、前进”。正是在这样一种自主探索过程中,张老师慢慢意识到了学校教学设备上的不足。“要真正适应我们的教学需要,教学设备必须适当地自主研发,这样既能巩固技术,也能增长经验,还为学校节省了许多开支。”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由学校教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几乎包办了以往所有的电工实习实训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维修。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学校也纷纷慕名前来取经。目前,随着教学要求的逐渐提高,张老师开始主持并培养学生们参与直流调试系统和PLC电频装置的制作,前不久又研制了PLC触摸屏,成果显著。张学纯老师坦言,这些成功的取得也得益于学校领导历来就重视实训设备的自主研发。许红平校长就曾说:“我们老师有完全自主研发的热情和能力,学校绝对是全力支持的,除了经费上的支持,还以课题形式对老师进行奖励,鼓励他们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得益于这样一种和谐的自主研发氛围,现在萧山技工学校的教学设备研发已经自成规模。双高级技师王金芳:与学生一起成长电工教师金凌芳:不断进取、默默耕耘学校教科室主任金老师一直是电工方面的专业负责人,22年的教学经验成就了他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刚刚通过清华大学模具制造专业的师资培训并拿到模具工高级技师证书的王金芳,已经成为萧山技工学校第一位双高级技师。虽然王老师在模具工项目上造诣很深,但论及本职,机修钳工才是王老师技能之梦开始的起点。自1999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王老师曾任钳工实习(机械理论)教师、模具工实习教师、班主任等职,熟悉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特别是对钳工理论、钳工操作和模具的制造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萧山技工学校非常注重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而王老师就是学校“新苗计划”师资培养的最佳典范。王金芳老师特别重视自己的知识补充,因为“要交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需要有一桶水”。他跟学生们在备战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他也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屡屡在各种技能大赛中争得优异名次。“让学生们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王老师坦言自己的工作还任重道远。但是金老师远远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作为一名老师,你要想把技能教育搞上去,必须要拥有敬业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因为电工电子类专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若想不被时代淘汰,只能不断地鞭策自己,给自己充充电,吸取新的养分。”他认为,在开展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许多工作需要以课题的形式来实施,并进行调研。因此,及时地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技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金老师经常主动下企业学习提高,并将从企业中获取的信息反馈到教学大纲上,以课题形式落实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无缝对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学校专业设置。除了获得许多课题立项,金老师还主编了浙江省职业技能培养教材——《数字电路识读》,与高永伟老师主编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汤国泰老师主编的《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起,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厚德健行、精技强能”,在这一校训的指引下,萧山技工学校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拥有这样一支高水准的高级技师队伍,拥有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新模式,“萧山技工学校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优秀技能人才。”采访最后,许红平校长意味深长地说。教改革新,以产教科研结合为抓手为了更好地促进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萧山技工学校以生产、教学、科研为抓手,进行了多方努力。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科研探索,每年都会有老师在省、市级课题,甚至是国家级课题中立项、获奖;学校支持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进行教学设备的自主研发,该校2010年以前的电工实训设备几乎全部出自学校教师之手;学校组织老师进行实训教材编写,让教师们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理论修养,也更加了解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电工教师张学纯:实干加巧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张老师从事技工教育已经有15个年头,回溯15年前刚来到萧山技工学校的情景,张学纯不禁感慨万千。“当时学校才开第一届电工班,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人带我们,󰀷

OCCUPATION 2010 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